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两眼猪笼草

两眼猪笼草

编辑:戴望明发布时间:2021-02-22 10:30:23

两眼猪笼草分布于海拔0~2200m的地区,所以既有低地两眼猪笼草也有高地两眼猪笼草。两眼猪笼草有很多的颜色,从绿色到暗红色都有。两眼猪笼草因为笼子内的两个类似眼睛的斑点而得名。

拉丁名
Nepenthes rhombicaulis
别名
-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瓶子草目
猪笼草科
菱茎猪笼草
亚科
阿福花亚科
芦荟族
猪笼草属
类型
热带植物类

与两眼猪笼草相似植物

简介

Nepenthesreinwardtiana两眼猪笼草生长于婆罗洲与苏门答腊(Sumatra)。

分类系统

纳奎友丁猪笼草Nepenthesnaquiyuddinii

J·H·亚当(J.H.Adam)和哈米德(HafizaA.Hamid)在2006年发现了纳奎友丁猪笼草(N.naquiyuddinii)。纳奎友丁猪笼草生长在沙巴(Sabah)和婆罗洲的Keningau-KimanisRoad和TrusMadi山脚下,海拔1400~1425m的开阔次生植被中。亚当和哈米德认为“因为两眼猪笼草和纳奎友丁猪笼草存在许多形态上的差异,所以他们不能归为同一个物种,但两眼猪笼草和纳奎友丁猪笼草仍有着近缘关系。”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两眼猪笼草和纳奎友丁猪笼草的差异太小了,不足以讲其分成两个种。此外,这些学者认为纳奎友丁猪笼草可能是暗色猪笼草(N.fusca)和两眼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变种

Nepenthesreinwardtianavar.samarindaensisJ.H.Adam&Wilcock(1993)

自然杂交种

以下是已被发现的两眼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N.albomarginata×N.reinwardtiana[=N.×ferrugineomarginata]

N.ampullaria×N.reinwardtiana

N.clipeata×N.reinwardtiana

N.fusca×N.reinwardtiana[=?N.naquiyuddinii]

N.gracilis×N.reinwardtiana

N.gymnamphora×N.reinwardtiana

N.hispida×N.reinwardtiana

N.macrovulgaris×N.reinwardtiana

N.mirabilis×N.reinwardtiana

N.reinwardtiana×N.spathulata

N.reinwardtiana×N.stenophylla

N.reinwardtiana×N.tentaculata[=?N.murudensis]

N.reinwardtiana×N.tobaica

相关植物
  • 细猪笼草

    形态特征细猪笼草是一种藤本植物。茎直径为2~3mm,呈棱柱形。节间距长5~6.5cm。叶片革质无柄,呈披针形。长5~6cm,宽1~1.5cm。叶片末端尖细,基部逐渐缩小至茎部,包住茎部周长的三分之二。叶片上的叶脉不明显。中脉的两侧各有3条纵脉,它们从中脉的基部三

  • 陈氏猪笼草

    植物学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陈氏猪笼草都被误认为是细毛猪笼草(N.pilosa)。但实际上细毛猪笼草(N.pilosa)只存在于加里曼丹(Kalimantan),而陈氏猪笼草则只存在于沙巴(Sabah)和沙捞越(Sarawak)的巴杜拉威山(BukitBatuLawi)附近。细

  • 萨兰加尼猪笼草

    简介萨兰加尼猪笼草(学名:Nepenthessaranganiensis)原产于菲律宾,与翼状猪笼草small|(N.alata)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但可根据叶片是否下延而将其区别开来。尚未发现关于萨兰加尼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也未有任何变型和变种被描述。

  • 安达曼猪笼草

    形态特征安达曼猪笼草是一种藤本植物,其可攀爬约3m高。茎呈圆柱形,绿色至红色,直径约5mm。节间距可达3.5cm。叶片革质无柄。呈线形至披针形,可长达30cm,宽至3.5cm,厚约0.5mm。叶片末端为急尖至渐尖,基部缩小成叶柄,并约包住茎部周长的四分之三。在中

  • 马桶猪笼草

    植物学史2004年至2005年,在苏门答腊的一次考察中发现了马桶猪笼草。2005年4月22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的巴东石林潘(PadangSidempuan)南部收集了它的标本。2006年,在《艾纳香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地理学杂志(Blumea-Journal

  • 柔毛猪笼草

    形态特征B·H·丹瑟对于柔毛猪笼草的原始描述及所有后续的说明都基于存放于茂物植物园的那个单一的标本。柔毛猪笼草表现为藤本植物。其茎至少可长达4米,直径为6~9毫米。攀援茎为圆柱形,其他部分茎带钝棱角或扁平。节间距为10~15厘米。莲座状植株茎的形态特征未知。

  • 粗毛猪笼草

    形态特征粗毛猪笼草的茎可长达6m,直径6mm,呈圆柱形。节间距可长达15cm。叶片革质无柄。呈倒披针形至椭圆形,可长达28cm,宽至4cm。叶片末端先尖后钝,常参差不齐。叶片基部缩小,包住茎部,常下延。在中脉的两侧各有3条纵脉。羽状脉不明显。笼蔓可长达15cm。

  • 豹斑猪笼草

    植物学史1858年,休·洛和斯宾塞·圣约翰在基纳巴卢山发现了豹斑猪笼草。斯宾塞·圣约翰在马劳伊·帕劳伊高原寻找新物种时写下了以下的话:豹斑猪笼草"穿过红邦时,我们沿着西部的一条小路向上爬。在约海拔1200米的地方,休·洛发现了一种美丽的白色带斑点的猪笼草,他认

  • 佛氏猪笼草

    形态特征佛氏猪笼草的下位笼通体为圆柱形,笼口水平。其腹面无笼翼。笼盖为宽三角形,无附属物。下位笼为黄色,并具有深色的斑点。唇具条纹。佛氏猪笼草的上位笼一般为漏斗形,其形状可能为窄漏斗形至上部为明显的球形。这个球状的部分对应这内表面的蜡质区。生长环

  • 美林猪笼草

    形态特征美林猪笼草(学名:Nepenthesmerrilliana)是菲律宾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捕虫笼的大小可与马来王猪笼草(N.rajah)媲美,是猪笼草属中捕虫笼最大的猪笼草之一。美林猪笼草原产于棉兰老岛中北部和迪纳加特岛附近。还不确定是否存在于棉兰老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