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孔雀草怎么种植?
2019-09-26 11:40:07
孔雀草问题及孔雀草最新资讯,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09-26 11:40:01发布解答。
孔雀草怎么种植?
孔雀草是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花卉。植株较矮,株高20-40厘米,株型紧凑,多分枝呈丛生状,茎带紫色。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孔雀草适应性强,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比较耐旱,对土壤和肥料要求不严格。孔雀草较耐寒,它经得起早霜的侵袭。盛夏酷暑期花量较少。育苗期短。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迎“五一”、庆“十一”用花,2月中旬在温室或室内播种,经一次移植后,假植于口径20厘米的花盆中。晚霜后脱盒定植于露地。盛夏时花少,可全面剪短一次。立秋后在新生侧枝顶部又可开花,也可以不剪短,只是植株比较松散。
品种间极易杂交退化。孔雀草不仅有单瓣、重瓣、不同花色、不同高度的品种,还有同属的万寿菊,它们之间天然杂交也易产生退化。应选用花色好的品种,单独播种、单独栽植,并与其它品种保持百米以上的距离。种子单独采收,单独存放。
孔雀草有药用和保健作用。花叶可以入药,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的功效。能治疗百日咳、气管炎、感冒。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居民常食用孔雀草,有延年益寿之效。
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花极为醒目。为所栽之处平添了不少生气。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引起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关注。
孔雀草种子发芽率低,用普通的播种方法发芽率仅为10%—30%。栽植孔雀草,要先用箱、盆等容器育苗,内装砂质壤土,给种子创造松软、透气性好的发芽环境。将种子直接播在土表上,上覆稻草苫或报纸,使之与土壤紧密接触。常用喷壶浇水,不能让表土干燥。待种子出苗后,揭去覆盖物。
孔雀草适应性强,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比较耐旱,对土壤和肥料要求不严格。孔雀草较耐寒,它经得起早霜的侵袭。盛夏酷暑期花量较少。育苗期短。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迎“五一”、庆“十一”用花,2月中旬在温室或室内播种,经一次移植后,假植于口径20厘米的花盆中。晚霜后脱盒定植于露地。盛夏时花少,可全面剪短一次。立秋后在新生侧枝顶部又可开花,也可以不剪短,只是植株比较松散。
品种间极易杂交退化。孔雀草不仅有单瓣、重瓣、不同花色、不同高度的品种,还有同属的万寿菊,它们之间天然杂交也易产生退化。应选用花色好的品种,单独播种、单独栽植,并与其它品种保持百米以上的距离。种子单独采收,单独存放。
孔雀草有药用和保健作用。花叶可以入药,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的功效。能治疗百日咳、气管炎、感冒。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居民常食用孔雀草,有延年益寿之效。
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花极为醒目。为所栽之处平添了不少生气。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引起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关注。
孔雀草种子发芽率低,用普通的播种方法发芽率仅为10%—30%。栽植孔雀草,要先用箱、盆等容器育苗,内装砂质壤土,给种子创造松软、透气性好的发芽环境。将种子直接播在土表上,上覆稻草苫或报纸,使之与土壤紧密接触。常用喷壶浇水,不能让表土干燥。待种子出苗后,揭去覆盖物。
孔雀草能当盆栽放室内养吗
孔雀草盆栽可以放在室内养,孔雀草为万寿菊中的一同属花卉,称为小万寿菊,植株较万寿菊矮小,30---40cm。一般作花坛、花径布置,也常作盆栽。
具有药用价值,孔雀草的全草可入药,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平,有清热利湿,止咳之功效。用于咳嗽,痢疾,顿咳,牙痛,风火眼痛,外用于痄腮,乳痛。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通常近基部分枝,分枝斜开展。叶羽状分裂,长2-9厘米,宽1.5-3厘米,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常有长细芒,齿的基部通常有1个腺体。
头状花序单生,径3.5-4厘米,花序梗长5-6.5厘米,顶端稍增粗;
总苞长1.5厘米,宽0.7厘米,长椭圆形,上端具锐齿,有腺点;
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带有红色斑;
舌片近圆形长8-10毫米,宽6-7毫米,顶端微凹;
管状花花冠黄色,长10-14毫米,与冠毛等长,具5齿裂。
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长8-12毫米,黑色,被短柔毛,冠毛鳞片状,其中1-2个长芒状,2-3个短而钝,花期7-9月
具有药用价值,孔雀草的全草可入药,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平,有清热利湿,止咳之功效。用于咳嗽,痢疾,顿咳,牙痛,风火眼痛,外用于痄腮,乳痛。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通常近基部分枝,分枝斜开展。叶羽状分裂,长2-9厘米,宽1.5-3厘米,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常有长细芒,齿的基部通常有1个腺体。
头状花序单生,径3.5-4厘米,花序梗长5-6.5厘米,顶端稍增粗;
总苞长1.5厘米,宽0.7厘米,长椭圆形,上端具锐齿,有腺点;
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带有红色斑;
舌片近圆形长8-10毫米,宽6-7毫米,顶端微凹;
管状花花冠黄色,长10-14毫米,与冠毛等长,具5齿裂。
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长8-12毫米,黑色,被短柔毛,冠毛鳞片状,其中1-2个长芒状,2-3个短而钝,花期7-9月
万寿菊、孔雀草、黄秋英究竟该怎么区别?
万寿菊---菊科多年生植物,花色以金黄为基调,是亚洲很常见的花种。万寿菊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几乎所有土地均可培植,耐寒性好。花有双瓣和单瓣之分,颜色有金黄、橙黄或心部呈黑褐色或赤褐色等品种。万寿菊别名蜂窝菊、臭菊花、臭芙蓉。原产墨西哥。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叶对生或互生,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或长矩圆形,有锯齿,叶缘背面具油腺点,有强臭味。头状花序单生。花黄色或橘黄色。舌状花有长爪,边缘皱曲。花期6~10月。
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
黄秋英,秋英属,菊科,25种,分布于热带美洲,我国引种的有秋英C. bipinnatus Cav. 和硫磺菊C. sulphureus Cav. 2种,各地庭园常见栽培。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对生,常羽状分裂;头状花序中等大,异性,放射状,具长柄,单生或排成疏散、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总苞片2列;舌状花中性,颜色种种;盘花两性而结实;瘦果线形,常有喙,喙冠以被倒毛的芒刺2-4条。
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
黄秋英,秋英属,菊科,25种,分布于热带美洲,我国引种的有秋英C. bipinnatus Cav. 和硫磺菊C. sulphureus Cav. 2种,各地庭园常见栽培。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对生,常羽状分裂;头状花序中等大,异性,放射状,具长柄,单生或排成疏散、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总苞片2列;舌状花中性,颜色种种;盘花两性而结实;瘦果线形,常有喙,喙冠以被倒毛的芒刺2-4条。
孔雀草 百日草区别
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万寿菊属畏寒草本花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
种类:菊科
原产地:北美
花色:白
花期:夏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百日草
学 名:Zinnia elegans
别 名: 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对叶菊 、秋罗、步登高
科: 菊科
属: 百日草属(Zinnia L.)
类 别: 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百日草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花。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40~12O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刚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花径4~1Ocm,大型花径12~15cm。舌状花多轮花瓣呈倒卵形,有白、绿、黄、粉、 红、橙等色,管状花集中在花盘中央黄橙色,边缘分裂,瘦果广卵形至瓶形,筒状花结出瘦果椭圆形、扁小,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种子千粒重5.9g,寿命3年。
品种类型很多,一般分为:大花高茎类型株高90~12Ocm分枝少、中花中茎类型株高50一6Ocm分枝较多、小花丛生类型株高仅4Ocm分枝多。按花型常为大花重瓣型,纽扣型、鸵羽型、大丽花型、斑纹型、低矮型。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早,花期长,株型美观,是常见的花坛、花境材料。高杆品种适合做切花生产。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温暖、不耐寒、怕酷暑、性强健、耐干旱、耐瘩薄、忌连作。根深茎硬不易倒伏。宜在 肥沃深土层土壤中生长。生长期适温15~30°C,适合北方栽培。矮型种在炎热地区,宜植轻荫 处,同属约有20种,如小百日草、细叶百日草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
种类:菊科
原产地:北美
花色:白
花期:夏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百日草
学 名:Zinnia elegans
别 名: 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对叶菊 、秋罗、步登高
科: 菊科
属: 百日草属(Zinnia L.)
类 别: 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百日草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花。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40~12O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刚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花径4~1Ocm,大型花径12~15cm。舌状花多轮花瓣呈倒卵形,有白、绿、黄、粉、 红、橙等色,管状花集中在花盘中央黄橙色,边缘分裂,瘦果广卵形至瓶形,筒状花结出瘦果椭圆形、扁小,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种子千粒重5.9g,寿命3年。
品种类型很多,一般分为:大花高茎类型株高90~12Ocm分枝少、中花中茎类型株高50一6Ocm分枝较多、小花丛生类型株高仅4Ocm分枝多。按花型常为大花重瓣型,纽扣型、鸵羽型、大丽花型、斑纹型、低矮型。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早,花期长,株型美观,是常见的花坛、花境材料。高杆品种适合做切花生产。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温暖、不耐寒、怕酷暑、性强健、耐干旱、耐瘩薄、忌连作。根深茎硬不易倒伏。宜在 肥沃深土层土壤中生长。生长期适温15~30°C,适合北方栽培。矮型种在炎热地区,宜植轻荫 处,同属约有20种,如小百日草、细叶百日草等。
孔雀草怎么养
要记住孔雀草是一年生的植物。不要期望它冬天也能长得生机勃勃。
生长习性
孔雀草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1)光照调节
孔雀草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高温季节需要避免直射阳光,正午前后要遮荫降温。
(2)温度控制
上盆后温度可降低18℃,经几周后可以降至15℃,开花前后可低至12~14℃,这样的温度对形成良好的株形是最理想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难以达到此条件。所以,一般来讲,只要在5℃以上就不会被冻害,10~30℃间均可良好生长。
(3)水肥管理
水份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保持介质的湿润虽然重要,但每次浇水前适当的干燥是必要的,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植株枯萎。对于完全用人工介质栽培的,可7~10天交替施肥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肥的使用量。如果是以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肥力不足时,在追施肥料。
生长习性
孔雀草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1)光照调节
孔雀草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高温季节需要避免直射阳光,正午前后要遮荫降温。
(2)温度控制
上盆后温度可降低18℃,经几周后可以降至15℃,开花前后可低至12~14℃,这样的温度对形成良好的株形是最理想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难以达到此条件。所以,一般来讲,只要在5℃以上就不会被冻害,10~30℃间均可良好生长。
(3)水肥管理
水份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保持介质的湿润虽然重要,但每次浇水前适当的干燥是必要的,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植株枯萎。对于完全用人工介质栽培的,可7~10天交替施肥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肥的使用量。如果是以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肥力不足时,在追施肥料。
孔雀草种植方法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由于用花条件的限制,以“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用花量最大。又由于孔雀草的播种要求气温高于15℃(或有加温保温条件),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播种期一般在8~11月。气候暖和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在北方则流行春播。如果是在早春育苗,应注意确保一定的生长温度,尽量避免生长停滞。播种宜采用疏松的人工介质,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经消毒处理,播种后稍稍覆盖,孔雀草的发芽适温22~24℃。
:
原产墨西哥。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于海拔 750-1600m的山坡草地、林中,或庭园栽培。具有药用价值。孔雀草的全草可入药,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有清热利湿,止咳之功效。用于咳嗽,痢疾,顿咳,牙痛,风火眼痛;外用于痄腮,乳痛。
生于海拔750~1600m的山坡草地、林中,或在庭园栽培。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
孔雀草-
孔雀草是什么植物,几天能发芽,种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基本信息
拉丁名:Tagetes patula
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万寿菊属畏寒草本花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
种类:菊科
原产地:北美
花色:白
花期:夏
形态特征
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产地分布
孔雀草原产墨西哥。
生长习性
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播种方式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由于用花条件的限制,以“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用花量最大。又由于孔雀草的播种要求气温高于15℃(或有加温保温条件),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播种期一般在8~11月。气候暖和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在北方则流行春播。如果是在早春育苗,应注意确保一定的生长温度,尽量避免生长停滞。播种宜采用疏松的人工介质,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经消毒处理,播种后稍稍覆盖,孔雀草的发芽适温22~24℃。
(1)第一阶段:播种后2~5天露白(胚芽显露)。孔雀草种子发芽无需光照,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介质,这样,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的湿润。保持介质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温度保持在21~24℃。
(2)第二阶段:从胚根显露至子叶完全展开约7天。一旦胚根显露,就要降低温度,并要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更好的发芽和根的生长。并见光施少量肥。
(3)第三阶段:种苗快速生长期,孔雀草的种苗生长要防止湿度过高,所以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小苗枯萎,介质和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至18℃。每隔5~10天时间交替施肥。如果介质温度低于18℃,则避免施用铵态氮肥。此阶段后期,植株根系可以长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对真叶。
(4)第四阶段:炼苗期,本阶段根系已形成完好。有3对真叶,温度可降低至15~17℃,但最好不要低于15℃。但要避免使用铵态氮肥。与第二阶段一样,在二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如果育苗失败或存在问题,排除可能的种子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介质的pH 值过低,主要症状是老叶上有坏死的斑点、焦边,生长点坏死。二是PH值低于6.0,还会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钠和锌的过量。主要的解决办法是:保持介质的Ph值在6.0~6.7之间,可在38千克水加入0.4526千克石灰加以调节;三是早春低温育苗,如温度过高,易发生疫病。开始表现为茎基部水渍状,继而坏死倒伏。因此要注意早春育苗尽可能提高温度,控制湿度,以防病害发生。四是注意苗期营养,如果苗期缺肥、缺水、植株瘦弱,则会形成小老苗。
拉丁名:Tagetes patula
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万寿菊属畏寒草本花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
种类:菊科
原产地:北美
花色:白
花期:夏
形态特征
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产地分布
孔雀草原产墨西哥。
生长习性
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播种方式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由于用花条件的限制,以“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用花量最大。又由于孔雀草的播种要求气温高于15℃(或有加温保温条件),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播种期一般在8~11月。气候暖和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在北方则流行春播。如果是在早春育苗,应注意确保一定的生长温度,尽量避免生长停滞。播种宜采用疏松的人工介质,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经消毒处理,播种后稍稍覆盖,孔雀草的发芽适温22~24℃。
(1)第一阶段:播种后2~5天露白(胚芽显露)。孔雀草种子发芽无需光照,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介质,这样,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的湿润。保持介质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温度保持在21~24℃。
(2)第二阶段:从胚根显露至子叶完全展开约7天。一旦胚根显露,就要降低温度,并要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更好的发芽和根的生长。并见光施少量肥。
(3)第三阶段:种苗快速生长期,孔雀草的种苗生长要防止湿度过高,所以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小苗枯萎,介质和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至18℃。每隔5~10天时间交替施肥。如果介质温度低于18℃,则避免施用铵态氮肥。此阶段后期,植株根系可以长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对真叶。
(4)第四阶段:炼苗期,本阶段根系已形成完好。有3对真叶,温度可降低至15~17℃,但最好不要低于15℃。但要避免使用铵态氮肥。与第二阶段一样,在二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如果育苗失败或存在问题,排除可能的种子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介质的pH 值过低,主要症状是老叶上有坏死的斑点、焦边,生长点坏死。二是PH值低于6.0,还会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钠和锌的过量。主要的解决办法是:保持介质的Ph值在6.0~6.7之间,可在38千克水加入0.4526千克石灰加以调节;三是早春低温育苗,如温度过高,易发生疫病。开始表现为茎基部水渍状,继而坏死倒伏。因此要注意早春育苗尽可能提高温度,控制湿度,以防病害发生。四是注意苗期营养,如果苗期缺肥、缺水、植株瘦弱,则会形成小老苗。
孔雀草该怎样种植
播种方式
孔雀草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由于用花条件的限制,以“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用花量最大。又由于孔雀草的播种要求气温高于15℃(或有加温保温条件),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播种期一般在8~11月。气候暖和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在北方则流行春播。如果是在早春育苗,应注意确保一定的生长温度,尽量避免生长停滞。播种宜采用疏松的人工介质,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经消毒处理,播种后稍稍覆盖,孔雀草的发芽适温22~24℃。
(1)第一阶段
播种后2~5天露白(胚芽显露)。孔雀草种子发芽无需光照,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介质,这样,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的湿润。保持介质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温度保持在21~24℃。
(2)第二阶段
从胚根显露至子叶完全展开约7天。一旦胚根显露,就要降低温度,并要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更好的发芽和根的生长。并见光施少量肥。
(3)第三阶段
种苗快速生长期,孔雀草的种苗生长要防止湿度过高,所以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小苗枯萎,介质和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至18℃。每隔5~10天时间交替施肥。如果介质温度低于18℃,则避免施用铵态氮肥。此阶段后期,植株根系可以长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对真叶。
(4)第四阶段
炼苗期,本阶段根系已形成完好。有3对真叶,温度可降低至15~17℃,但最好不要低于15℃。但要避免
使用铵态氮肥。与第二阶段一样,在二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如果育苗失败或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介质的pH 值过低,主要症状是老叶上有坏死的斑点、焦边,生长点坏死。二是PH值低于6.0,还会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钠和锌的过量。主要的解决办法是:保持介质的Ph值在6.0~6.7之间,可在38千克水加入0.4526千克石灰加以调节;三是早春低温育苗,如温度过高,易发生疫病。开始表现为茎基部水渍状,继而坏死倒伏。因此要注意早春育苗尽可能提高温度,控制湿度,以防病害发生。四是注意苗期营养,如果苗期缺肥、缺水、植株瘦弱,则会形成小老苗。
编辑本段养护原则
孔雀草
(1)光照调节
孔雀草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高温季节需要避免直射阳光,正午前后要遮荫降温。
(2)温度控制
上盆后温度可降低18℃,经几周后可以降至15℃,开花前后可低至12~14℃,这样的温度对形成良好的株形是最理想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难以达到此条件。所以,一般来讲,只要在5℃以上就不会被冻害,10~30℃间均可良好生长。
(3)水肥管理
水份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保持介质的湿润虽然重要,但每次浇水前适当的干燥是必要的,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植株枯萎。对于完全用人工介质栽培的,可7~10天交替施肥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肥的使用量。如果是以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肥力不足时,在追施肥料。
编辑本段繁殖管理
繁殖
孔雀草
孔雀草的繁殖,用播种和扦插均可。播种11月至3月间进行。冬春播种的3至5月开花。播种可在庭院直播或盆播。盆栽的,播种后约1个月即可挖苗上盆定植。扦插繁殖可于6至8月间剪取长约10厘米的嫩枝直接插于庭院,遮荫覆盖,生长迅速。直接插于花盆亦可。夏秋扦插的8至12月开花。扦插不论插地或插床(盆)均可成活。 迎“五一”、庆“十一”用花,2月中旬在温室或室内播种,经一次移植后,假植于口径20厘米的花盆中。晚霜后脱盒定植于露地。盛夏时花少,可全面剪短一次。立秋后在新生侧枝顶部又可开花,也可以不剪短,只是植株比较松散。
防止杂交退化
品种间极易杂交退化。孔雀草不仅有单瓣、重瓣、不同花色、不同高度的品种,还有同属的万寿菊,它们之间天然杂交也易产生退化。应选用花色好的品种,单独播种、单独栽植,并与其它品种保持百米以上的距离。种子单独采收,单独存放。
编辑本段栽培步骤
孔雀草
(1)整地
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合理整地,作畦和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有机肥,如鸡粪1000公斤/亩于畦里面,覆盖田面土,一般畦高30厘米以上,畦宽100厘米,畦长20米不等,并做到沟渠排水畅顺,雨后能及时排除积水。
(2)定植
将小苗定植于已整好的畦上,定植前先开穴,每穴种四根,株行距为30x30厘米,种好后浇定根水,使土壤紧密结合,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长。
(3)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杂草丛生,由于中耕加深,促使根系向深处生长,一般封行前中耕2--3次,封行后一般无杂草,地面水分蒸发减少,不需中耕。前期勤施薄施,以N肥为主,每七天一次。在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形成到现蕾期,可重施追肥,每亩施复合肥50kg,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在花蕾欲放时停止施肥。
(4)光照
白孔雀草是短日照植物,在秋后的短日照条件下,孔雀草是不会长高,只能地下分蘖,必须延长光照时间,把地上茎拉高,一般定植后一个月,开始人工加光,一般用100W或60W电灯泡吊在植株上方80cm处,每盏照4平方米,每天增加4小时灯光照明时间,连续40天,离春节60天前结束,补光方法可以在晚上天黑时开始,也可以在离天亮前4小时开始。
(5)采收
要使白孔雀草切花存放时间长,切花最佳是在顶蕾约开10朵,其它含苞欲放为宜,如遇高温天气,待阴凉时切花为宜,切好运回工作房,分级包装,每二十支一扎,用纸包好,入库或装箱出售。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
孔雀草
孔雀草有药用和保健作用。花叶可以入药,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的功效。能治疗百日咳、气管炎、感冒。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红色花极为醒目。为所栽之处平添了不少生气。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引起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关注。 孔雀草种子发芽率低,用普通的播种方法发芽率仅为10%—30%。栽植孔雀草,要先用箱、盆等容器育苗,内装砂质壤土,给种子创造松软、透气性好的发芽环境。将种子直接播在土表上,上覆稻草苫或报纸,使之与土壤紧密接触。常用喷壶浇水,不能让表土干燥。待种子出苗后,揭去覆盖物。 孔雀草的适应性十分强,能耐旱耐寒,经得起早霜的考验.可自生自长,容易管理。
编辑本段病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等,属真菌性病害,应选择好地栽培,并注意排灌,清除病株,病叶,烧毁残枝,及时喷锈粉宁等杀菌药。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可加强栽培管理,在虫害发生初期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600倍进行喷药防治。
编辑本段生长
孔雀草
孔雀草夏季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①孔雀草畏高温,夏季酷热时生长势减弱,开花数量减少。 ②孔雀草生长比较迅速,在春天盆栽的孔雀草到夏季时植株开始老化,所以即使秋天气温转凉后,地栽的孔雀草已经恢复良好的生长与开花,但盆栽的孔雀草生长不仅不会有传记,而且会每况愈下。 因此,要在秋天让孔雀草的嫩枝进行扦插。孔雀草扦插1周后即可生根上盆,秋凉后即可迅速生长成型,并可不断开出鲜艳的花朵。
孔雀草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由于用花条件的限制,以“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用花量最大。又由于孔雀草的播种要求气温高于15℃(或有加温保温条件),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播种期一般在8~11月。气候暖和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在北方则流行春播。如果是在早春育苗,应注意确保一定的生长温度,尽量避免生长停滞。播种宜采用疏松的人工介质,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经消毒处理,播种后稍稍覆盖,孔雀草的发芽适温22~24℃。
(1)第一阶段
播种后2~5天露白(胚芽显露)。孔雀草种子发芽无需光照,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介质,这样,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的湿润。保持介质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温度保持在21~24℃。
(2)第二阶段
从胚根显露至子叶完全展开约7天。一旦胚根显露,就要降低温度,并要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更好的发芽和根的生长。并见光施少量肥。
(3)第三阶段
种苗快速生长期,孔雀草的种苗生长要防止湿度过高,所以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小苗枯萎,介质和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至18℃。每隔5~10天时间交替施肥。如果介质温度低于18℃,则避免施用铵态氮肥。此阶段后期,植株根系可以长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对真叶。
(4)第四阶段
炼苗期,本阶段根系已形成完好。有3对真叶,温度可降低至15~17℃,但最好不要低于15℃。但要避免
使用铵态氮肥。与第二阶段一样,在二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如果育苗失败或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介质的pH 值过低,主要症状是老叶上有坏死的斑点、焦边,生长点坏死。二是PH值低于6.0,还会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钠和锌的过量。主要的解决办法是:保持介质的Ph值在6.0~6.7之间,可在38千克水加入0.4526千克石灰加以调节;三是早春低温育苗,如温度过高,易发生疫病。开始表现为茎基部水渍状,继而坏死倒伏。因此要注意早春育苗尽可能提高温度,控制湿度,以防病害发生。四是注意苗期营养,如果苗期缺肥、缺水、植株瘦弱,则会形成小老苗。
编辑本段养护原则
孔雀草
(1)光照调节
孔雀草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高温季节需要避免直射阳光,正午前后要遮荫降温。
(2)温度控制
上盆后温度可降低18℃,经几周后可以降至15℃,开花前后可低至12~14℃,这样的温度对形成良好的株形是最理想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难以达到此条件。所以,一般来讲,只要在5℃以上就不会被冻害,10~30℃间均可良好生长。
(3)水肥管理
水份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保持介质的湿润虽然重要,但每次浇水前适当的干燥是必要的,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植株枯萎。对于完全用人工介质栽培的,可7~10天交替施肥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肥的使用量。如果是以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肥力不足时,在追施肥料。
编辑本段繁殖管理
繁殖
孔雀草
孔雀草的繁殖,用播种和扦插均可。播种11月至3月间进行。冬春播种的3至5月开花。播种可在庭院直播或盆播。盆栽的,播种后约1个月即可挖苗上盆定植。扦插繁殖可于6至8月间剪取长约10厘米的嫩枝直接插于庭院,遮荫覆盖,生长迅速。直接插于花盆亦可。夏秋扦插的8至12月开花。扦插不论插地或插床(盆)均可成活。 迎“五一”、庆“十一”用花,2月中旬在温室或室内播种,经一次移植后,假植于口径20厘米的花盆中。晚霜后脱盒定植于露地。盛夏时花少,可全面剪短一次。立秋后在新生侧枝顶部又可开花,也可以不剪短,只是植株比较松散。
防止杂交退化
品种间极易杂交退化。孔雀草不仅有单瓣、重瓣、不同花色、不同高度的品种,还有同属的万寿菊,它们之间天然杂交也易产生退化。应选用花色好的品种,单独播种、单独栽植,并与其它品种保持百米以上的距离。种子单独采收,单独存放。
编辑本段栽培步骤
孔雀草
(1)整地
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合理整地,作畦和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有机肥,如鸡粪1000公斤/亩于畦里面,覆盖田面土,一般畦高30厘米以上,畦宽100厘米,畦长20米不等,并做到沟渠排水畅顺,雨后能及时排除积水。
(2)定植
将小苗定植于已整好的畦上,定植前先开穴,每穴种四根,株行距为30x30厘米,种好后浇定根水,使土壤紧密结合,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长。
(3)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杂草丛生,由于中耕加深,促使根系向深处生长,一般封行前中耕2--3次,封行后一般无杂草,地面水分蒸发减少,不需中耕。前期勤施薄施,以N肥为主,每七天一次。在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形成到现蕾期,可重施追肥,每亩施复合肥50kg,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在花蕾欲放时停止施肥。
(4)光照
白孔雀草是短日照植物,在秋后的短日照条件下,孔雀草是不会长高,只能地下分蘖,必须延长光照时间,把地上茎拉高,一般定植后一个月,开始人工加光,一般用100W或60W电灯泡吊在植株上方80cm处,每盏照4平方米,每天增加4小时灯光照明时间,连续40天,离春节60天前结束,补光方法可以在晚上天黑时开始,也可以在离天亮前4小时开始。
(5)采收
要使白孔雀草切花存放时间长,切花最佳是在顶蕾约开10朵,其它含苞欲放为宜,如遇高温天气,待阴凉时切花为宜,切好运回工作房,分级包装,每二十支一扎,用纸包好,入库或装箱出售。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
孔雀草
孔雀草有药用和保健作用。花叶可以入药,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的功效。能治疗百日咳、气管炎、感冒。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红色花极为醒目。为所栽之处平添了不少生气。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引起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关注。 孔雀草种子发芽率低,用普通的播种方法发芽率仅为10%—30%。栽植孔雀草,要先用箱、盆等容器育苗,内装砂质壤土,给种子创造松软、透气性好的发芽环境。将种子直接播在土表上,上覆稻草苫或报纸,使之与土壤紧密接触。常用喷壶浇水,不能让表土干燥。待种子出苗后,揭去覆盖物。 孔雀草的适应性十分强,能耐旱耐寒,经得起早霜的考验.可自生自长,容易管理。
编辑本段病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等,属真菌性病害,应选择好地栽培,并注意排灌,清除病株,病叶,烧毁残枝,及时喷锈粉宁等杀菌药。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可加强栽培管理,在虫害发生初期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600倍进行喷药防治。
编辑本段生长
孔雀草
孔雀草夏季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①孔雀草畏高温,夏季酷热时生长势减弱,开花数量减少。 ②孔雀草生长比较迅速,在春天盆栽的孔雀草到夏季时植株开始老化,所以即使秋天气温转凉后,地栽的孔雀草已经恢复良好的生长与开花,但盆栽的孔雀草生长不仅不会有传记,而且会每况愈下。 因此,要在秋天让孔雀草的嫩枝进行扦插。孔雀草扦插1周后即可生根上盆,秋凉后即可迅速生长成型,并可不断开出鲜艳的花朵。
孔雀草和万寿菊的区别
1、 孔雀草与万寿菊都具有特殊的臭味,其味道相同。这也是大家称呼其为“臭芙蓉”或“臭菊”的原因
2、花色与叶形相似,但区别明显:
花朵大小区别较大,这正是万寿菊与孔雀草最大的区别之处:万寿菊花朵相对较大,径6—8厘米;而孔雀草花朵相对较小,花径约3—5cm。
二者叶片均为羽状分裂,但叶片的大小区别是:万寿菊叶长5—10厘米,宽4—8厘米;孔雀草叶长2.5—5厘米。
3、孔雀草与万寿菊花期均较长,花期相同:自6月份--10月底一直繁花不断。
4、孔雀草与万寿菊株型整齐,都是盆栽或花坛布置的上佳材料。主要区别在于:万寿菊分枝角度较小,株型较为直立且相对较高,而孔雀草株型相对较矮,较为圆满。
2、花色与叶形相似,但区别明显:
花朵大小区别较大,这正是万寿菊与孔雀草最大的区别之处:万寿菊花朵相对较大,径6—8厘米;而孔雀草花朵相对较小,花径约3—5cm。
二者叶片均为羽状分裂,但叶片的大小区别是:万寿菊叶长5—10厘米,宽4—8厘米;孔雀草叶长2.5—5厘米。
3、孔雀草与万寿菊花期均较长,花期相同:自6月份--10月底一直繁花不断。
4、孔雀草与万寿菊株型整齐,都是盆栽或花坛布置的上佳材料。主要区别在于:万寿菊分枝角度较小,株型较为直立且相对较高,而孔雀草株型相对较矮,较为圆满。
上一篇: 小橘子,小橘子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