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之冠
荷之冠(Cymbidiumtortisepalum)是兰科、兰属植物,地生兰,植株形态优美,花型多变,花色丰富,深受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人们的喜爱。
- 拉丁名
- Cymbidium tortisepalum
- 别名
- 莲瓣兰,荷瓣,名品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蔷薇亚纲
- 目
- 微子目
- 科
- 兰科
- 种
- 蓝铃花
- 亚科
- 风信子亚科
- 族
- 树兰族
- 属
- 兰属
- 类型
- 花卉类
与荷之冠相似植物
特征
本品成苗有叶五至七片,叶长60公分左右,长至三分之二高时自然下垂,叶宽1.2至1.6公分,叶面起皱且布满细皮,叶质厚实成半脱水状,叶鞘圆润内扣,叶尾圆钝并回翘(即起兜),整个株形协调自然,红花绿叶相互辉映,飘逸潇洒美轮美奂。
荷之冠每年的一月二十日左右放花,花开二至五朵。小排铃时花蕾短而圆,呈玫瑰红色,就像早晨天边温柔而亮丽的霞光。开放后花朵硕大,瓣厚而质糯,白里透红犹如婴儿的肌肤,又如少女羞涩面庞上的红晕媚而不艳。花瓣长宽比例约一比一点二,外三瓣呈品字型排列,收根放角极为规范。捧为软蚕蛾捧,合盖蕊柱不开天窗。舌为大圆舌,端正短圆微下倾而不后卷,雪白的舌面上散落的红色斑点如宝石般鲜艳夺目。泛红色的花莛细圆而修长,花开叶上,好似蜻蜓点水婷婷玉立,微风过处清香四溢。
特点
一、是莲瓣兰宽叶的代表,叶长30-50厘米,宽1-1.8厘米,叶型伟岸,筋骨强健,气宇轩昂,大有王者之气。
二、是莲瓣兰荷瓣的代表,花色、花形、花守均稳定,瓣型比例适中,雍容大度,中宫紧凑,花守极好,曾有兰友把“荷之冠”花杆取下在空中用力挥舞而其花瓣不见反卷,其筋骨之强、瓣形之大器具备书法审美中的“颜筋柳骨”的境界。
三、“荷之冠”是莲瓣中多花荷瓣,一般开花3-5朵,其花序搭配、整体感都让人觉得异常的舒服,花、叶搭配合理,确让人观而忘俗。
四、“荷之冠”草型特征明显,叶片脱水感较重,叶面行龙,是典型荷瓣的草型,这一特征使之具备了市场流通的可能,一般不容易认错。
五、“荷之冠”栽培容易,发苗率高,抗病能力强,同时是表现力最强的花,复花非常容易,单苗多能见花,更奇特的一个特点是一般花杆下都能长出一芽。
历史
1990年初春,时下被称为“滇西赌草王”的保山名家赵伟林先生在潞江坝寻得一丛龙根完整、叶型优秀的下山草,当时赵伟林先生有5棵极品赌荷瓣实生苗,分别冠以A、K、Q、J、10五个称号,精心养殖两年后于1992年开花,其中荷之冠和秀荷鼎也就是A号和K号,其余三株未见花,两草开花后即取名“毛大王”和“毛二王”。
荷之冠一时震动滇西兰坛,其瓣型之优秀、开品之端正、气势之壮丽让所见之人气为之夺,兰界名家秦怡北先生叹到:“这当是莲瓣兰荷瓣之冠军!可称'荷之冠'”。此后“荷之冠”的称呼在兰友间流传开了。次年,同一龙根上分下的另一半草开花,花朵之秀美再次让人爱不释手,后被大理养兰高手李红崟先生取名“绣荷鼎”。“荷之冠”、“绣荷鼎”一度让兰友认为是两个种,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二者应该同源同种,是一棵龙根长出的同一组草,在草型、花型各个方面都无法分出彼此,在日常的交易中,二者价格也是一样,逐步得到统一的认识。
所获奖项
1995年,“荷之冠”在全国第五届兰花博览会上得特金奖。
云南保山春城兰都2010年迎春兰展获得金奖。
-
白及
生理特性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产地
-
长柄贝母兰
形态特征长柄贝母兰根状茎粗壮,粗5-7毫米,具较短节间,密被近革质的鳞片状鞘。假鳞茎彼此相距3-4厘米,近圆柱形,向两端略变狭,长3-7.5厘米,宽8-12(-15)毫米,干后有光泽,顶端生2枚叶,基部具数枚鞘;鞘亮黄色,有光泽。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近长圆状披针形,长(10-)
-
矮角盘兰
形态特征茎植株高4-15厘米。块茎椭圆形或圆球形,长1-2厘米,直径1-1.5厘米,肉质。茎直立,较粗壮,直径达2毫米,无毛,基部具2-3枚筒状鞘,其上具叶。叶叶(1-)2枚,极罕为3枚,近对生,直立伸展,叶片长圆形、椭圆形、匙形或狭
-
白玉兰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
-
红花五味子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小枝紫褐色,后变黑,直径5-10毫米,具节间密的距状短枝。叶纸质,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很少为椭圆形或卵形,长6-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楔形,边缘具胼胝质齿尖的锯齿,上面中脉凹入,侧脉每边5-8条,中
-
球蕊五味子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具距状的短枝;新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叶纸质,倒披针形、狭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2/3以下渐狭成楔形;边缘具胼胝质齿尖的浅齿或仅具齿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带苍白色;侧脉每边5-7条;叶柄
-
布袋兰
形态特征布袋兰的假鳞茎近椭圆形、狭长圆形或近圆筒状,长1-2厘米,宽5-9毫米,有节,常有细长的根状茎。叶1枚,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4-4.5厘米,宽1.8-2.8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近截形;叶柄长2-3厘米。花葶长10-12厘米,明显长于叶,中下部有2-
-
眼斑贝母兰
形态特征眼斑贝母兰根状茎较坚硬,粗3-4毫米,密被褐色鳞片状鞘。假鳞茎较密集,彼此相距不到1厘米,长圆状卵形或近菱状长圆形,长(l-)2-4.5厘米,粗6-13毫米,干后亮黄色或棕黄色并强烈皱缩,顶端生2枚叶,基部具数枚鞘;鞘纸质,卵形,有光泽,长1.5-2.5厘米。叶长圆状
-
重瓣五味子
形态特征常绿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当年生枝暗紫色,有细纵皱纹。叶坚纸质,干时榄绿色,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0(17)厘米,宽3-8.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急尖,基部钝或宽圆,全缘或具远离的胼胝质小齿,上面中脉平或凹,侧脉每边5-7,网脉细密而两面凸起。
-
屏边金线兰
形态特征植株高15-18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圆柱形,直径3-4毫米,无毛,具4-5枚叶。叶片卵形,长3-4.5厘米,宽2-3厘米,上面暗绿色,具金红色、带绢丝光泽的美丽网脉,背面淡绿色或淡红色,先端急尖,基部圆钝,稍斜歪,骤狭成柄;叶柄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