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客厅植物 > 滇南石豆兰

滇南石豆兰

编辑:姚钥煊发布时间:2021-01-18 08:41:00

滇南石豆兰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学名
BulbophyllumpsittacoglossumRchb.F.
别名
兰科
石豆兰属

与滇南石豆兰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云南南部至东南部(勐腊、石屏、文山、景东、河口)。生于海拔达1500米的山地疏林中树干上或向阳山坡的岩石上。分布于越南、泰国、缅甸。模式标本产于缅甸。

形态特征

假鳞茎卵形,卧伏在根状茎上,彼此无明显的间隙,仅上部稍抬起,长15—30毫米,粗10—15毫米,被膜质鞘,顶生1枚叶。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15厘米,宽1.7—3.7厘米,先端钝并且稍凹人,基部具长5—10毫米的柄。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具1—2朵花;花序柄长7—25毫米,基部被鞘;花苞片宽卵形,长7—10毫米,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纤细,圆柱形,长2—3厘米;花黄色带紫色斑点;中萼片椭圆形,长12毫米,中部宽6毫米,先端锐尖,具7条脉;侧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7毫米,基部上方宽8毫米,先端锐尖,具7条脉;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9毫米,中部宽5毫米,先端钝,具4条脉;唇瓣舌形,肉质,基部两侧边缘稍具齿,中部以上稍向外下弯,基部与蕊柱足连接而形成活动关节,先端钝,上面密被疣状突起,中央具2条波状褶片;蕊柱粗短,长约3毫米;蕊柱足长7毫米,其分离部分长3毫米;蕊柱翅在蕊柱基部上方向前扩展为前端近锐尖的三角形;蕊柱齿牙齿状;药帽长圆锥形,前端收窄为狭长的尖头。花期6月。

生长习惯

暂无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相关植物
  • 红松盆距兰

    形态特征红松盆距兰茎匍匐状,通常长2-10厘米。叶绿色带紫红色斑点,二列互生,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2.6厘米,宽5-7毫米。先端急尖并且稍3小裂。伞形花序具3-4(-7)朵花;花序柄短,长8-10毫米;花梗和子房长5-6毫米;花小,不甚开展,萼片和花瓣黄

  • 豆瓣兰

    属种豆瓣兰是春兰的一个亚种,不开花的话,豆瓣兰长得跟春兰差不多,很难分辨。开花以后,就不用说了,豆瓣兰花瓣厚,深绿,花型不错,就是不香。香豆瓣很少见,是豆瓣兰和春兰或者莲瓣杂交的。要分辨没开花的豆瓣兰,可以这么看。春兰叶子更纤细,短,软,而豆瓣兰叶

  • 番仔林投

    产地分布原产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大洋洲,中国形态特征株高3-5m,成株丛生状,茎细直,长高后易弯斜。叶线形,全缘,无柄,细长下垂状,浓绿富光泽。生长习惯耐阴,耐强光。成株开花呈绿白色,顶生,浆果橙黄色。

  • 百合竹

    形态特征多年生长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线形或披针形,全缘,浓绿有光泽,松散成簇;花序单生或分枝,常反折,花白色,为雌雄异株。花序单生或分枝,小花白色。其斑叶品种金边百合竹也见于栽培,叶缘有金黄色纵条纹;金心百合竹,叶缘绿色,中央呈金黄色。生长环境习

  • 镇康贝母兰

    形态特征茎根状茎稍坚硬,粗3-5毫米,被鳞片状鞘。假鳞茎彼此相距3-5.5厘米,圆柱形,向顶端渐狭,长5-7厘米,宽5-8毫米,顶端生2枚叶,基部具数枚鞘;鞘长圆状披针形至近卵形,长2-4.5厘米,背面稍有小疣状突起。叶叶狭卵状披针形

  • 竹茎兰

    形态特征竹茎兰植株直立;根上常有小块状物。茎纤细,长20-50厘米,粗3-4毫米,常有分枝,下部为鞘所包。叶数枚,互生;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6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纸质。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具5-10朵密生的花;总花梗长4-8厘米,疏被短

  • 布袋兰

    形态特征布袋兰的假鳞茎近椭圆形、狭长圆形或近圆筒状,长1-2厘米,宽5-9毫米,有节,常有细长的根状茎。叶1枚,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4-4.5厘米,宽1.8-2.8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近截形;叶柄长2-3厘米。花葶长10-12厘米,明显长于叶,中下部有2-

  • 鹳冠卷瓣兰

    形态特征鹳冠卷瓣兰假鳞茎聚生或在根状茎上彼此相距约1厘米,卵球形至长圆柱形,长1-1.3厘米,粗5-10毫米,表面稍皱曲,顶生1枚叶。叶厚革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3-4厘米,宽1.2-2毫米,先端钝并且稍凹入。花葶绿色,直立,长14-16厘米,伞形花序具1

  • 白及

    生理特性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产地

  • 无距虾脊兰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浙江(于渭、西天目山)、江西(武宁)、福建(崇安、沙县)、贵州(贵阳、梵净山)。生于海拔450—1450米的山坡林下、路边和阴湿岩石上。模式标本采自浙江(西天目山)。形态特征假鳞茎近圆锥形,粗约1厘米,具3--4枚鞘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