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阿里山石豆兰

阿里山石豆兰

编辑:程伶玥发布时间:2021-02-22 10:36:00

阿里山石豆兰,本变种区别于原变种在于花浅黄绿色无密布的紫褐色斑点,侧萼片的下侧边缘在中部以上骤然向先端缢缩,花瓣先端锐尖;唇瓣两侧边缘在中部以下具钝的锯齿,产台湾,生于海拔约1000米的常绿林中树干上。

拉丁名
var.Transarisanense
别名
黄榄,青果,山榄,白榄,红榄,青子,谏果,忠果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百合目
兰科
阿里山胡麻花
亚科
兰亚科
树兰族
石豆兰属
类型
热带植物类

与阿里山石豆兰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本变种区别于原变种(长足石豆兰)在于花浅黄色无密布的紫褐斑点,侧萼片的下侧边缘在中部以上骤然向先端缢缩,花瓣先端锐尖;唇瓣两侧边缘在中部以下具钝的锯齿。花期5月。

产地分布

产台湾(南投、台东、嘉义、桃园)。生于海拔约1000米的常绿林中树干上。

相关植物
  • 勐远玉凤花

    简介2012年,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刘强和李剑武在西双版纳州关累镇勐远考察石灰山季雨林时,发现了兰科玉凤花属植物的新纪录种,并根据发现地将其中文名译为勐远玉凤花。形态勐远玉凤花的最主要特征是唇瓣侧裂片的外侧几乎至基部具多数深的线状

  • 苞舌兰

    形态特征苞舌兰假鳞茎扁球形,通常粗1-2.5厘米,被革质鳞片状鞘,顶生1-3枚叶。叶带状或狭披针形,长达43厘米,宽1-1.7(-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窄为细柄,两面无毛。花葶纤细或粗壮,长达50厘米,密布柔毛,下部被数枚紧抱于花序柄的筒状鞘;总状花序长

  • 江口盆距兰

    形态特征茎茎匍匐,长3—4厘米,粗约2毫米。叶叶多数,深绿色带紫红色斑点,彼此靠近,二列互生,向外平伸,椭圆状长圆形,长8—10毫米,宽5—6毫米,先端急尖。花伞形花序出自茎的近顶端,具5—6朵花;花序柄近

  • 竹叶兰

    形态特征竹叶兰植株高40-8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地下根状茎常在连接茎基部处呈卵球形膨大,貌似假鳞茎,直径1-2厘米,具较多的纤维根。茎直立,常数个丛生或成片生长,圆柱形,细竹秆状,通常为叶鞘所包,具多枚叶。叶线状披针形,薄革质或坚纸质,通常长8-20厘米,宽3-15(-

  • 豆瓣兰

    属种豆瓣兰是春兰的一个亚种,不开花的话,豆瓣兰长得跟春兰差不多,很难分辨。开花以后,就不用说了,豆瓣兰花瓣厚,深绿,花型不错,就是不香。香豆瓣很少见,是豆瓣兰和春兰或者莲瓣杂交的。要分辨没开花的豆瓣兰,可以这么看。春兰叶子更纤细,短,软,而豆瓣兰叶

  • 巴东木莲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米,胸径1.4米;树皮淡灰褐色带红色;小枝带灰褐色。叶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14-18(2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侧脉每边13-15条,叶面中脉凹下;叶柄长2.5-3厘米;叶柄上的托叶

  • 也门铁

    形态特征也门铁,拉丁文名字是Draceanaarborea,属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本植物的栽培介质用肥沃壤土或腐质土,排水需良好。光照以50—60%遮光为佳,忌强光直射。室内栽培应置于光线较充足的地方,光线不足会使叶片褪色,叶细长与叶缘有波浪状。施肥可用有机肥,如腐熟的花

  • 屏边叉柱兰

    形态特征植株高5-10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呈莲藕状。茎直立,圆柱形,肉质,无毛,具4-8枚叶。叶片卵形,绿色,长1-2.5厘米,宽8-17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具柄;叶柄长1-1.5厘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顶生,极、短;总状花序具2-3朵花,花序梗几

  • 禾叶兰

    产地分布分布于热带亚洲与大洋洲,仅1种向西到达非洲东南部的塞舌尔群岛。我国有2种产海南东北部至西南部(定安、乐东)和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景洪、潞西、孟连、景东、屏边、河口)。生于密林中树上,海拔900-2400米。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也有分布。

  • 棒距无柱兰

    形态特征茎植株高6.5—17厘米。块茎卵球或椭圆状卵形,长约1厘米,直径5––6毫米,肉质。茎直立或稍弯曲,圆柱形,光滑,基部具2枚筒状鞘。叶叶基生,常3枚,密集,平展,下面的1枚大,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采集时,极易脱落,上面的2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