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紫娇花

紫娇花

编辑:向诺惜发布时间:2021-02-23 09:37:22

紫娇花,拉丁学名:(Tulbaghiaviolacea),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圆柱形小鳞茎,成株丛生状。

拉丁名
Convallaria majalis Linn.
别名
洋韭、洋韭菜、野蒜、非洲小百合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百合目
石蒜科
铃兰
亚科
假叶树亚科
铃兰族
紫娇花属
类型
花卉类

与紫娇花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鳞茎肥厚,呈球形,直径达2厘米,具白色膜质叶鞘。叶多为半圆柱形,中央稍空,长约30厘米,宽约5毫米,叶鞘长5-20厘米。

花茎直立,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球形,具多数花,径2-5厘米,花被粉红色,花被片卵状长圆形,长4-5毫米,基部稍结合,先端钝或锐尖,背脊紫红色;雄蕊较花被长,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下部扁而阔,基部略连合;花柱外露;柱头小,不分裂。花期5-7月。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圆柱形小鳞茎,成株丛生状。

茎叶均含有韭味。顶生聚伞花序开紫粉色小花。果实为三角型蒴果,内含扁平硬实的黑色种子。

生长习性

喜光,栽培处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但不宜庇荫。喜高温,耐热,生育适温24~30度。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上开花旺盛。

地理分布

原产地为南非。中国江苏地区有大面积引种。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鳞片繁殖:即用鳞片扦插,产生子鳞茎球,先选择茎块大,颜色正,完好无病虫害的优质百合作种。先用竹刀切去鳞茎基部,使鳞片分开,于9-10月间栽植在向阳的砂质土壤的苗床里,开沟深10厘米,按30厘米宽的行距,35厘米远的株距,将鳞片埋植于沟内,上覆4厘米厚的土,埋后稍压。翌年春将鳞片取出,作为繁殖鳞片,再行栽植。栽植时鳞片凹形可朝下,否则不易出苗。

鳞茎繁殖:也叫分球繁殖,即是将百合老鳞茎上生出的小鳞球分开进行繁殖。在9-10月份收获百合时将母球旁之小鳞茎分离采收保存,作为繁殖培育茎,与湿沙混合贮藏,待翌年四月中旬取出种植,栽植时深10-15厘米,20-25天即可发芽出土,较大的球茎当年可开花,小的培养2-3年开花。也有无土育苗的,即将取下的小鳞茎放在温室的木箱内,以温度18℃-20℃为宜,这样经3-4个月即可长出小百合苗,次年3-4月可栽植。

珠芽繁殖:卷丹、麝香等百合,在叶腋生有小珠芽,可在花凋谢后,珠芽未脱落前,收取珠芽植于圃地,一年后即可形成小鳞茎,长出叶芽,2-3年后即可开花。播种繁殖亦可,但因种子发芽培植出的株苗生长缓慢,非大面积繁殖多不采用。繁殖方法有播种、分小鳞茎、鳞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种方法,可根据需要任选一种。

播种繁殖:播种属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种上应用。方法是:秋季采收种子,贮藏到翌年春天播种。播后约20-30天发芽。幼苗期要适当遮阳。入秋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鳞茎,即可挖出分栽。播种实生苗因种类的不同,有的3年开花,也有的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采用。

田间管理

土壤

培养土宜用腐叶土、砂土、园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制,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为作基肥。

施肥

一般在生长期施稀释液肥2-3次,以促其株苗生长发育。将近孕蕾开花时,施1-2次磷、钾肥,以保证株苗在孕蕾和开花期有充足营养,不仅可使花朵硕大,色鲜,并可促进球茎的发育。大面积栽植,要注意通风透气和适当遮阴,若小面积栽植或盆栽,对花多而枝秆纤细柔弱的观赏品种要设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断。

浇水

浇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润,但生长旺季和天气干旱时须适当勤浇,并常在花盆周围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盆土不宜过湿,否则鳞茎易腐烂。

病虫管理

花叶病:此病又叫潜隐花叶病,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缘卷缩,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开放。

防治方法:选择无病毒的鳞茎留种;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斑点病:此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许多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部变黑而枯死。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鳞茎腐烂病: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呈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

主要价值

园林价值

叶丛翠绿,花朵俏丽,花瓣肉质,花期长,是夏季难得的花卉;适宜作花境中景,或作地被植于林缘或草坪中。也是良好的切花花卉。

药用价值

李时珍说:“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根色白,作药用,名蘸白。美食性昧:辛、苦、温、滑,无毒。

主治:胸痹心痛,赤白痢疾。薤气味相似大蒜,故名野蒜;根色白,又名薤白,入中药用。

植物文化

紫娇花的花语:铭记在心

相关植物
  • 多花水仙

    形态特征多花水仙鳞茎卵球形。叶宽线形,扁平,长20-40厘米,宽8-15毫米,钝头,全缘,粉绿色。花茎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4-8朵;佛焰苞状总苞膜质;花梗长短不一;花被管细,灰绿色,近三棱形,长约2厘米,花被裂片6,卵圆形至阔椭圆形,顶端具短尖头,扩展,白色,芳香;副花冠

  • 百子莲

    形态特征百子莲属多年生宿根草本。线状披针形,花茎直立,高可达60厘米;伞形花序,有花10朵~50朵,花漏斗状,深蓝色或白色,花药最初为黄色,后变成黑色;花期7月~8月。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要求夏季凉爽、冬季温暖,5~10月温度在

  • 水仙

    植物学史引进中国水仙的原种为唐代从意大利引进,是法国多花水仙的变种,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经上千年的选育而成为世界水仙花中独树一帜的佳品,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最早记载水仙传入中国的可靠文献是段公路《北户录》中的一段文字:“孙光宪续注曰,从

  • 彼岸花

    历史彼岸花在中国被叫做金灯、赤箭或者无义草。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卷十九:“金灯,一曰九形,花叶不相见,俗恶人家种之,一名无义草。合离,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环之,相须而生,而实不连,以气相属,一名独摇,一名离

  • 六出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离2-3米,稀达6米,树皮灰黑带紫色;枝条细长,常左右曲折,无毛,常有纵纹,淡褐色。叶长圆形至椭圆形,厚革质,长(8-)12-14(-15)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尾状长渐尖,尖尾长1-1.5厘米,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密锯齿,无毛,背面密被

  • 垂笑君子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为肉质,灰白色。茎基部宿存的叶基呈鳞茎状。基生叶约有十几枚,质厚,深绿色,具光泽,带状,长25-40厘米,宽3-3.5厘米,边缘粗糙。花茎由叶丛中抽出,稍短于叶;伞形花序顶生,有小花数10-30朵左右,每小花6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花色

  • 沙养水仙

    沙床的设置沙养水仙可在塑料棚或玻璃温室中进行。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地势平整的地面,用砖垒成1米宽、25厘米高的沙地,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然后将干净的河沙置于沙池中,厚度略低于池高,并用清水将沙子喷湿、整平。若在家庭中沙养水仙,可在花盆内铺以25厘米深的沙子进行盆栽。

  • 绿花水仙

    形态特征绿花水仙属中小型物种。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植株一般不超过25厘米,但间中也有个别超过35厘米高。具1-2枚叶,一般大约20厘米长,最长可至60厘米,直立或平展,深绿色,呈狭长草状。花梗深绿色,圆筒中空。花2至3(-4)朵,直径大约3厘米,同样都是深绿色,没有花被管(p

  • 鸢尾蒜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白线文殊兰

    形态特征株高50-100CM,叶剑形,基部抱生。叶中有白色纵纹,叶色清新脱俗。生长环境性喜明亮的间接光照,不耐强烈日光直射。分布范围原产热带或亚热带。主要价值适合庭植或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