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密
波罗蜜(jackfruit)木菠萝,也作“菠萝蜜”,热带水果。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盛产于中国、印度、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地。?
- 拉丁名
-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 别名
- 木菠萝、树菠萝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荨麻目
- 科
- 桑科
- 种
- 波罗蜜
- 亚科
- 波罗蜜亚科
- 族
- 波罗蜜族
- 属
- 波罗蜜属
- 类型
- 热带植物类
与波罗密相似植物
简介
菠萝蜜(ArtocarpusheterophyllusLam.),又名苞萝、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称为“频那挲”(梵文Panasa对音),宋代改称菠萝蜜,一直沿用着。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盛产于中国、印度、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地。我国岭南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及福建、重庆南部有栽培,广东的菠萝蜜以味美鲜甜苞大而闻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25m,胸径50cm。老树常板状根。树皮灰褐色,幼龄时灰色,较平滑,老年多纵裂或横裂,内皮红色,砍开后有白色乳液流出。小枝粗壮,圆柱形,具明显的环状托叶痕,顶芽圆柱形。
单叶互生,厚革质,深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7~15cm,先端钝而短尖,基部稍短尖,边全缘或有时3裂,上面无毛而光亮,下面粗糙,托叶大。花单生,雌雄同株,雄花序生于茎顶或枝条上,雌花序生于树干或主枝上,花淡黄色。
聚花果,熟时球形或矩圆形,径10~50cm,长25~90cm,外皮有稍六角形之瘤状,种子椭圆形,长2~5cm,径约2cm。波罗密是一种老茎开花的树种,主干、主枝,甚至露地的根也可结果。产地原产印度西高止山。
主要价值
本种果形大,味甘甜,气味芳香;核果可煮食,富含淀粉;木材黄,可提取桑色素。
1、果肉及花可止渴除烦,核仁补中益气。
2、有止渴解烦、醒酒、益气、悦人颜色功效,用于热盛津伤、中气不足、烦热口渴、饮食不香、面色无华、身体倦怠。3、花及果肉可止渴除烦、解酒。核仁补中益气。
4、树叶磨粉可治溃疡并可外敷创伤;树液(树皮流出的汁液)可治溃疡,有散结消肿、止痛功效,用于疮疖红肿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管炎。
5、宜在公园、庭园、行道种植。树体高大,树皮粗厚,褐色。单叶互生,叶厚。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期2-3月,9-10月果熟。果实结于树干或主枝上,长圆形,果大,单果重5-10公斤。果皮黄褐色,有剌突。果肉由心皮发育而成,柔软可食,味浓郁,甜滑。含可溶性固形物约26%。种子可熟食,风味佳。具有浓郁热带水果独特风味。
树龄约300年的波罗蜜树,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也可作黄色染料;树液和叶药用,消肿解毒。一般4年至5年开始结果。波罗蜜果实硕大,长椭圆形,棕绿色,一般重8千克至10千克,最大可达15千克至20千克,为水果中果实最大之王。波罗蜜果的果实浅黄色,品种主要分为湿包和干包两大类,干包波罗蜜果皮坚硬,肉瓤肥厚,汁少、味甜,香气特殊而浓;湿包波罗蜜果汁多、柔软甜滑,鲜食味甘美,香气中等;成熟时,皮黄绿或黄褐色,外皮有六角形瘤突起,坚硬有软刺;肉淡黄白色,味甘甜多汁,故名波罗蜜。波罗蜜果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品质以干包波罗蜜果为佳,在雷州半岛地区多为零星种植于庭院中,波罗蜜包大味美,而闻名遐迩。
波罗蜜春季开花,果实成熟于夏秋季节,成熟时香味四溢,分外诱人;果实大若冬瓜、形如牛肚、皮似锯齿,肚里黄灿灿的果肉浓香味美!波罗蜜的浓香可谓一绝,吃完后不仅口齿留芳,手上香味更是洗之不尽,余香久久不退。连嘴馋的小孩子都知道,偷吃了波罗蜜,是瞒不过大人的。为此,波罗蜜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齿留香”。另外,波罗蜜的树一般比较高大,老树的根茎甚至是横跨马路的,长达十几米也是正常的,并且常有突出到地面,简直可以当长凳坐。
分布范围
波罗蜜在我国广东茂名、湛江、深圳、广西北海、海南、云南等地产量较多。尼泊尔、锡金、不丹、马来西亚也有栽培。
栽培技术
热带树种,寿命可达百年以上,阳性,速生,适生于年平均温度超过22℃、无霜冻、年雨量为1400~1700mm以上的地区,幼苗和幼树对低温敏感,通常在近0℃时叶片出现冻害,10℃以下连续阴雨则引起落花落果。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在深厚、肥沃土壤生长良好,忌积水,栽植时需选择排水良好的平缓地。
不拘土质,但以表土深厚的砂质土壤最佳。土质肥沃,则生长极迅速。排水需良好,日照宜充足。大树须根少,不耐移植,若需移植应先作断根处理,修剪枝叶后再移植,尤其秋冬季应避免移植。春夏季为生长盛期,每1~2个月追肥1次,并充分补给水份,大树甚为粗放。性喜高温高湿,生长适温22~23℃。
其它释义
波罗密(Pāramī)又作波罗密多(Pāramitā),属名:桑属,巴利语“Pāramī”由“Pāramā”和后辍“ī”所组成,“Pāramā”意为“至上的”,在这里特指菩萨,因此波罗密意为“菩萨的责任”或“菩萨的财富”。佛教认为,波罗密是所有菩萨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一切圣者的根本资粮。
词义:到彼岸,或者渡彼岸的意思。梵语,波罗是彼岸的意思;蜜多是动词,到的意思,当然佛经里也可以翻译成渡。
座部佛教阐释:在南传佛教体系,波罗密一般归类为十个,即:布施、持戒、出离、智能、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与舍。
大乘佛教阐释:
1、六波罗密
六波罗密,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
(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dā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
(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ī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ksā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
(4)精进波罗蜜,又作毘梨耶(梵vī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
(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dhyā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於一境。
(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prajñā)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檀那、尸罗、羼提、毗梨耶、禅那、般若,汉译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2、十波罗密
施波罗密、戒波罗密、忍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方便波罗密、愿波罗密,力波罗密、智波罗密。
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
(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upā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
(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pranidhā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後,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
(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
(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jñā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此十波罗密是唯识论所立,称为十胜行,即菩萨在十地时所修行的道法。
-
野波罗蜜
形态特征乔木,高10-15米;小枝幼时密被淡褐色粗硬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宽椭圆形或椭圆形,有时羽状分裂,长25-30厘米,宽15-20厘米,全缘或具细锯齿,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或微钝,表面粗糙,背面全部具黄色刚毛,侧脉10-12对,表面平,背面隆起;叶柄长2-3厘米,密被
-
柘树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略具棱,有棘刺,刺长5-20毫米;冬芽赤褐色。叶卵形或菱状卵形,偶为三裂,长5-14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表面深绿色,背面绿白色,无毛或被柔毛,侧脉4-6对;叶柄长1-2厘米,被微柔毛。雌雄异
-
变叶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及沿海岛屿)、广西、湖南、贵州、云南东南部及南部。国外分布:越南、老挝也有分布。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小枝节间短,节上有环状突起的托叶遗痕。叶互生;叶柄长6-10mm;托叶长三角形,长约
-
褐叶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云南、广西、广东。生于海拔400-880米(云南达1600-2300)石灰岩山地。国外分布: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西北至东北)、缅甸、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也有。形态特征藤状灌木,老枝无毛,幼枝密被深褐色粗毛。叶两列,薄革
-
薄果森林榕
形态特征榕果卵圆形,直径8-10毫米,果皮薄,无石细胞,总梗极短,叶椭圆状卵形,基部狭楔形。森林榕(原变种)小乔木,高达15米,树皮深灰色,平滑;小枝绿色黑浅绿色;叶迹和托叶环痕明显。叶薄革质,无毛,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两侧微不相等,长8-18厘米
-
黄金垂榕
生长环境性喜高温高湿,生于热带或亚热带。耐旱,耐湿,抗污染能力强。需要栽植于阳光充足处,否则叶片会渐渐变为绿色。不耐寒,耐修剪。分布范围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南亚、澳洲北部。栽培技术可用扦插法、高压法、嫁接法繁殖。以
-
对叶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部和南部,海拔120-1600米),贵州。国外分布: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也有分布。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被糙毛,叶通常对生,厚纸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
-
大叶榕
形态特征叶厚革质,广卵形至广卵状椭圆形,长10-19厘米,宽8-11厘米,先端钝,急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基生侧脉延长,侧脉5-7对;叶柄长2-5厘米,粗壮;托叶厚革质,长2-3厘米,外面被灰色绢丝状毛。高山榕花序顶部有被苞片所覆盖的口,为榕小蜂
-
桑树
形态特征乔木或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胸径可达50厘米,树皮厚,灰色,具不规则浅纵裂;冬芽红褐色,卵形,芽鳞覆瓦状排列,灰褐色,有细毛;小枝有细毛。叶卵形或广卵形,长5-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渐尖或圆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锯齿粗钝,有时叶为各种分裂,表面
-
贵州榕
产地分布产贵州(榕江,模式标本产地)、广西(大苗山)、云南东南部(西畴)。形态特征藤状灌木,幼枝、叶柄密被短柔毛,叶排为2列,近革质,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微钝,表面叶脉下凹,背面凸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