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利海枣
加拿利海枣是国际著名的景观树,生长在非洲西岸的加拿利岛。1909年引种到台湾,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大陆。中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培,在长江流域冬季需稍加遮盖,黄淮地区则需室内保温越冬。其单干粗壮,直立雄伟,树形优美舒展,富有热带风情,广泛应用于公园造景、行道绿化。
- 拉丁名
- Phoenix canariensis
- 别名
- 长叶刺葵、加拿利刺葵、槟榔竹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薄囊蕨亚纲
- 目
- 初生目
- 科
- 棕榈科
- 种
- 原产于非洲加拿利群岛,中国早在19世纪就有零星引种。
- 亚科
- 贝叶棕亚科
- 族
- 贝叶棕族
- 属
- 刺葵属
- 类型
- 热带植物类
与加拿利海枣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株高10~15米,茎秆粗壮。具波状叶痕,羽状复叶,顶生丛出,较密集,长可达6米,每叶有100多对小叶(复叶),小叶狭条形,长100厘米左右,宽2~3厘米,近基部小叶成针刺状,基部由黄褐色网状纤维包裹。穗状花序腋生,长可至1米以上;花小,黄褐色;浆果,卵状球形至长椭圆形,熟时黄色至淡红色。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又耐阴,抗寒、抗旱。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5~-10℃,但有在更低温度下生存的记录。热带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培,在长江流域冬季需稍加遮盖,黄淮地区则需室内保温越冬。
分布范围
原产于非洲加拿利群岛,我国早在19世纪就有零星引种,近些年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
主要价值
加拿利海枣植株高大雄伟,形态优美,耐寒耐旱,可孤植作景观树,或列植为行道树,也可三五株群植造景,乃街道绿化与庭园造景的常用树种,深受人们喜爱。幼株可盆栽或桶栽观赏,用于布置节日花坛,效果极佳。
栽培技术
栽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最佳。栽时需施足基肥,栽后应定期追肥,有机肥、无机肥均可。加拿利海枣幼株生长较缓慢,宜用袋栽培育,可适当遮荫,并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株生长;大苗生长较快,肥水需求更大,且要有充足阳光,才能生长健壮。成株移栽需带完整土球,并适量剪取基部叶片,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栽后根系再生,植株恢复生长。加拿利海枣抗逆性较强,但偶有致死黄化病发生,应注意及时防治。
种子播种繁殖,但发芽时间较长,出苗也不整齐。因此,播前除进行消毒处理外,还需进行催芽处理,且以沙藏层积法催芽效果较好,待种子破芽后再挑出盆播或袋播,每盆(袋)一株,盖土育苗。
-
纤细山槟榔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高约2米或更高,直径约1.5厘米或更粗,密被紫褐色鳞秕。叶鞘、叶柄上均有深褐色稍粗的鳞秕,叶轴上具褐色的点状鳞片。叶羽状,长70厘米或更长,羽片4对对生或更多,披针形,长30-50厘米,顶部的羽片宽7-9厘米或更宽,其余羽片变狭,宽2.5-5厘米,向基部稍变狭
-
袖珍椰子
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盆栽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它茎干直立,不分枝,深绿色,上具不规则花纹。叶一般着生于枝干顶,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互生,深绿色,有光泽。长14~22厘米,宽2~3厘米,顶端两片羽叶的基部常合生为鱼尾状,嫩叶绿色,老叶墨绿色,表面有光泽,如蜡制品。肉穗花序腋生,
-
富贵椰子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茎基具多分枝,株高可达3米。叶羽状分裂,长50-80cm,先端弯垂,裂片宽1-1.5cm,平展,叶色墨绿,表面有光丽光泽,形姿甚为优美,佛焰状花序生于叶丛下,果熟时红褐色,近圆形,果期10-12月。生长环境富贵椰子耐寒性较强,
-
单叶省藤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带鞘茎粗3-6厘米。叶羽状全裂,长2-3米,基生叶无纤鞭,茎上部叶具粗的长纤鞭,长1-1.5米,其上具3-7个基部合生、半轮生的爪状刺;羽片不规则地单生或2-3片成组聚生(基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6-40厘米,宽2-5厘米,叶脉3-5条;叶轴中下部的周
-
短叶省藤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带鞘茎粗1-1.3厘米。叶羽状全裂,顶端延伸为具爪纤鞭;羽片每2(-3)片成组着生于叶轴两侧,披针形,长10-17厘米,宽2-3厘米,两面绿色,边缘被微刺,先端渐尖,被长而密的刚毛,基部稍狭,有4-5条叶脉,横脉明显;叶轴背面具单生下弯的刺;叶柄长8.5-18
-
双籽棕
形态特征:矮小灌木,高0.5-2米。叶一回羽状全裂,长40-50厘米,有时更长,羽片少数,近菱形或不等边四边形,长10-25厘米,宽2.5-8厘米,基部楔形,不具耳垂,羽片中部以上边缘具不规则的啮蚀状小齿,顶端具尾尖或不明显;叶鞘边缘具网状纤维。花序单生于叶腋间,直立,长17-3
-
丝葵
形态特征:乔木状,高达18-21米,树干基部通常不膨大(近基部直径约75-105厘米),向上为圆柱状,顶端稍细,被覆许多下垂的枯叶;若去掉枯叶,树干呈灰色,可见明显的纵向裂缝和不太明显的环状叶痕,叶基密集,不规则;叶大型,叶片直径达1.8米,约分裂至中部而成50-80个裂片,每裂
-
鱼骨葵
形态特征茎密披棕褐色叶鞘纤维。羽状小叶边缘及顶端有啮蚀状锯齿,故名“鱼骨葵”。为常绿棕榈植物。茎丛生,高3~5米,其上密被棕褐色叶鞘纤维。叶片大型,羽状全裂,叶长5~8米;羽片多数,长35~50厘米,倒披针形,背面灰白色,边缘及顶端有啮蚀状锯齿。花橙色,具芳香。花期4~6月。
-
小省藤
学名:CalamusgracilisHanc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初生目Principes棕榈科Palmae鳞果亚科Lepidocaryoideae省藤族CALAMEAE省藤亚族C
-
三药槟榔
形态特征茎丛生,高3-4米或更高,直径2.5-4厘米,具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羽状全裂,长1米或更长,约17对羽片,顶端1对合生,羽片长35-60厘米或更长,宽4.5-6.5厘米,具2-6条肋脉,下部和中部的羽片披针形,镰刀状渐尖,上部及顶端羽片较短而稍钝,具齿裂;叶柄长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