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梅
珍珠梅树姿秀丽,夏日开花,花蕾白亮如珠,花形酷似梅花,花期很长。在园林中丛植于草地角隅,窗前,屋后或庭院阴处,效果尤佳。亦可作绿篱或切花瓶插。
- 拉丁名
- 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
- 别名
- 山高粱条子,高楷子,八本条(东北土名)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蔷薇科
- 种
- 珍珠梅
- 亚科
- 绣线菊亚科
- 族
- 金鸡纳族
- 属
- 珍珠梅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珍珠梅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枝条开展;小枝圆柱形,稍屈曲,无毛或微被短柔毛,初时绿色,老时暗红褐色或暗黄褐色;冬芽卵形,先端圆钝,无毛或顶端微被柔毛,紫褐色,具有数枚互生外露的鳞片。
羽状复叶,小叶片11-17枚,连叶柄长13-23厘米,宽10-13厘米,叶轴微被短柔毛;小叶片对生,相距2-2.5厘米,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7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渐尖,稀尾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稀偏斜,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上下两面无毛或近于无毛,羽状网脉,具侧脉12-16对,下面明显;小叶无柄或近于无柄;托叶叶质,卵状披针形至三角披针形,先端渐尖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全缘,长8-13毫米,宽5-8毫米,外面微被短柔毛。
顶生大型密集圆锥花序,分枝近于直立,长10-20厘米,直径5-12厘米,总花梗和花梗被星状毛或短柔毛,果期逐渐脱落,近于无毛;苞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长渐尖,全缘或有浅齿,上下两面微被柔毛,果期逐渐脱落;花梗长5-8毫米;花直径10-12毫米;萼筒钟状,外面基部微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钝或急尖,萼片约与萼筒等长;花瓣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7毫米,宽3-5毫米,白色;雄蕊40-50,约长于花瓣1.5-2倍,生在花盘边缘;心皮5,无毛或稍具柔毛。
蓇葖果长圆形,有顶生弯曲花柱,长约3毫米,果梗直立;萼片宿存,反折,稀开展。花期7-8月,果期9月。
主要变种
珍珠梅星毛变种亦称星毛华楸珍珠梅(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和穗形七度灶(植物学辞典)其花序及叶轴密被星状毛,叶背具疏生星状毛,果实具疏生短柔毛。
多产吉林、黑龙江。多生于山地灌木丛中,海拔250-300米。分布朝鲜。
与该种近缘的种有密脉珍珠梅。原产中国,模式标本系采自法国维里莫林树木园栽培植物。密脉珍珠梅和珍珠梅的异点在于雄蕊少(20),小叶片具25对以上侧脉。但未指出与华北珍珠梅的差别,未见模式标本。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苏联、朝鲜、日本、蒙古亦有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海拔250-1500米。
生长习性
珍珠梅喜光,亦耐阴,耐寒,冬季可耐零下25℃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最好,也较耐盐碱土。珍珠梅喜湿润环境,积水易导致植株烂根,缺水则影响植株生长,故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干旱季节应浇足水,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初冬和初春季还应浇好封冻水和开冻水。珍珠梅耐瘠薄,除在栽植时施入适量有机肥外,每年开春适当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可使植株生长旺盛,花多,花期长。
繁殖方式
珍珠梅的繁殖以分株法为主,也可播种。但因种子细小,多不采用播种法。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将植株根部丛生的萌孽苗带根掘出,以3~5株为一丛,另行栽植。栽植时穴内施2掀堆肥作基肥,栽后浇透水。以后可1周左右浇1次水.直至成活。
5年生以上的株丛可长成很大的冠幅,可于早春萌芽前将老株丛四周的土壤刨开,然后把周边的根蘖苗逐棵切离母体挖掘出来,移入苗圃培养,1年以后即可成苗出圃。大批量繁殖苗木时可采用播种法。种子干藏,翌年春播。
分株
珍珠梅在生长过程中,具有易萌发根蘖的特性,可在早春三四月进行分株繁殖。选择生长发育健壮、没有病虫害,并且分蘖多的植株作为母株。
方法是:将树龄5年以上的母株根部周围的土挖开,从缝隙中间下刀,将分蘖与母株分开,每蔸可分出5至7株。分离出的根蘖苗要带完整的根,如果根蘖苗的侧根又细又多,栽植时应适当剪去一些。这种繁殖法成活率高,成型见效快,管理上也较为简便,但繁殖数量有限。分株后浇足水,并将植株移入稍荫蔽处,一周后逐渐放在阳光下进行正常的养护。
扦插
这种方法适合大量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3月和10月扦插生根最快,成活率高。扦插土壤一般用园土5份,腐殖土4份,沙土1份,混合起沟做畦,进行露地扦插。插条要选择健壮植株上的当年生或二年生成熟枝条,剪成长15至20厘米,留4至5个芽或叶片。扦插时,将插条的2/3插入土中,土面只留最上端一二个芽或叶片。插条切口要平,剪成马蹄形,随剪随插,镇压插条基部土壤,浇一次透水。此后每天喷1至2次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20天后减少喷水次数,防止过于潮湿,引起枝条腐烂,1个月左右可生根移栽。
压条
三四月份,将母株外围的枝条直接弯曲压入土中,也可将压入土中的部分进行环割或刻伤,以促进快速生根。待生长新根后与母株分离,春秋植树季节移栽即可。
栽培技术
①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栽培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则生长更好,开花更繁茂。
②施肥:对施肥要求不高,刚栽培时需施足基肥,就能满足其生长要求,一般不再施追肥。以后结合冬季管理,每隔1~2年施1次基肥即可。
③浇水:春季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夏秋干旱时,浇水要透,以保持土壤不干旱;入冬前还需浇1次防冻水。
④光照:珍珠梅耐半荫,但在阳光下生长也好。
⑤修剪:花后要及时修剪掉残留花枝、病虫枝和老弱枝,以保持株型整齐,避免养分消耗,促使其生长健壮,花繁叶茂。
病虫防治
珍珠梅的病害较少,主要虫害有刺蛾、红蜘蛛和介壳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介壳虫,用三氯杀螨春醇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用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防止刺蛾。
叶斑病
发病时叶片上会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点,叶背面病斑上疏生褐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可喷洒50%托布津500~800倍稀释液。
白粉病
发病时叶片上会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面粉状物,严重时嫩稍卷曲,叶片凹凸不平,早期脱落。花小而不开放,花姿畸形卷曲、干枯。
防治方法:
⒈深秋时清除病残植株,减少病菌来源;
⒉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加强光照,增施磷钾肥,增强抵抗力;
⒊发病后应及时剪除受害部分,或拔除病株烧毁;
⒋喷药。休眠期喷洒等量式1%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1000倍液。
金龟子
小青花金龟子等咬食叶片、花蕾及花,致使叶片残缺不全。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振动枝条捕杀;
2、成虫发生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溶液,或50%马拉松1000倍药液。
3、利用成虫入土习性,在植株四周撒施2.5%亚胺硫磷粉剂,施后把松表土,使成虫触药中毒死亡。
斑叶蜡蝉
成虫、若虫常群集嫩叶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叶片随叶龄不同发生穿孔、破裂、卷曲或增厚等症状。
防治方法:
1、冬季应剪除过密枝和枯枝,并烧掉,以减少虫源;
2、成虫盛发期可用虫网捕杀;
3、若虫和成虫危害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200倍液进行喷杀。
主要价值
园林
珍珠梅的花、叶清丽,花期很长又值夏季少花季节,在园林应用上十分常见,是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可孤植,列植,丛植效果甚佳。
珍珠梅多在园林庭院单株栽植,一般不必施肥,但必须经常灌水,特别春夏干旱时节要保持土壤湿润。入冬前灌足冬水,在高寒地区应保护越冬,其他管理均较粗放。珍珠梅株丛丰满,枝叶清秀,贵在缺花的盛夏开出清雅的白花而且花期很长。尤其是对多种有害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适宜在各类园林绿地中种植。特别是具有耐阴的特性,因而是北方城市高楼大厦及各类建筑物北侧阴面绿化的花灌木树种。
药用
茎皮:苦,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鄂伦春药】马尿瘙,那拉疙瘩:皮主治骨折,跌打损伤,关节扭伤,红肿疼痛,风湿关节炎《民族药志三》。那拉疙瘩:主治骨折,跌打损伤。
【达斡尔药】gaakunku:治跌打损伤及软骨炎。
【鄂温克药】地上部分主治红肿。
【朝药】珍珠梅:皮、叶及果穗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图朝药》。须当那木:根治关节炎《民族药志三》。
-
滇南红果树
形态特征高达5—9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紫红色,老枝暗紫褐色,散生长圆形皮孔;冬芽长卵形,紫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有光泽,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8—13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不显明圆钝锯齿,两面无毛,上面中脉稍下陷,下面
-
腺毛莓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0.5-2米;小枝浅褐色至褐红色,具紫红色腺毛、柔毛和宽扁的稀疏皮刺。小叶3枚,宽卵形或卵形,长4-11厘米,宽2-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上下两面均具稀疏柔毛,下面沿叶脉有稀疏腺毛,边缘具粗锐重锯齿;叶柄长5-8厘米,顶生小叶柄长2.5-4厘
-
黑珍珠樱桃
形态特征果实大,平均果重4.5克。果形近圆形,果顶乳头状。皮中厚,蜡质层中厚,底色红,果面紫红色,充分成熟时呈紫黑色,外表光亮似珍珠。果肉橙黄色,质地松软,汁液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6%,糖17.4%,酸1.3%,风味浓甜,香味中等,品质极上。半离核,可食率90.3%。
-
绿萼(梅花品种)
形态特征绿萼梅俗称绿梅,因萼绿花白、小枝青绿而得名。它属于梅花品种分类系统中的真梅系直枝梅类绿萼型,是梅花品系中的佼佼者。(原变种)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
-
长果花楸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高达15米;小枝圆柱形,具稀疏皮孔,幼时微具白色绒毛,老时脱落无毛;冬芽长大,卵形,外有数枚暗红褐色鳞片,无毛。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卵形。长9-14厘米,宽5-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多数具浅裂片,裂片上有尖锐锯齿或重锯齿,有时不具裂片而有重
-
石灰岩绣线菊
形态特征矮小灌木,高达1.5米;枝条向外铺散下垂,小枝具明显稜角,无毛,幼时紫褐色,老时灰褐色;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有数枚鳞片。叶片在短枝上丛生,倒卵形,稀椭圆形,长5-8毫米,宽2-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基部具3脉;叶柄极短或近无柄,无毛。伞形总状花序
-
蒙古绣线菊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3米;小枝细瘦,有稜角,幼时无毛,红褐色,老时灰褐色;冬芽长卵形,先端长渐尖,较叶柄稍长,外被2枚棕褐色鳞片,无毛。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20毫米,宽3.5-7毫米,先端圆钝或微尖,基部楔形,全缘,稀先端有少数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色较浅,无毛稀具短柔毛,有羽
-
匍枝委陵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匍匐草本。根细而簇生。匍匐枝长8-60厘米,被伏生短柔毛或疏柔毛。基生叶掌状5出复叶,连叶柄长4-10厘米,叶柄被伏生柔毛或疏柔毛,小叶无柄;小叶片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5-3厘米,宽0.7-1.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3-6缺刻状
-
日本路边青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须根,簇生。茎茎直立,高25-60厘米,被黄色短柔毛及粗硬毛。叶基生叶为大头羽状复叶,通常有小叶1-2对,其余侧生小叶呈附片状,连叶柄长5-20厘米,叶柄被粗硬毛及短柔
-
江梅
形态特征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