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山楂
华中山楂(学名:CrataeguswilsoniiSarg.)是蔷薇科,山楂属小乔木。高可达6米;枝刺细,小枝粗壮,圆柱形,当年生枝条紫红色,有光泽,二年生枝条暗紫色,冬芽卵形,叶片宽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裂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上下两面无毛;叶柄无毛;
- 拉丁名
- Crataegus wilsonii Sarg. 别
- 别名
- 猴爪子、木猴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蔷薇科
- 种
- 华中山楂
- 亚科
- 苹果亚科
- 族
- 山羊豆族
- 属
- 山楂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华中山楂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7米;刺粗壮,光滑,直立或微弯曲,长1-2.5厘米;小枝圆柱形,稍有稜角,当年生枝被白色柔毛,深黄褐色,老枝灰褐色或暗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浅色长圆形皮孔;冬芽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无毛,紫褐色。
叶片卵形或倒卵形,稀三角卵形,长4-6.5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圆形、楔形或心脏形,边缘有尖锐锯齿,幼时齿尖有腺,通常在中部以上有3-5对浅裂片,裂片近圆形或卵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幼嫩时上面散生柔毛,下面中脉或沿侧脉微具柔毛;叶柄长2-2.5厘米,有窄叶翼,幼时被白色柔毛,以后脱落;托叶披针形、镰刀形或卵形,边缘有腺齿,脱落很早。
伞房花序具多花,直径3-4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白色绒毛;花梗长4-7毫米;苞片草质至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脱落较迟;花直径1-1.5厘米;萼筒钟状,外面通常被白色柔毛或无毛;萼片卵形或三角卵形,长3-4毫米,稍短于萼筒,先端急尖,边缘具齿,外面被柔毛;花瓣近圆形,长6-7毫米,宽5-6毫米,白色;雄蕊20,花药玫瑰紫色;花柱2-3,稀1,基部有白色绒毛,比雄蕊稍短。
果实椭圆形,直径6-7毫米,红色,肉质,外面光滑无毛;萼片宿存,反折;小核1-3,两侧有深凹痕。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丘陵和山地缓坡地段,以东南坡向最宜,次为北坡、东北坡。要注意蓄水、排灌与防旱。
分布范围
产河南、湖北、陕西、甘肃、浙江、云南、四川。生于山坡阴处密林中,海拔1000-25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房县。
繁殖方法
用山楂种子培育的苗木,称为实生砧木苗。实生砧木苗一般均需嫁接才能成为供栽培的山楂。山楂种子壳厚而坚硬,种子不易吸水膨胀或开裂。另外,种仁休眠期长,出苗困难。因此,山楂在播种前,种子一定要预先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其发芽率。
栽培技术
时期方法
春、秋及夏季栽植均可。秋栽在秋季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秋末、冬初栽植时期较长,此时苗木贮存营养多,伤根容易愈和,立春解冻后,就能吸收水分和营养供苗木生长之需,栽植成活率高。
先将栽植坑内挖出的部分表土与肥料拌均匀,将另一部分表土填入坑内,边填边踩实。填至近一半时,再把拌有肥料的表土填入。然后,将山楂苗放在中央,使其根系舒展,继续填入残留的表士,同时将苗木轻轻上提,使根系与土密切接触,并用脚踩实,表土用尽后,再填生土。苗木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分比地面稍高为度。避免栽后灌水,苗木下沉造成栽植过深现象。栽好后,在苗木周围培土埂,浇水,水渗后封土保墒。在春季多风地区,避免苗木被风吹摇晃使根系透风,在根颈部可培土30厘米高的土畦。
田间管理
深翻熟化,改良土壤
翻耕园地或深刨树盘内的土壤,是保蓄水分、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能,改善土壤肥力状况,促使根系生长的有效措施。
施肥方法
条施,即在行间横开沟施肥;全园撒施,即当山楂根系已密布全国时,可将肥料撒在地表,然后翻入土中20厘米深;穴施,即施液体肥料(人粪尿)时,在树冠下按不同方位,均匀挖6~12个,30~40厘米深的穴倒入肥料,然后理土。
修剪枝
山楂果树的修剪同一般果树修剪方法。
采收加工
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相继成熟,采收。采收方法为剪摘法、摇晃、敲打三种。剪搞,就是用剪子剪断果柄或用手摘下果实,这种方法能保证果品质量,有利贮藏,但费时费工。往往采用地下铺塑料薄膜,用手摇晃树或用竹竿敲打,将果实击落的采收方法。采收后将山楂切片,放在干净的席箔上,在强日下暴晒。初起要摊薄些,晒至半干后,可稍摊厚些。另外,暴晒时要经常翻动,要日晒夜收。晒到用手紧握,松开立即散开为度。制成品可用干净麻袋包装,置于干燥凉爽处保存。
病虫防治
白绢病
此病菌寄生于山楂树体的根颈部分,受害部分产生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其上着生一层白色菌丝,很快缠绕根颈,当环周皮层腐烂后,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注意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土壤充分熟化,防止日灼与冻害。
白粉病
对幼树危害较重,轻者苗木衰弱,枝条纤细,当年无法嫁接;重者苗木枯死。被害后,新梢和叶片开始出现粉红色病斑,上面覆盖一层白粉,叶片狭长卷缩,严重时扭曲纵卷,最后苗木枯死。
防治方法:苗长出4~5片真叶后,立即喷布0.5波美度石流合剂,以后每隔半月喷一次,7月以后可根据情况停喷。对成年树,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在花薹期及6月各喷一次50%可湿性多菌灵100倍液,或用50%可湿性托市津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及石硫合剂。
桃小食心虫
在山楂树上一年发生两代,主要危害果实。
防治方法:在越冬幼虫出土前,于树下用75%辛硫磷乳剂每公顷3.75~7.5千克拌成毒土撒入土中,诱杀。
山楂粉蝶
一年发生一代,以二至三龄幼虫在卷叶中的虫巢中越冬。当山楂芽开绽时,幼虫转移至芽上危害,在芽上拉丝,啃食嫩叶,以后在枝上拉丝张网。
防治方法:将越冬、越夏群居的幼虫巢剪下,集中烧毁;幼虫危害时,向虫网喷洒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5杀螺松乳剂1000倍或50%辛硫磷剂1000倍液进行防除。
-
突厥蔷薇
形态特征突厥蔷薇是灌木,高约2米;小枝通常有粗壮钩状皮刺,有时混有刺毛;小叶通常5,稀7;小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长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单锯齿,无腺,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有散生皮刺和腺毛;托叶有时为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花6-
-
黔桂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枝灰色,具长柔毛,近顶端有腺毛,疏生微弯小皮刺。单叶,卵形至长卵形,长6-8厘米,顶端圆钝至急尖,基部心形,上面沿叶脉有长柔毛和腺毛,下面密被灰色绒毛,沿叶脉具长柔毛和长腺毛(长达2-3毫米),侧脉4-5对,基部有5出掌状脉,边缘波状浅裂,有不
-
银光委陵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被棕紫色鳞片。花茎直立或基部稍弯曲,高15-20厘米,密被银白色绒毛及长柔毛。基生叶掌状3出复叶,连叶柄长5-10厘米,叶柄被银白色绒毛及长柔毛;小叶无柄或顶生小叶具极短柄,小叶片倒卵形,椭圆形或广卵形
-
高山栒子
形态特征落叶或半常绿矮小灌木,平卧;小枝粗壮,通常灰黑色,幼时密具柔毛,老时无毛。叶片厚,硬革质,近圆形或宽卵形,长和宽各为4—8(12)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幼时上下两面及边缘均具柔毛,老时脱落近无毛,有厚边缘,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突起,侧脉
-
褐梨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5-8米;小枝幼时具白色绒毛,二年生枝条紫褐色,无毛;冬芽长卵形,先端圆钝,鳞片边缘具绒毛。叶片椭圆卵形至长卵形,长6-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具长渐尖头,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齿尖向外,幼时有稀疏绒毛,不久全部脱落;叶柄长2-6厘米,微被柔毛
-
梅花
植物学史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缥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梅子是代酪
-
桑叶悬钩子
形态特征灌木;枝红褐色,无毛,有稀疏皮刺。小叶常5枚,长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生小叶长5-9厘米,宽2-3厘米,侧生小叶长4-7厘米,宽2-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至近截形,两面无毛,下面沿中脉疏生小皮刺,边缘具不整齐单锯齿;叶柄长3-4厘米,顶生小叶柄长0.5-1厘米,
-
西南栒子
形态特征半常绿灌木,高1-3米;枝开张,呈弓形弯曲,暗灰褐色或灰黑色,嫩枝密被糙伏毛,老时逐渐脱落。叶片厚,椭圆形至卵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具伏生柔毛,老时脱落,下面密被带黄色或白色绒毛;叶柄长2-3毫米,具
-
大红泡
形态特征灌木,高0.5-2米;小枝灰褐色,常有棱角,无毛,疏生钩状皮刺。小叶3-5(7)枚,卵形、椭圆形、稀卵状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圆形,幼时两面疏生柔毛,老时仅下面沿叶脉有柔毛,沿中脉有小皮刺,边缘具缺刻状尖锐重锯齿;叶柄长1.5
-
尼泊尔花楸
形态特征植株灌木,高2-4米;小枝暗灰色,圆柱形,具大形皮孔,嫩枝暗褐色,密被锈色柔毛,逐渐脱落至于无毛;冬芽卵形,先端圆钝,外具数枚褐色鳞片,无毛或先端微具锈色柔毛。叶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共长7-12厘米,叶柄长1.5-2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