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红木
巴西红木(学名:Caesalpiniaechinata),又称巴西苏木,豆目豆科苏木属的一种物种,盛产于巴西。生长速度缓慢,木纹直而且木质非常致密坚韧,树干富含水溶性的红色染料成分,古时候主要被当作染料,也是高级的家具材料,是制作小提琴的琴弓的上佳材料。行业领先的红木认为在15、16世纪时是珍贵的红色染料来源,结果大片林木被砍伐运离巴西本土,令此物种几近在其原生地区消失殆尽。近年巴西政府尝试在适当地区重新种植此物种。通常说到濒危物种时,许多人马上会想到珍贵的野生动物。
- 拉丁名
- salpinia echinata
- 别名
- 巴西苏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豆目
- 科
- 豆科
- 种
- 巴西苏木
- 亚科
- 苏木亚科
- 族
- 土蜜树族
- 属
- 云实属
- 类型
- 常绿针叶乔木类
与巴西红木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巴西红木木材极为珍稀,仅生长于巴西和苏里南部分地区。树高27~36m,直径0.5~0.7m,树干长可达10~15m。是一种极其稀少、珍贵的物种。气干密度:可达1.02g/cm3。材质十分重、硬,结构细腻均匀,富含油性,耐磨、防潮性能极强、稳定型甚佳。
历史发展
15、16世纪时,巴西红木(brazilwood)是当时世界上制造红色染料的重要原料,主要产地是亚洲地区,所以在欧洲是非常稀有而高价的物资;文艺复兴时期,昂贵的纺织品(例如天鹅绒)需求量大增,所需的红色染料大都以粉末状,从东方运到欧洲。16世纪初期,葡萄牙的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时,他们马上注意到有一个大量生长巴西红木的国家,便大举开采、运回欧洲,久而久之大家都忘了当初的命名,而将这个国家称为巴西(Brazil)。
几年之内,由于葡萄牙皇家允许少部分商人垄断开采、运输巴西红木,繁荣的商业盛况引起了其他国家的眼红,导致盗采、走私、甚至海盗抢劫葡萄牙商船的情况日益严重。过度开采(估计在随后的两个世纪,砍伐了大约五千万株)导致巴西红木数量遽减,因此在18世纪时,这种经济活动终于崩溃,目前为止,这个物种已经在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绝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因此巴西红木的买卖很可能即将被禁止,直接受影响的是制弓业,国际红木保护促进会(会员主要是制弓业者)大力推广巴西红木的造林红动,并提倡使用其他木材制造小提琴弓。
同时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当地居民已经开始种植巴西红木,人们希望这样既能保护珍稀树种,又不会失去交响乐团美妙的提琴声。不过,红木种植业才刚刚起步,而要达到制作琴弓的要求,树龄至少要有25岁。
相关
在中国,一提"巴西木",无人不知它是一种观赏花木。许多中国人都喜欢在家里养一两盆巴西木来增加室内的生气。巴西木叶子又长又绿又茂密,生气勃勃。养得时间长了,巴西木还会开出白色的小花,芬芳无比。
然而,在南美洲的巴西,如果你用葡萄牙语直译提到"巴西木",巴西人就不会想到是中国人所指的观赏植物"巴西木",而是巴西特产的一种珍贵硬木"巴西红木"。
-
狸尾豆
形态特征叶多为3小叶,稀兼有单小叶;托叶三角形,长3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尾尖,被灰黄色长柔和缘毛;叶柄长1-2厘米,有沟槽;小叶纸质,顶生小叶近圆形或椭圆形至卵形,长2-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有细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侧生小叶较小,上面略粗糙,下面被灰黄色
-
多花羊蹄甲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幼枝具棱,与花序同被深褐色或黄褐色茸毛;卷须单生或成对,被柔毛。叶近革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8-11.5厘米,宽6-11厘米,基部心形至深心形,先端2裂,达叶长的1/4-1/3,裂片先端急尖或圆钝,有时渐尖,边缘不明显的微波状,上面疏被微柔毛,下面被褐色柔毛
-
舞草
同义学名Codariocalyxgyrans(L.f.)Hassk.Codoriocalyxmotoriusvar.glaberX.Y.Zhu&Y.F.DuDesmodiumgyrans(L.f.)DC.Desmodiumgy
-
黄毛野扁豆
形态特征整体一年生缠绕藤本。茎叶茎长达3米,明显具纵棱,密被灰色短柔毛,尤以棱上为密。叶为羽状3小叶;叶柄长3-6.5厘米,稀更长或更短,具棱和密被灰色短柔毛;小叶纸质近等大,顶生小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9.
-
疏花长柄山蚂蝗
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茎基部木质,从基部开始分枝或单一,下部被疏毛,上部毛较密。叶为羽状三出复叶,通常簇生于枝顶部;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10毫米,基部宽4毫米;叶柄长3-9厘米,被柔毛;小叶纸质,顶生小叶卵形,长5-12厘米,宽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
-
云南棘豆
形态特征叶柄与叶轴细,于小叶之间有腺点,被疏柔毛,宿存;小叶9(13)-19(-23),披针形,长5-7(-10)毫米,宽1.5-3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两面疏被白色短柔毛。5-12花组成头形总状花序;总花梗长于叶,或与之等长,疏被短柔毛;苞片膜质,被白
-
山蚂蝗
形态特征【原形态】羽叶长柄山蚂蝗小灌木,高1-1.5m。枝条有棱,近无毛。叶柄长约6cm;奇数羽状复叶,长可达25cm;小叶5-7,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疏松,花序轴密被黄色短柔毛;花萼钟状,长约
-
地角儿苗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外倾,植株各部密被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淡灰色。主根发达,直伸,暗褐色。茎缩短,簇生。轮生羽状复叶长4-20厘米;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与叶柄贴生很高,彼此于基部合生,先端分离而渐尖,密被白色绢状长柔毛;叶轴有时微具腺体;小叶7-17轮(对)
-
淡红鹿藿
形态特征茎略呈“之”字弯曲,全株被灰色或淡黄色短柔毛。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小,线状披针形,长2-4毫米,早落;叶柄长2-4.5厘米,被毛,顶生小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5-5.5厘米,宽1.2-2.5(-3.5)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圆形,两面被短柔毛;基出脉3,上面小脉
-
越南黄檀
形态特征乔木,高5-13米。羽状复叶长9-20厘米;叶轴无毛;托叶小,被棕色微柔毛,脱落;小叶(3-)4-5对,近革质,卵形,长4-9厘米,宽(1.8)3-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嫩时疏被短柔毛,不久变无毛;小叶柄无毛。圆锥花序伞房状,腋生,长约5厘米,径约3.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