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杜鹃红山茶

杜鹃红山茶

编辑:晏慧樱发布时间:2021-02-07 10:50:31

杜鹃红山茶(CamelliaazaleaWei),别名:杜鹃茶,四季茶、四季杜鹃红山茶、或“假大头茶”。花似山茶叶像杜鹃,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一度曾濒临灭绝的杜鹃红山茶,在上海植物园盛开,引来植物界广泛关注;杜鹃红山茶原产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分布地区极窄,原只在阳春境内有零星分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拉丁名
Camellia azalea Wei
别名
杜鹃茶,四季茶、四季杜鹃红山茶、或“假大头茶”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侧膜胎座目
山茶科
杜鹃红山茶
亚科
蔷薇亚科
山茶族
山茶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杜鹃红山茶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2.5m,目前最高可达5m,冠幅0.5~1m,最大胸径约5.8cm。阴生或半阴生,1年可以抽梢3~4次,株型紧凑,分枝密,嫩枝无毛,略显红色,老枝光滑,灰褐色。叶倒卵形、长倒卵形及倒心状披针形,先端园钝或者稍微有凹陷,基部楔形;叶上表面光亮碧绿,下表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稍被灰粉;侧脉5~8对,干时两面稍可见,中脉两面突起;叶全缘,有时见叶尖端有2~5对锯齿,边缘具透明骨质状狭边,呈互生或轮生,多聚集于枝梢上部;叶柄长0.6~1.2cm,无毛。抽芽时可见先出叶多枚(7~8枚),第一片真叶至顶叶叶间距逐渐变短,枝顶往下基本一腋一花,每梢生1~8个花芽,花艳红色或粉色,无花梗;花在枝上自下而上渐次开放,整个植株形成连续开花的现象。花瓣5~9枚,柱头2~5裂,雄蕊外轮连成桶装。鳞片7~11枚,子房卵形无毛,果为蒴果,呈卵球形、纺锤形或圆锥形,2~4室,每室2粒种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变成褐黑色或棕色,果实裂开。

生长习性

杜鹃红山茶生森林茂密、人烟稀少的小溪两旁。生长区年平均温度22.1℃,最高温38.4℃,最低温-1.8℃,七月平均温28.2℃,一月平均温14.3℃。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无霜期350天。年平均降雨量3428.9mm,相对湿度85%。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红壤,土壤pH5.5-6。杜鹃红山茶一般分布在林冠下层,为半阳性树种,较为耐阴。

分布情况

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四川,野生数量稀少,茶花市场上也少见,曾经由于野蛮盗挖差点灭绝。上世纪80年代,杜鹃红山茶在广东省阳春县的鹅凰嶂被发现。

保护情况

物种现状

其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植物大熊猫”之称。在中国,杜鹃红山茶自然种群在广东省阳春县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发现过,由于不断被人采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其所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野外物种现只剩近千株,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种。因此,保存种质资源和扩大繁殖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发现,杜鹃红山茶的种子结实率非常低,且大部分种子表现为败育,用种子繁育极为困难,再生陛低。同时,由于该物种植株生长极其缓慢,自然更新能力弱,易受人类活动威胁。稀有的物种因分布上的局限,可能很快消失,只要其分布区域发生对它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就很容易造成渐危或濒危的状态,而且难以补救。

因此,在其适宜生存的区域建立植物园进行人工保护的迁地保护措施,是对杜鹃红山茶野生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杜鹃红山茶的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在实际生产中多采取扦插法。另外,在园林绿化上,作为观赏用花,可以用大花山茶和野生的山茶苗进行靠接,做少量的单株繁殖。

嫩枝嫁接

1、砧木培育

用红露珍扦插苗按20cm×20cm株行距栽植,按照茶花水肥管理技术培育,主要形成粗壮直立的主干。培育5年左右,地径3cm左右即可。

早春2-3月萌芽前,将砧木截干上盆,截干高度根据砧木大小、分枝高度和培育规格来定。上盆后用锡箔纸将截干处盖住,在大棚里养护,主要进行浇水管理,40天左右可以发芽,等芽长到8~10cm左右,还未开始木质化之前嫁接,如果芽比较多,可在萌动前抹去干中下部的芽和干上部较为密集处的芽抹去部分。

2、穗条培育

杜鹃红山茶在重庆地区的最佳嫁接时间在每年5月左右,穗条要求刚好达到半木质化程度。在3月萌芽前,在腐熟有机肥中加人尿素,将植株根10cm外挖沟,施肥于沟中,覆土。待枝条抽梢到15cm以上,可喷施适量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根据砧木萌芽时间控制枝条木质化程度,避免砧木和穗条时间不一致,错过最佳嫁接时间。

3、嫁接步骤

(1)采穗

用刀片或锋利的剪刀取穗条,穗条以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最佳,枝条留2片叶子处剪取穗条,用湿布裹上待用。最好是早上10点前采穗,采穗量以上午能用完为宜。

(2)嫁接

选择砧木上部粗壮的嫩枝2-3个保留,其余的用刀片除去,再用刀片削去保留的嫩枝顶端,保留2-3cm左右,用刀片从中将枝条切开,切开深度为1-1.5cm。将接穗用刀片削去一面至木质部,在接穗另一面再削到木质部,成对称,用刀片切下,保留一芽一叶。将接穗镶嵌到砧木切口处,保证接穗与一面皮部对齐。用绳子将砧木和接穗相接部分绑紧,再用透明熟料袋将砧木套上并用绳子扎紧,一般每株嫁接2-3个芽为宜。

种子繁殖

由于杜鹃红山茶自然条件下授粉结实率低,种子大部分为败育.因此大部分地区用种子繁殖比较困难。但以杜鹃红山茶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时必须采用播种繁殖。首先,根据杜鹃红山茶的生存环境,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性能良好、呈微酸性的土壤作为苗圃地,细致整地,施足基肥,撒人生石灰对苗圃地进行消毒。其次,挑选饱满的种子,剔除受损和虫蛀的种子后采用条播,冬、春季均可播种。播种时要将种脐侧放,以利幼苗生长。最后,播种后要盖上一层细肥土,再覆盖一层薄草,保温保湿,以使种子尽早发芽和出土。幼苗出土1个月后,每月施人粪尿或化肥。幼苗容易发生叶枯病和立枯病,发生叶枯病时可喷洒0.8%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防治:每隔10d左右喷波尔多液1次,以防治立枯病。

扦插繁殖

杜鹃红山茶的扦插成活率,主要取决于插条的生根率,同时还取决于插床的基质、插穗剪取、扦插方法、扦插时间以及扦插后管理等因素。

1、扦插苗床基质

对杜鹃红山茶扦插基质的选择有不同的研究,研究表明,杜鹃红山茶的扦插基质采用黄心土时生根率较高,平均为79.3%。研究发现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泥炭土:黄土为1:1(体积比)的复合基质为杜鹃红山茶扦插的最佳基质,生根率达70.0%;其次是单一泥炭土,生根率达60.0%,复合基质扦插效果优于单一基质。对选择扦插基质,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调配相应基质,促进插条生根。

2、插穗剪取

插穗的剪取应于清晨进行,选择粗壮、已木质化、顶芽饱满、叶片完整的枝条作插穗。插穗最好用0.5~2.0年生的枝条,也有报道称宜选用0.5~1.0年生的枝条。枝条剪取后要用湿毛巾包裹。插穗长约8cm,每个插穗的每片叶可剪去50%,以免枯死;带有花芽的插穗要摘除花芽:下切口削面要平滑,以利于愈合生根。

3、插穗生根

用0.5g/L的植物生长激素组合(80%IBA+20%NAA),可使0.5~1.0年杜鹃红山茶插穗扦插45~50d的成活率达到98,0%.1年时的平均生根数达到30.6条,平均根长达4.2cm,极显著高于对照(未添加植物生长激素)。在扦插之前,将插穗在2g/LIBA中浸泡3~5s,也有建议将插穗清洗干净后在3g/LIAA溶液中浸泡12h,以此促进插穗生根。但是在促进插条生根方面,还要根据插条的生理年龄选择生根剂处理的浓度和时间,生理年龄小的枝条,生根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应低于生理年龄高的枝条。

4、扦插时间

研究认为杜鹃红山茶插条的扦插时间以3~4月或9~10月为宜。也有人认为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扦插,春季和夏季扦插杜鹃红山茶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选择合适的扦插时间,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

5、扦插方法

按60°倾斜插入沙壤中,插穗的叶和芽露出地面,叶面朝上,人土深约2/3。插后洒水,使土壤充分湿润。

管理养护

选地整地

选择温暖湿润环境、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pH值在5.5~6.5为最佳。整地时要深翻,施足底肥,做成120厘米左右宽的高畦。

盆栽方法

用轻壤土,即炉灰渣、矾肥水、三合土。盆底装3厘米厚细炉灰渣,再装适量的盆土,占盆量的1/3,多加水,待水渗后将带土的山茶幼苗栽入盆里。一般一年换一次盆土。

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搭起50cm高的架子,用遮阳网遮荫。每周控制浇水次数,温度在20~28℃.湿度保持在75%~95%,使内部细胞分裂加快,提前萌发新根.多发新根。插条生根后每隔7~10d再喷施0.5g/L叶面肥。发芽后,早晨和傍晚或阴天都应揭开荫棚,逐渐增加光照,并及时施肥和进行病虫害防治。

嫁接后养护

嫁接好的植株一定要调整好湿度,湿度过干过湿都不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并且随时检查塑料袋,不能让塑料袋接触到接穗上,避免塑料袋上的水流到接口处。

40~50天左右,等穗条萌芽后就可以将塑料袋取掉,将砧木上萌发的芽除去,避免影响接穗生长,除萌要及时,只要发现就要除去。等愈伤组织将接穗和砧木包裹起来后就可以将捆绑的绳子取掉。

嫁接后期管理:搭建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2-3天浇水一次,避免积水。9月可以施一次腐熟有机肥,15天后再施一次,10月至11月份,嫁接的植株会第二次抽梢,待抽梢后及时施磷钾肥,使枝条木质化,避免冬季受霜雪冻害。以后春季和秋季隔20天施腐熟有机肥一次。

第二年春季可进行适当的修剪,主要是修剪没有分枝的枝条和生长过快的枝条,保持株型丰满。6月份部分嫁接苗会开花,可以适当除去花朵,促进营养生长。

田间管理

杜鹃红山茶扦插完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追肥,但不宜多施肥。在管理过程中,用肥水交替浇花,时间从春天开始浇,逐渐增加次数,8月开始减少,9月停浇。浇水的原则是间干间湿。修剪时不宜过重,适当剪掉一些病弱枝和过密枝即可。杜鹃红山茶是多花树种,孕蕾时应适当疏蕾。

选择温暖湿润环境和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土壤pH值在5.5~6.5为最佳。整地时要深翻,施足底肥,并做成120厘米左右宽的高畦以防积水烂根。盆栽时,以泥炭土:河沙=1:1混配较好,移植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防止移植易出现枯萎现象。一般年换一次盆土。栽培过程中,每周控制浇水5~7次,每月施肥1次。为使株型漂亮,可适当剪枝,但修剪时不宜过重,剪掉一些病弱枝和过密枝即可。杜鹃红山茶花蕾多,为使开出的花大而艳,孕蕾时应适当疏蕾。

病虫防治

根腐病,可用500倍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地虎、蝼蛄等,可用500倍甲胺磷液防治。在高温多雨季节,易产生叶斑病,要定时喷施甲基托布津防治。

主要价值

杜鹃红山茶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名贵木本花卉品种,以其花大、鲜艳、叶片独特、树冠优美的特征吸引了众多园林科研工作者的眼球。

杜鹃红山茶的株型与叶形特点也决定了杜鹃红山茶在园景树、花篱、盆景及切花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杜鹃红山茶因其外形极像杜鹃,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普通的山茶花既有傲梅风骨,又有牡丹艳丽,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有“世界名花”的美名。而杜鹃红山茶的美艳比普通的山茶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关植物
  • 总状折柄茶

    产地分布云南大围山。形态特征小乔木,嫩枝有灰白色茸毛。叶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革质,长7-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急尖,尖头钝而微凹入,基部楔形,上面干后略发亮,下面沿中脉有柔毛,其余部分无毛,侧脉9-12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能见,

  • 直脉瘤果茶

    形态特征灌木至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1厘米,宽3-4.5厘米,先端略尖或钝,基部阔锲形或钝,上面干后浅绿色,稍发亮,下面灰绿色,无毛,有黑腺点,侧脉7-9对,几与中脉垂直,近边缘弯向上,在上下两面均明显,网脉不明显,边缘疏生小锯齿,齿刻相距3-4毫米,

  • 窄叶柃

    产地分布产于湖北西部(建始)、广东西部(怀集)、广西(全州、平乐、大瑶山、大明山、十万大山、马山、龙州、大苗山、龙胜、罗城、象州、贺县)、四川南部(屏山)、贵州西部和南部(习水、赤水、荔波、惠水、凯里、独山、德江)等地。形态特征暂无

  • 中华木荷

    形态特征叶柄长1-1.5厘米。花生于枝顶叶腋,直径5厘米,花柄长2-5厘米,扁平,有棱,无毛,厚2-3毫米;苞片2,卵圆形,长8-14毫米,无毛,紧贴在萼片下;萼片圆形,长5-6毫米,背面无毛,内面有绢毛;花瓣长2.5厘米,外面无毛;雄蕊长1.2厘米;子房有毛。蒴果直径2厘米

  • 偏心叶柃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幼枝圆柱形,密被黄褐色开展长柔毛,一年生枝无毛或近无毛;顶芽密被柔毛。叶革质或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不对称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具细密锯齿,叶面绿色,有光泽,无毛,背面淡绿色,干后黄棕色,疏

  • 长尾叶山茶

    产地分布湖北分布:宣恩,鹤峰,利川国内分布: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浙江,台湾国外分布:越南,印度,缅甸,不丹,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习惯山坡林中、林缘、灌丛中繁殖培育

  • 心叶石笔木

    产地分布桂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川杨桐

    产地分布产于广西北部(大苗山、罗城)、贵州南部(遵义、习水、榕江、黎平、赤水、黔西、雷山)、四川南部(南川、金佛山、缙云山、巴县、川西)等地区;生于海拔800-1250米的山坡路旁灌丛中或山地疏林或密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南川。形态特征暂无

  • 中越山茶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薄革质或近膜质,椭圆形,长10厘米,宽3-4.2厘米,先端短尖,尖头钝,基部钝,有时近圆形,上面干后绿色,稍发亮,下面无毛,侧脉约6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略突起,边缘有钝锯齿,叶柄长7-10毫米,完全无毛。花单生于枝顶,白色,

  • 大头茶

    产地分布产于广东、海南、广西、台湾。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