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楂
云南山楂(学名:Crataegusscabrifolia(Franch.)Rehd.)是蔷薇科,山楂属小乔木。高可达6米;枝刺细,小枝粗壮,圆柱形,当年生枝条紫红色,有光泽,二年生枝条暗紫色,冬芽卵形,叶片宽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裂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上下两面无毛;叶柄无毛;
- 拉丁名
- Crataegus scabrifolia (Franch.) Rehd.
- 别名
- 猴楂子(湖北土名),酸枣、大山枣(江西土名)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蔷薇科
- 种
- 云南山楂
- 亚科
- 苹果亚科
- 族
- 山楂属
- 属
- 山楂属
- 类型
-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云南山楂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黑灰色,枝条开展,通常无刺;小枝微屈曲,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二年生枝暗灰色或灰褐色,散生长圆形皮孔;冬芽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无毛,紫褐色,有数枚外露鳞片。叶片卵状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稀菱状卵形,长4-8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稀疏不整齐圆钝重锯齿,通常不分裂或在不孕枝上少数叶片顶端有不规则的3-5浅裂。幼时上面微被伏贴短柔毛,老时减少,下面中脉及侧脉有长柔毛或近于无毛;叶柄长1.5-4厘米,无毛;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8毫米,边缘有腺齿,早落。伞房花序或复伞房花序,直径约4-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花梗长5-10毫米,花直径约1.5厘米;萼简钟状,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卵形或三角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长约8毫米,宽约6毫米,白色;雄蕊20,比花瓣短;花柱3-5,子房顶端被灰白色绒毛,柱头头状,约与雄蕊等长。果实扁球形。直径1.5-2厘米。黄色或带红晕,有稀疏褐色斑点;萼片宿存;小核5,内面两侧平滑,无凹痕。花期4-6月,果期8-10月。
本种的特点为枝上常无刺,叶片多卵状披针形,有圆钝锯齿,不分裂;果实扁球形,熟时黄色带红晕。
分布范围
产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生于松林边灌木丛中或溪岸杂木林中,海拔1500-3000米。
主要价值
云南中部村边习见栽培作果树,有土黄果、大白果、小白果等品种,味酸甜,鲜吃及加工,并可入药。木材结构细密,质略重,可作细木工用。
栽培技术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山楂品种繁多,鲜食和加工果均在市场上销售看好。山楂在山地、平原、丘陵、沙荒地、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栽培。针对近年来山楂生产存在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现总结出山楂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管理
土壤:土壤深翻熟化是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进行深翻熟化,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树体生长。
施肥:施基肥,未果后及时施基肥,以补充树体营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开沟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加施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追肥,一般1年追3次肥,在3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每株追施尿素0.50——1千克,以补充树体生长所需的营养,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础。谢花后每株施尿素0.50千克,以提高坐果率。7月末花芽分化前每株施尿素0.5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草木灰5千克,以促进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浇水:一般1年浇4次水,春季有灌水条件的在追肥后浇1次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花后结合追肥浇水,以提高坐果率。在麦收后浇1次水,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浇封冻水,冬季及时浇封冻水,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修剪
冬季修剪
防止内瞠光秃,由于山楂树外围易分枝,常使外围都闭,内膛小枝生长弱,枯死枝逐年增多,各级大枝的中下部逐渐裸秃。防止内膛光秃的措施应采用疏、缩、截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疏去轮生骨干枝和外围密生大枝及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缩剪衰弱的主侧枝,选留适当部位的芽进行小更新,培养健壮枝组。对弱枝重截复壮和在光秃部位芽上刻伤增枝的方法进行改造。
少短截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凡生长充实的新梢,其顶芽及其以下的1——4芽,均可分化为花芽,所以在山楂修剪中应少用短截的方法,以保护花芽。
复势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多年连续结果,导致枝条下垂,生长势逐渐减弱,骨干枝出现焦梢,产量下降。要及时进行枝条更新,以恢复树势。对于多年连续结果的枝或其他冗长枝、下垂枝、焦梢枝、多年生徒长枝,回缩到后部强壮的分杈处,并利用背上枝带头,以增强生长势,促进产量的提高。
夏季修剪
疏枝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一般枝条顶端的2——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枝,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枝条,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对花序下部侧芽萌发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级大枝的中下部裸秃,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拉枝夏季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后,将枝拉平,缓势促进成花,增加产量。
摘心5月上中旬、当树冠内心膛枝长到30——40厘米时,留20——30厘米摘心,促进花芽形成,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
环剥一般在辅养枝上进行,环剥宽度为被剥枝条粗度的1/10。
-
旋果蚊子草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高80-120厘米。茎茎有稜,光滑无毛。叶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5对,叶柄无毛;顶生小叶3-5裂,裂片披针形到长圆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有重锯齿或不明显裂片,上面无毛,
-
棕脉花楸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2-7米;一年生枝被黄色绒毛,以后脱落,褐紫色,老枝褐色或褐灰色,具皮孔;冬芽卵形,外面无毛。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0(15)厘米,宽3-5(8)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被黄白色绒毛,中脉和侧脉
-
龙沙宝石
形态特征花朵直径7cm至10cm,花瓣数量55-70,花朵香型温和,花朵颜色白粉色,植株大小100-365cm。龙沙宝石(RoseEden)被玫瑰协会世界联合会的最高奖项评选为:World’sBestRose(世界最喜欢的玫瑰)。2006年。花柱,花门,爬藤篱笆
-
台湾绣线菊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枝条直立,小枝圆柱形,棕黄色或棕褐色,幼嫩时密被黄色绒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具数枚鳞片。叶片长圆形或长圆卵形,长4-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下面稍带苍白色,微具短柔毛;叶柄长2-3毫米。复伞房花序着生在当年生直立新枝上,直
-
光叶石楠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3-5米,可达7米;老枝灰黑色,无毛,皮孔棕黑色,近圆形,散生。叶片革质,幼时及老时皆呈红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5-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生浅钝细锯齿,两面无毛,侧脉10-18对;叶柄长1-1.5厘米,无毛。
-
西南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枝具黄灰色长柔毛和下弯小皮刺。单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6-11厘米,宽3.5-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稀近截形,上面疏生长柔毛,沿叶脉毛较密,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黄灰色绒毛,沿叶脉有长柔毛,侧脉5-6对,边缘有具短尖头的不整齐锯齿,
-
饶平石楠
形态特征乔木,高4-5米;幼枝密生长柔毛,老时无毛,紫黑色,皮孔微小。叶片革质,长圆形、倒卵形或长圆椭圆形,长4-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有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有黑色腺点,中脉初疏生柔毛,以后无毛,中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显著隆
-
华西绣线菊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1.5米;小枝常直立,有时呈之字形弯曲,嫩枝稍带稜角,多无毛,浅褐黄色;冬芽长圆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有数枚外露鳞片。叶片卵形或椭圆卵形,长1.5-5.5厘米,宽1.4-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自基部或中部以上有不整齐单锯齿,有时不孕枝上叶片具
-
委陵悬钩子
形态特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3-8厘米;茎细,平卧、幼时具柔毛,节上生根;花枝直立,有柔毛。复叶具小叶5枚,稀3枚;小叶片近圆形,直径3-9毫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无毛或微具毛,边缘深裂,有时几乎深裂达中脉,有明显3裂片,裂片再锐裂并有深而尖的锯齿;叶柄长1-3
-
臀果木
形态特征株: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深灰色至灰褐色;枝:小枝暗褐色,具皮孔,幼时被褐色柔毛,老时无毛。叶:叶片革质,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5厘米,先端短渐尖而钝,基部宽楔形,两边略不相等,全缘,上面光亮无毛,下面被平铺褐色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