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凤尾草

凤尾草

编辑:谷鹏飞发布时间:2021-02-23 09:37:53

凤尾草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别名很多,如金鸡尾、鸡脚草、井栏边草等,是一种蕨类植物,属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学名Pterismultifdapoir。喜生长在荫蔽、湿润、温暖处。也耐旱,在南方冬季,石缝中生长的植株经—二月干旱,仍不致完全枯死。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也有分布。以全草入药,性凉,味微苦,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黄疸型肝炎、吐血、便血、尿血等病症。

拉丁名
Pteris multifida Poir
别名
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真蕨目
凤尾蕨科
碧冬茄(..
亚科
管状花亚科
夜香树族
凤尾蕨属
类型
花卉类

与凤尾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凤尾草无地上茎,叶从根茎丛生地上,高三、五十厘米,叶分成5—7片小叶,宽1—2厘米,呈短、长带形,边缘有小锯齿,叶片两侧波状皱曲。能育叶较窄,边缘下侧着生孢子囊群,产生孢子。全丛颜色嫩绿,叶片披拂,极有风姿,配山石盆景尤妙。地栽应选背阴湿润处,可供成片、成行绿化。

叶可配插花。在自然界,凤尾草主要以能育叶产生的孢子繁殖。家种可于早春从野外移栽,应尽量保存根系。长成大丛后,可分株繁殖。喜钙质土,园土也能旺盛生长,栽培容易。不强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光照需要,忌日光直射,全年可置室内观赏。土壤宜保持不干,尤喜空气湿润,叶面每日最好喷水雾一二次,保持颜色青翠,叶尖不黄。

对肥料要求不高,每年施二三次液肥就可以。如遇生长不良,可置露天背阴处,接受雨水,经一段时间使其复壮。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生长环境

野生于海拔850米以下的阴湿或半阴湿的石缝、井边和墙根等处,喜温暖湿润和半阴湿环境,在无阳光直射的潮湿土壤中生长最盛,冬季可在不低于5℃温度下越冬。

分布范围

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其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

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虫害较少,尚未有深入地调查研究。

主要价值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商品多扎成小捆。全草长25-70cm。根茎短,棕褐色,下面丛生须根,上面有簇生叶,叶柄细,有棱,棕黄色或黄绿色,长4-30cm,易折断,叶片草质,一回羽状,灰绿色或黄绿色;不育叶羽片工4-8cm,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能育叶长条形,宽3-6cm,边缘反卷,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边缘。气微,味淡或微涩。

2.显微鉴别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有气孔及少数腺毛。气孔主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腺毛头部2-3个细胞,长91-125μm,直径18-33μm,细胞含棕色分泌物;无柄。

孢子囊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约至320μm,环带纵行细胞类长方形,外壁薄,内壁及侧壁增厚;囊柄4-6细胞,2列,长短不一。孢子极面观类三角形,直径33-47μm,近极面具三裂缝,有瘤状或颗粒状纹饰,远极面纹饰较大,呈块状。

【性味归经】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

(1)用于痢疾、腹泻,可配合辣蓼、马齿苋等药同用;治疗小便淋痛不利、湿热带下,可配扁蓄、瞿麦、海金沙、碎米荞等同用。用于咽喉肿痛,可配大青叶、板蓝根等药同用;用于尿血、便血、痔疮出血,可配侧柏叶、大蓟、小蓟、藕节炭、蒲黄炭、等药同用。配合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等药,用于胃癌、肠癌等症。配合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蒲公英、金钱草等药,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均可采集全草、根部。采后除去表面的泥土,洗净,晒干即可。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洗疳、疔、痔,散毒,敷疮。治蛇咬诸毒,刀伤,能止血生肌,春汁调酒服,渣敷患处。研末收贮治气痛。

2.《岭南采药录》:晒干为末,治气痛热痛。

3.《植物名实图考》:治五淋,止小便痛。

4.《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消肿,清火。治痈疮,乳痈,淋症。

5.《中国药植志》:止泻。

6.《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小儿惊风,夜哭。

7.《广西药植志》:清大肠、肺热。治热性亦痢及齿痛,止吐血。

8.《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9.《泉州本草》:治湿热小便不通,血淋,咽喉肿痛。

10.《湖南药物志》:治疳积,感冒,目翳。

1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凉血。治菌痢,肠炎,外感发热,尿路感染,白带,腮腺炎,疔疮,湿疹。

12.《江西草药》:治瘰疬,鼻衄,便血。

13.《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黄疸型肝炎,扁桃体炎,遗精,蛲虫病。

功效用法

凤尾草又名井口边草,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株,全年可采。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寒,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

1、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成人每天取全草25~30克(最多可用100克,小儿用量酌减),加水200~250毫升,煎至约100毫升,加糖分3次口服。一般2~7天内退热,腹痛、里急后重消失,大便恢复正常。同时可用煎剂保留灌肠。

2、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鲜草制成100%煎液,服时加糖。成人每天100~150毫升,分2~3次服,连服1周。同时辅以维生素B1、维生素C。也可用鲜凤尾草60克,捣汁服,每天3剂,5天为一疗程。

3、治疗烧伤取鲜凤尾草洗净、捣烂,用生盐水配成绿色液体备用。用配好的药液与生理盐水配成淡绿色液体,清洗创面,洗至创面与正常皮肤颜色相近,温度相等,再用配好的药液均匀地涂在创面上,每隔1~2小时或创面干燥后均匀地涂上即可,疗程一般3~15天。另外,也可用凤尾草焙干研末,麻油调敷。

4、治疗泌尿系炎症鲜凤尾草60~120克,水煎服。

5、治疗白带、五淋白浊凤尾草6~9克,加车前草、白鸡冠花各9克,扁蓄、贯众各15克,同煎服。

6、治疗崩漏凤尾草30克,切碎,用水酒各半煎服。

7、治疗大便下血凤尾草21~30克,同猪大肠炖熟,去渣,食肠及汤。

8、治疗鼻血衄凤尾草21~30克、海带30克(洗净),水煎服。

9、治疗咽喉肿痛鲜凤尾草15克,洗净,煎汤,冲黑糖少许,每天服两次。

10、治疗狂犬咬伤凤尾草60克,水煎服,或捣烂外敷。

11、治疗荨麻疹凤尾草适量、食盐少许,水煎洗。

12、治疗秃发凤尾草根,浸油涂头。

相关植物
  • 广东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东形态特征植株高30-50厘米。叶簇生,一型;柄长20-35厘米,粗约2毫米,顶部压扁,基部棕褐色,向上至叶轴为禾秆色,稍有光泽,光滑;叶片卵形,长20-25厘米,宽10-15米,一回羽状;羽片2-6对,对生,无柄或基部一对

  • 林下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国外分布: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形态特征叶簇生(10-15片),同型;能育叶的柄比不育叶的柄长2倍以上,长20-30厘米,粗1-1.5米,栗褐色

  • 翠绿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南部国外分布: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形态特征植株高1-1.2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约1.5厘米,先端被深褐色鳞片。叶簇生;柄长60-70厘米,基部粗约5毫米并为棕色,向上与叶轴、羽轴及主脉全为青绿色,有光泽,光滑

  • 欧洲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西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国外分布: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斐济群岛、夏威夷群岛形态特征叶边仅有矮小锯齿,顶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

  • 岩凤尾蕨

    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甘、苦,性凉。归经归大肠、肺、肝经。功效清热利湿,敛肺止咳,定惊,解毒。主治泄泻,痢疾,淋证,久咳不止,小儿惊风,疮疖,蛇虫咬伤

  • 剑叶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四川、云南南部国外分布: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北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波利尼西亚、斐济群岛、澳大利亚形态特征剑叶凤尾蕨(原变种),植株高30-50厘米。根

  • 高原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西藏形态特征植株各部均不具紫色,叶柄基部棕色,向上和叶轴及羽轴均为浅禾秆色,叶柄通常略粗糙,有时光滑。生长习惯生于海拔1900-2300米沟边杂木林中。繁殖培育

  • 白斑凤尾蕨

    形态特征不同于原变种之点仅在于羽片上面沿羽轴两侧各有1条纵行的灰白色带,宽约1米。参看:林下凤尾蕨(原变种)注:图片来源生长环境主要生长在生林下。分布范围分布在广东(高要)、广西(武鸣

  • 海南凤尾蕨

    形态特征本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能育叶变异较大,从一回羽状至二回羽状,羽片边缘圆波状或在中部或下部多少具单独的或连续的圆裂片或长圆形裂片,或为深羽裂。生长环境耐半阴,忌强阳光直射;忌干旱,喜温暖和空气湿度大的环境。生长于海拔350-7

  • 溪边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国外分布:日本、菲律宾、夏威夷群岛、斐济群岛、马来西亚、老挝、越南、印度北部、锡金、尼泊尔形态特征叶簇生;柄长70-90厘米,坚硬,粗健,基部粗6-10毫米,暗褐色,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