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红豆
海红豆(Adenantherapavonlna)属于落叶小乔木,高5-10m。嫩枝微被柔毛。种子近圆形至椭圆形,长5-8mm,宽4.5-7mm,鲜红色,有光泽。海红豆种子鲜红色而光亮,甚为美丽,可作装饰品。
- 拉丁名
- Adenantherapavonlna
- 别名
- 孔雀豆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豆科
- 种
- 海红豆
- 亚科
- 含羞草亚科
- 族
- 含羞草族
- 属
- 海红豆属
- 类型
-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海红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海红豆有二回羽状复叶,具短柄;叶柄和叶轴被微柔毛,无腺体;羽片3-5对,小叶4-7对,互生,长圆形或卵形,长2.5-3.5cm,宽约1.5-2.5cm,先端圆钝,两面均被微柔毛。
总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或在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被短柔毛;花小,白色或淡黄色,有香味,具短梗;花萼长不足1mm,与花梗同被金黄色柔毛;花瓣5,披针形,长2.5-3mm,无毛,基部稍合生;雄蕊10枚,与花冠等长或稍长;子房被柔毛,几无柄,花柱丝状,柱头小。
荚果狭长圆形,盘旋,长10-20cm,宽1.2-1.4cm,开裂后果瓣旋卷;种子近圆形至椭圆形,长5-8mm,宽4.5-7mm,鲜红色,有光泽。花期4-7月。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
原产于热带地区,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生于山沟、溪边、林中或栽培于庭园。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荫,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栽培技术
播种
选种: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
催芽:用温热水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常见容易发芽的种子除外。
播种:对于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5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扦插
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锋利)。进行硬枝扦插时,选取的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移栽: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1/3深的土壤,把根系覆盖住、扶正苗木、踩紧;回填土壤到穴口,用脚把土壤踩实,浇透水;浇水后如果土壤有下沉现象,再添加土壤;最后用小竹杆把苗木绑扎牢固,不使其随风摇摆,以利新根生长。
管理
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温度: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在有霜冻出现的地区不能安全越冬。
光照:对光线要求不严,喜欢阳光充足,也耐半荫。
肥水: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冬季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
化学成份
海红豆种子含豆甾醇(stigmasterol),豆甾醇葡萄糖甙(stigmasterolglucoside),卫矛醇(dulcitol),多糖(polysaccharide)及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和8种胰蛋白酶同效抑制剂(trypsinisoinhibitor)DE1-DE8,种仁中含卫矛醇,豆甾醇葡萄糖甙,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β-谷甾醇及丰富的蛋白质(protein),脂肪酸有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花生酸(arachidicacid),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acid),二十八碳烯酸(octacosenoic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二十碳烯酸(eicosenoicacid),种子油中还含肉豆蔻酸(myristicacid),而种子油中总结合脂肪酸的50%以上为亚油酸(linoleicacid),还含少量亚麻酸(linolenicacid)。
海红豆木质部分中含有洋槐黄素(robinetin),查耳酮(chalcone),紫铆花素(butein),福建茶素(ampeloptin),二氢洋槐黄素(dihydrorobinetin),2,4-二羟基苯甲酸(2,4-dihydroxybenzoicacid),树皮中含有葡萄糖(glucose),刺囊酸(echinocystic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及它们的葡萄糖皂甙和豆甾醇葡萄糖甙,根中则含有齐墩果酸和刺囊酸,叶子中含有二十八醇(octacosanol),卫矛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glucoside)和豆甾醇。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海红豆根有催吐、泻下作用;叶则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止泻。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
经济价值
心材暗褐色,质坚而耐腐,可为支柱、船舶、建筑用材和箱板。种子鲜红色而光亮,甚为美丽,可作装饰品,在生活中,其所制作的手镯等首饰品比较常见。非洲人用作调味品,观果的园景树。
-
镰荚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35厘米,具粘性和特异气味。根径6毫米,直根深,暗红色。茎缩短,木质而多分枝,丛生。羽状复叶长5-12(-20)厘米;托叶膜质,长卵形,于2/3处与叶柄贴生,彼此合生,上部分离,分离部分披针形,先端尖,密被长柔毛和腺点;叶柄与叶轴上面有细沟,密被白色
-
情人草
植物介绍跳舞草属多年生豆科舞草属木本植物,又称情人草、无风自动草、多情草、风流草、求偶草、舞草等。它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发现的,是一种世界上濒临绝迹的珍稀植物。它们的植物体内某些部位(例如叶柄细胞)的细胞内压强不一致,当你在跳舞草旁边唱美丽动听的歌曲或播放音乐时,随着
-
红花槐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3米。幼枝绿色,密被紫红色硬腺毛及白色曲柔毛,二年毛刺槐生枝深灰褐色,密被褐色刚毛,毛长2-5毫米,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叶轴被刚毛及白色短曲柔毛,上面有沟槽;小叶5-7(-8)对,椭圆
-
秦岭黄耆
形态特征小灌木。主根深长,多分枝。茎高40-100厘米,具条棱,疏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长7-13厘米,有5-7片小叶;叶柄长1.5-2.5厘米;托叶离生,膜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1.5厘米,宽2-5毫米,近无毛;小叶卵圆形或长
-
白沙黄檀
形态特征藤本;茎无毛。幼枝略被短柔毛,有椭圆形或近圆形皮孔。羽状复叶长10-14厘米;叶柄被褐色短柔毛;小叶10-15对,膜质,长圆形,长8-15毫米,宽3-6毫米,先端钝至圆,有锐尖头,基部圆或楔形,有时稍偏斜,两面被褐色丝质柔毛;小叶柄长约1毫米,被毛。圆锥
-
鸽仔豆
形态特征缠绕草质藤本。茎和枝纤弱,具细线纹,薄被短柔毛。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小,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通常早落;叶柄长1.5-4厘米,略被短柔毛;小叶薄纸质,顶生小叶宽三角形或宽卵形,长与宽通常为2.5-4.5厘米,有时宽大于长,先端急渐尖,尖头钝,基部近截平
-
甘青黄耆
形态特征茎平卧或上升,多数,长20-40厘米,密被白色开展的短柔毛,多分枝。羽状复叶具11-21片小叶,长2-4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达4毫米,上面无毛;叶柄长4-6毫米;小叶近对生,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11毫米,宽2-4毫米,先端圆或截形,有
-
绿玉藤
形态特征绿玉藤是一种多年生常绿大型藤本植物,茎木质,直径可达30厘米,长可达21.3米。三出复叶,革质光亮,小叶长椭圆形,长7.6-12.7厘米,中间小叶最长。无法忍受霜冻或干旱。幼叶有时暗,几乎是黑色,随着生长会变成浅绿色,暗脉看起来像萎黄,随着叶子的成熟,它会变成深绿色。
-
早花苜蓿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10-20(-50)厘米。根纤细。茎平卧或上升,四棱形,自基部分枝,被稀散柔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半卵形,缺刻或条状撕裂;叶柄细,比叶梢短;小叶倒心形或倒卵形,近等大,长(2)4-8(-12)毫米,宽(2)5-9(-13)毫米,纸质先端截平或凹缺,
-
长叶胡枝子
形态特征灌木植物,高约50厘米。茎直立,多棱,沿棱被短伏毛;分枝斜升。托叶钻形,长2.5毫米;叶柄短,被短伏毛,长3-5毫米;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长圆状线形,长2-4厘米,宽2-4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具小刺尖,基部狭楔形,边缘稍内卷,上面近无毛,下面被伏毛。总状花序腋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