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瓣白桃
千瓣白桃(学名:AmygdaluspersicaL.var.persicaf.albo-plenaSchneid.)是李亚科,桃属植物桃的变种,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为橙黄色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属于观赏桃花类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种,统称为碧桃
- 拉丁名
- Amygdalus persica L. var. persica f. albo-plena Sc
- 别名
- 猴面花、沟酸浆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蔷薇科
- 种
- 桃
- 亚科
- 李亚科
- 族
- 翠雀族
- 属
- 桃属
- 类型
- 花卉类
与千瓣白桃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厘米,长几与宽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
千瓣白桃(群芳谱)f.albo-plenaSchneid.花半重瓣,白色。
桃久经栽培,在食用类群中已培育出很多优良品种,根据果实和结果习性等征状,我国桃的品种可划分为五个品种群,简述如下。1.北方桃品种群果实顶端尖而突起,缝合线较深;树形较直;中、短果枝比例较大。耐旱抗寒,从5-12月陆续采收。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和华中一带。2.南方桃品种群果实顶端圆钝,果肉柔软多汁;树冠开展;通常长枝结果;花芽多为复芽。抗旱及耐寒力较北方品种群稍弱。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南和华南等地。3.黄肉桃品种群果皮和果肉均金黄色,肉质较紧密强韧,适于加工和制罐头。我国西北、西南地区栽培较多,华北和华东较少。4.蟠桃品种群果实扁平形,两端凹入;树冠开展,枝条短密;花多,丰产。江苏和浙江栽培最多,华北和西北较少。5.油桃品种群果实外面无毛。
分布范围
产于西北各省区,尤以新疆、甘肃栽植较多。
主要价值
千瓣白桃具有观赏价值。现将常见者简述如下:1.碧桃(群芳谱)f.duplexRehd.花重瓣,淡红色。2.绯桃(群芳谱)f.magnificaSchneid.花重瓣,鲜红色。3.红花碧桃f.rubroplenaSchneid.花半重瓣,红色。4.绛桃(群芳谱)f.camelliaeflora(VanHoutte)Dipp.花半重瓣,深红色。5.千瓣红桃(群芳谱)f.dianthiflora(VanHoutte)Dipp.花半重瓣,淡红色。6.单瓣白桃(群芳谱)f.alba(Lindl.)Schneid.花单瓣,白色。7.千瓣白桃(群芳谱)f.albo-plenaSchneid.花半重瓣,白色。8.撒金碧桃f.versicolor(Sieb.)Voss花半重瓣,白色,有时一枝上之花兼有红色和白色,或白花而有红色条纹。9.紫叶桃花f.atropurpureaSchneid.叶紫色。10.垂枝碧桃f.pendulaDipp.枝下垂。11.塔型碧桃f.pyramidalisDipp.树形窄塔形或窄圆锥形。12.寿星桃(汝南圃史)var.densaMakino树形矮,花重瓣。可供观赏及作矮化砧木。
-
蛇泡筋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枝、叶柄、花序和叶片下面中脉上疏生弯曲小皮刺;枝幼时有黄色绒毛,逐渐脱落。掌状复叶常具5小叶,上部有时具3小叶,小叶片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0(15)厘米,宽2-3.5(5)厘米,顶生小叶比侧生者稍宽大,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
-
怒江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达2米;小枝灰褐色,圆柱形,被浅黄色长柔毛和稀疏长腺毛(长达2毫米),疏生钩状小皮刺。单叶,宽卵形或圆卵形,长8-13厘米,宽7-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疏生长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沿叶脉具浅黄色长柔毛,边缘明显分裂,裂片顶端急
-
藏南绣线菊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稍具稜角,被短柔毛或几无毛,黄褐色至红褐色;冬芽小,具数枚鳞片。叶片卵形,椭圆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自基部1/3以上有锐锯齿或重锯齿,上面无毛,稀微具毛,下面沿叶脉具短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2-
-
蔷薇
植物学史蔷薇有2000年栽培历史,据记载中国在汉代就开始种植,至南北朝时已经大面积种植。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蔷薇,是在六千万年以前从亚洲传播开去的,这可以从蔷薇的化石来证明。早先在北美洲发现的它的叶片化石是渐新世的化石距今已有四千万年以上,然后近年在中国抚顺地区发现的蔷薇叶
-
卷边花楸
形态特征小乔木;小枝粗壮如小指,幼时被褐色柔毛,老时脱落;冬芽褐色,有光泽。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共长10-15厘米,叶柄长1.7-3厘米;小叶片4-6对,通常5对,厚如革质,间隔8-17毫米,基部和先端者稍小,长圆形或椭圆长圆形,长3-5厘米,宽1-2厘米,先端
-
锈叶悬钩子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1米以上;小枝圆柱形,密被锈色绒毛,具稀疏小皮刺。单叶较厚,宽卵形,长12-20厘米,宽10-1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沿叶脉具锈褐色绒毛,下面密被锈褐色绒毛,边缘浅裂,裂片三角形,顶生裂片较长大,有不整齐尖锐重锯齿,侧脉4-5对,在下
-
阿尔泰山楂
形态特征中型乔木,高3-6米;通常无刺,稀有少量粗壮枝刺,刺长2-4厘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微屈曲,无毛,光亮,紫褐色或红褐色,老时灰褐色,散生浅色长圆形皮孔,有光泽;冬芽近圆形,先端圆钝,无毛,有光泽,红褐色。叶片宽卵形或三角卵形,长5-9厘米,宽4-7厘米,先端急尖,稀圆钝,
-
陷脉悬钩子
形态特征草本,高0.5-1米;茎圆柱形,褐色或红褐色,无毛,具稀疏小皮刺。单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0-22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边缘具稀疏锐锯齿,叶脉9-12对,在上面下陷,卞面突起并在中脉上具稀疏小皮刺;托叶线形,无毛
-
混叶委陵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大,圆柱形,常木质化。花茎直立或上升,被短柔毛、疏柔毛及稀疏无柄腺体。基生叶有3-5小叶,鸟足状,稀近羽状,常混生有3出复叶,连叶柄长4-12厘米,叶柄被短柔毛,疏柔毛及稀疏腺体,小叶中间三个有短柄,两边小叶无柄;小叶片倒卵状楔形,顶端圆钝或截形,基部
-
印缅红果树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5-9米;小枝圆柱形,幼时密被柔毛,逐渐脱落,近于无毛,老枝紫褐色。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6-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沿叶脉被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被柔毛;托叶膜质,披针形,早落。复伞房花序,大型,直径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