观赏谷子
“观赏谷子”是一个园艺上的名称,中文名一般称“御谷”,也有叫“珍珠粟”或“蜡烛稗”,隶属于属禾本科,狼尾草属,原产非洲,亚洲和美洲早年曾作为粮食引种栽培。我国河北、北京等地曾有栽培,近年来人们逐渐培育出了用于观赏的品系,因其外形特别象我国栽种的谷子,因此园艺学者称该植物为观赏谷子。?
- 拉丁名
- Pennisetum americarum (L.)
- 别名
- 珍珠栗、蜡烛稗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种
- 御谷)
- 亚科
- 黍亚科
- 族
- 黍族.
- 属
- 狼尾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观赏谷子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须根系。杆高82-114cm,偶有分枝,秆圆柱状,直径0.8~1.1cm,有7~13节,表面光滑,淡紫色或粉红色不等。
叶二列互生,叶片条形,长43-59cm,宽3.1-4.1cm,幼嫩时青绿色,茎和叶的中脉有青紫、粉紫、紫红、紫墨、深紫等多种颜色,富有观赏性。
穗状圆锥花序,长7~22cm,粗2.1~2.6cm,花序基部的主轴周围有紫色的柔毛,刚毛状小枝常呈紫色。
颖果(园艺上的种子)棕褐色,卵圆形,直径约2mm左右,每一果穗上有颖果552~1075粒。
生长环境
观赏谷子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尤其在泥炭土和腐叶土中生长最好,最适生长温度在18-30℃。若低于16℃,植株生长明显延迟,甚至停止生长,喜欢充足的阳光,也不怕阳光曝晒,在有一点遮阴的条件下也可以生长,耐干旱,更需要按生长要求浇水。
分布范围
原产非洲,史前传到南亚,魏晋时传入中国,我国近年来作为观赏草栽培。
主要价值
观赏谷子的茎秆、叶片和果穗幼嫩时是麦绿色,以后逐渐变成麦紫、粉紫、紫红、紫墨、暗紫等多种颜色,光亮美丽,极具观赏性。穗状圆锥花序直立向上,并有硬直的刚毛,很有生气。观赏性极佳。此外,幼嫩茎叶可作饲料,种子可作粮食和酿酒。总之,观察谷子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繁殖方法
观赏谷子一般用种子繁殖。具体又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2种方法,直播常在盆钵中进行。根据盆钵大小。每盆种1穴、3穴或5穴,每穴播种子1-2粒,然后覆土1cm左右,(覆土太厚,针苗出土有困难,覆土太薄,幼苗又容易倒伏),然后浇足播种水。
育苗常在方格育苗盘或小塑料盆钵中进行,育苗基质要疏松,肥沃,常用菜园土、泥炭土和腐叶土混合配制而成,每格或每盆中播上种子2-3粒,然后筛上一层细沙或稀土,最后用细眼喷壶把基质喷湿即可。
播种5-7d即会出苗。苗高6-8cm时进行移栽定植,定植后50~60d就会出穗,出穗后30-40d就会开花,结实后25-30d种子即可成熟。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个收获周期大约是110-120d左右。
栽培技术
观赏谷子的小苗。常栽植于花坛中心、花境两侧和街心花园,社区绿地、园林镶边、大型组合盆栽等处也可移栽定植。定植处要除草、松土和挖穴。穴的大小根据育苗盆钵大小和所带土团多少来决定。一般长宽深为12—15cm,穴距40—50cm即可。
定植是不要让土团或宿土松开,定植不能过深或太浅.土团面与地表齐平为宜,然后分层填放打碎的细土,苗要扶正压实,最后浇足定根水,成活后保持土壤潮湿即可。
观赏谷子是须根系。除草时还需要适当培土,让根系能够扎牢,使植株不易倒伏,1穴中1一3株不等,培土多少应有区别,如是单株,而植株又高,当地的风又大时,出穗后还应该在旁插上竹竿,把植株绑扶固定在竹竿上,以免风把植株吹倒或吹折。定植成活后,每隔25—30d就应追施液肥,液肥中氮磷钾应均有,具体追施时应施在距植株8—10cm处。
在林木多,来往行人少的地方,常有成群麻雀在植株旁飞旋,亦有机会麻雀就会飞去站在果穗上啄食种子,如不注意,10d左右麻雀就会把一穗上未成熟或已成熟的几百粒种子吃光。灌浆至成熟这段时间,关键是做好预防和驱赶麻雀危害的工作。果实成熟后应及时收获,应做到成熟一株就收获一株,否则就会收不到种子。掉落在土中的成熟种子。来年雨季开始后,有的也会自然生长发芽。
-
斑稃碱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丛生。秆高30-40厘米,灰白色,具3-4节,顶节位于下部1/3处,基部节膝曲,较粗。叶鞘长于其节间,带褐色,具颗粒状糙涩;叶舌长1-1.5毫米;叶片半内卷或对折,长3-6厘米,宽2-3毫米,分蘖叶片长约10厘米,顶端渐尖,上面与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伸长,长8-
-
大麦
产地分布中国南北各地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欧洲。形态特征一年生。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高50-100厘米。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长1-2毫米;叶片长9-20厘米,宽6-20毫米,扁平。穗状花序长3-8厘米
-
瘦野青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细长而向下的根状茎。秆直立,平滑无毛,高50-60厘米,径约1.5毫米,常具3节。叶鞘平滑无毛,长于或上部者短于节间,基部叶鞘互相跨复而有时带紫红色;叶舌膜质,长1.5-3毫米,顶端平截常不整齐齿裂,或为三角形;叶片扁平或内卷,质地较硬,长5-15厘米,宽2-
-
少枝碱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高达30厘米,具有多数低矮的分蘖植株,高5-10厘米,聚集成密丛,节膝曲上升。叶鞘基部较宽,平滑无毛;叶片短,宽1-2毫米,对折或内卷,上面与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长4-6厘米,广叉开,分枝孪生,微粗糙,先端着生1-2枚小穗;小穗含3-4小花,长5-6毫米;颖卵
-
业平竹
形态特征竿竿高3-9米,幼竿绿色,老则为紫褐色;节间长10-30厘米,直径1-4厘米,中空,无毛,圆筒形,但在有分枝之一侧稍扁平;竿壁薄;节处隆起;竿每节通常具3枝,以后可增至8枝簇生。箨箨鞘无毛,但在基底处生有向下的短柔毛;箨耳不发
-
大穗莠竹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膝曲上升,高50-80厘米,直径约2毫米,质地较硬。叶鞘边缘与鞘口密生纤毛;叶舌长约1毫米,先端钝圆,背面密生细毛;叶片长7-8厘米,宽约1厘米,两面伏生柔毛。圆锥花序由3-5枚总状花序在秆顶排列近指状;小穗同形,小穗柄略长于小穗;总状花序轴纤细,边缘具纤
-
昆仑马唐
形态特征:一年生。秆基部倾卧地面,直立部分高约15厘米,具分枝,较细弱。叶鞘无毛,边缘粗糙;叶舌长1-1.5毫米;叶片长达6厘米,宽约5毫米,基部圆形,顶端渐尖,边缘粗糙,两面无毛。总状花序2-3枚,长4-5厘米,直伸或开展;穗轴具宽翼,无毛;小穗柄微粗糙,长柄长1-1.5毫米;
-
灰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丛生,具短匍匐根状茎。秆直立,平滑无毛,高25-35厘米。叶舌短,长约1毫米;叶片窄线形,长渐尖,宽1-2毫米,边缘粗糙。圆锥花序长4-7厘米,紧缩,后开展;分枝粗糙,长2-3厘米,着生数枚小穗;小穗长圆状卵形,含2-4枚小花,长4-5毫米,带紫色;颖狭披针形,
-
小珠薏苡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米。叶鞘短于其节间,无毛;叶舌极短;叶片宽大,长达30厘米以上,宽约3厘米,无毛,边缘微粗糙。总状花序簇生于叶腋,长约2厘米,具长2-3厘米之总梗;总苞小,长约5毫米,宽3-4毫米,灰白色,坚硬。雌小穗与总苞近等长;颖纸质,顶端渐尖,质较
-
新疆旱禾
形态特征:一年生。秆单一,高(5-)15-30厘米,平滑无毛。叶舌膜质,长0.5-1毫米;叶片细窄,线形,长约3厘米,宽0.3(1)毫米,多少对折,顶端长渐尖,上面微粗糙。圆锥花序长圆形,长10-15厘米,稀疏,分枝3-8枚着生于主轴各节,长2-5厘米,叉分平展,纤细如丝,先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