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莲
百子莲(学名:AgapanthusafricanusHoffmgg.)是石蒜科百子莲属植物。宿根植物,盛夏至初秋开花,花色深蓝色或白色。叶线状披针形,近革质;花茎直立,高达60厘米;伞形花序,花10朵~50朵,花漏斗状,深蓝色或白色,花药初为黄色,后变成黑色;花期7月~8月。喜温暖、湿润和充足的阳光。相对休眠期的冬季盆土应保持稍干燥;越冬温度不低于8℃。北方需温室越冬。温暖地区可庭园种植。有白花和花叶品种。
- 拉丁名
- Agapanthus africanus Hoffmgg.
- 别名
- 紫君子兰、蓝花君子兰、非洲百合
- 门
- 种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百合亚纲
- 目
- 百合目
- 科
- 石蒜科
- 种
- 百子莲
- 亚科
- 卫矛亚科
- 族
- 卫矛族
- 属
- 百子莲属
- 类型
- 地被类
与百子莲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百子莲属多年生宿根草本。线状披针形,花茎直立,高可达60厘米;伞形花序,有花10朵~50朵,花漏斗状,深蓝色或白色,花药最初为黄色,后变成黑色;花期7月~8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要求夏季凉爽、冬季温暖,5~10月温度在20~25℃,11月至4月温度在5~12℃。如冬季土壤湿度大,温度超过25℃,茎叶生长旺盛,妨碍休眠,会直接影响翌年正常开花。
光照对生长与开花也有一定影响,夏季避免强光长时间直射,冬季栽培需充足阳光。土壤要求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pH在5.5~6.5,切忌积水。
分布范围
原产南非,中国各地多有栽培。
繁殖方式
常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在春季3-4月结合换盆进行,将过密老株分开,每盆以2-3丛为宜。分株后二年开花,如秋季花后分株,翌年也可开花。播种,播后15天左右发芽,小苗生长慢,需栽培4-5年才开花。
喜好阳光、温暖,因叶片丛生紧密,夏季切忌高温潮湿,易导致腐烂。开花后若要切花观赏,尽量选在清晨为宜,且需注意的是采下的切口会流出多量的黏液,若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干燥,对抽水性会有不良的影响,所以采下花梗后应立即插水,瓶插寿命约在7-10天。在炎炎夏季可供观赏的花卉原本就不多,百子莲因其花型优雅,花色迷人,是很受欢迎的切花、盆花及庭园美化花卉。
栽培技术
百子莲栽培宜用园土3份,砻糠灰和堆肥各1份混合作用。养护宜放在半阴湿润处,6-9月要注意不让烈日直射,以免灼伤叶片,浇水以湿润为度,间干间湿,夏季尤要注意保证给予充足的水分,并要经常在植株及周围环境喷水增湿、降温。施肥前一天,要暂停浇水一次,使盆土收水;施肥后要用清水喷
淋叶片,肥料以粪肥、饼肥和化学复合肥交替使用为好,10-15天一次。对于分株苗,更应给予充足的肥水,才能使其早开花。花后要摘去花并及时追施肥料。10月以后停止施肥,并在温度降至1-2℃时即移入室内湿润处,保持0℃以上就可越冬,在此阶段要注意控制浇水,保持盆土稍微湿润即可,不能多浇。
喜肥喜水,但盆内不能积水,否则易烂根。每2周施肥1次,花前增施磷肥,可花开繁茂,花色鲜艳。花后生长减慢,进入半休眠状态,应严格控制浇水,宜干不宜湿。
病虫防治
叶斑病
常见叶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红斑病
百子莲发生此病后,叶、花梗、花瓣及球茎鳞片都可受害。叶和花梗感病后,变曲或畸形,出现红色隆起的斑点;花瓣和球茎鳞片感病后也有棕色斑点,后期病部变软并下陷。受害重的花梗则影响开花。病原菌是一种真菌,还可危害水仙、文殊兰等球茎花茎。
为防治此病,浇水时防止水珠滴在叶面。发病时喷1次600倍的百菌清水液,效果越好。
主要价值
百子莲叶色浓绿,光亮,花蓝紫色,也有白色、紫花、大花和斑叶等品种。6-8月开花,花形秀丽,适于盆栽作室内观赏,在南方置半阴处栽培,作岩石园和花径的点缀植物。
-
陕西石蒜
形态特征陕西石蒜为多年生草本。鳞茎近球形,直径约5厘米。早春出叶,叶带状,长约50厘米,中部最宽处达1.8厘米,基部宽约0.8厘米,顶端钝圆,中间淡色带不明显。花茎高约50厘米;总苞片2枚,淡粉红色,阔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7厘米,基部最宽处达1.2厘米;伞形花序有花5-8朵
-
鸢尾蒜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曼陀罗华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白色,花瓣反卷如龙爪。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称为“无情无义”的花。生长环境野生品种生长
-
绣球百合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为本属大型种,鳞茎球形,叶丛4-7枚,茎短。叶长椭圆形,边缘呈波状。花深红色。网球花原产热带,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怕炎热,畏严寒。为多年生草本。有鳞茎;叶阔而钝头;花茎实心,稍扁平;花多朵,排成一头状花序,下承托以佛焰苞一轮,红色(我国栽培的)或白色;
-
广西石蒜
形态特征广西石蒜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直径约3厘米。早春出叶,叶狭带状,长24-29厘米,中部最宽处达1-1.2厘米,基部宽约0.4厘米,深绿色,顶端钝,中间淡色带明显。花茎高约50厘米;总苞片2枚,淡棕色,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4厘米,基部最宽处达1.5厘米;伞形花序
-
中国石蒜
形态特征中国石蒜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卵球形,直径约4厘米。春季出叶,叶带状,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顶端圆,绿色,中间淡色带明显。花茎高约60厘米;总苞片2枚,倒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约0.8厘米;伞形花序有花5-6朵;花黄色;花被裂片背面具淡黄色中肋,倒披
-
娜丽花
形态特征叶花朵大小3至8cm。雄蕊鲜红,直伸花外。茎的顶端开10至20朵花。品种非常繁多,花形也富于变化。有淡橙、玫红、大红等品种。因其花瓣上有金属的光泽,遇到太阳会闪闪发光,所以又有钻石百合的别名。花期9至11月份。生长环境半耐寒。喜温和、向
-
水仙
植物学史引进中国水仙的原种为唐代从意大利引进,是法国多花水仙的变种,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经上千年的选育而成为世界水仙花中独树一帜的佳品,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最早记载水仙传入中国的可靠文献是段公路《北户录》中的一段文字:“孙光宪续注曰,从
-
中国文殊兰
形态特征多年生粗壮草本。鳞茎长柱形。叶20-30枚,多列,带状披针形,长可达1米,宽7-12厘米或更宽,顶端渐尖,具1急尖的尖头,边缘波状,暗绿色。花茎直立,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6-10厘米,膜质,小苞片狭线形,长3-7厘米;花梗长0
-
西南文殊兰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国外分布:越南至印度及马来西亚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