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叶瓦韦
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披针形鳞片;鳞片中部不透明,褐色,边缘1-2行细胞淡棕色,透明,具粗齿牙。
- 拉丁名
- Lepisorus heterolepis
- 别名
- 黑枸杞、凤尾草、井口边草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亚纲
- 薄囊蕨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水龙骨科
- 种
- 粗糙凤尾蕨
- 亚科
- 瓦韦亚科.
- 族
- 金星蕨族
- 属
- 瓦韦属
- 类型
- 蕨类植物
与异叶瓦韦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披针形鳞片;鳞片中部不透明,褐色,边缘1-2行细胞淡棕色,透明,具粗齿牙。叶近生;叶柄长约1厘米,禾秆色;叶片线状披针形,中部最宽仅约5毫米,长达30厘米,短尾尖头,向基部渐变狭并长下延几到基部,干后淡灰绿色,革质,边缘明显反卷,上半部由于包围孢子囊群而呈波状凸起。主脉上下均隆起,小脉不见。孢子囊群近椭圆形,聚生于叶片上半部,位于主脉和叶边之间,幼时被圆形棕色全缘的隔丝覆盖。孢子单裂缝,表面有负网状文饰。
产地分布:
产云南。附生林下树干或岩石上。海拔2300米。
-
显脉石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100厘米以上。根状茎直立,粗壮,木质,密被深棕色边缘睫毛状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一型;叶柄长10-18厘米,粗5毫米,木质,坚硬,基部密被鳞片,向上稀疏;叶片披针形,中部最宽,4.5-10厘米,向两端渐狭,短渐尖头,基部狭楔形,长下延,长35-80厘米,全缘,
-
肉质伏石蕨
形态特征:本种与上一种不同在于植物体远较高大,不育叶片阔卵状披针形,中部最宽,向两端渐狭,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并下延,长达10厘米,宽2.5-3.8厘米,柄长1.5-5厘米;能育叶长12-15厘米,宽约4毫米,柄长达8厘米,故易区别。产地分布:产四川(筠
-
线叶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披针形鳞片;鳞片棕褐色,中部有不透明的黑带,边缘有2-3行近长方形透明的网眼,边上有细齿。叶近生;叶柄长0.5-1.5厘米,禾秆色;叶片线形,长10-20厘米,中部宽0.3-0.5厘米,长渐尖头,基部狭缩并下延,边缘平直或略反折,干
-
小五台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5-1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2-3毫米,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基部阔卵形,先端芒状尖,网眼方形至多边形,全透明,边缘有张开的长刺,褐色。叶通常近生;叶柄长0.5-5厘米,纤细,禾秆色;叶片近线状舌形,长5-15厘米,中部最宽0.6-1.4厘米,近先端处略变狭,钝圆
-
显脉尖嘴蕨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而横卧,被褐色,有齿的披针形鳞片。叶近族生;叶柄长2-5厘米,粗约2毫米,略有狭翅,基部被鳞片,棕色或禾秆色;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基部楔形,下延,上部收缩成线形成为能育部分,下部不育部分长15-25厘米,宽3.5-4.5厘米,干后淡棕色至棕色,纸质或革质
-
伏石蕨
产地分布产日本、韩国和中国。形态特征叶片厚实,耐旱性较强,较耐阴,生性强健。肉质,全缘;孢子叶则呈线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背中肋两侧。生长习惯叶片厚实,耐旱性较强,较耐阴,生性强健。繁殖培育
-
褐叶线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20-5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根密生;鳞片褐棕色,质薄,卵状披针形,长3.16(1.4-6.2)毫米,宽0.73(0.2-1.2)毫米,长宽比4.48(2.79-7.79),顶端渐尖,边缘有疏细锯齿。叶远生,叶柄短,长1-3厘米,或近无柄,基部疏生鳞
-
披针骨牌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棕色,钻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远生,一型或近二型;叶柄变化大,长0.5-3厘米,禾秆色,光滑;不育叶有时与能育叶无大区别,叶片通常为阔卵状披针形,短尖头,长约3.5厘米,具短柄;能育叶外形变化大,通常呈狭披针形至阔披针形,
-
长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15-2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褐色,粗筛孔,透明,基部阔卵状,先端长尾尖状,边缘具粗长刺。叶略近生;叶柄长2.5-5厘米。禾秆色或有时连同主脉呈淡粉红色;叶片狭披针形至近线形,长10-25(30)厘米,中部宽(0.3)0.5-1.5厘米,长尾状
-
川拟水龙骨
形态特征:附生植物。根状茎横走,粗约5毫米,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褐色,顶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叶远生;叶柄长约20-30厘米,禾秆色,除最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外,向上光滑无毛;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0-60厘米,宽约15-25厘米,一回羽状;羽片约20-30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