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菰,芋头和慈姑有什么区别?
这是有茨菰问题及茨菰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06 12:31:55发布。
请问茨菰的尖可以吃吗
可以吃的
它不含有有毒物质(除非过敏)
茨菰,慈姑属(Sagittaria)淡水植物,约20种,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
茨菰发芽了也是可以吃的,实际上,大多数食物发了芽都是可以吃的,把芽稍稍剜掉就可以。只是里面的营养已经有一部分供给了“芽”,所以营养肯定就会打了折扣。但最好还是在其新鲜的时候吃掉,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其所含营养。
古代茨菰的寓意是什么
慈姑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热消结、强心润肺之功效。
可治疗肿块疮疖、心悸心慌、水肿、肺热咳嗽、喘促气憋、排尿不利等病症。
而且,慈姑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增进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对于预防和治疗便秘最佳。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钾、磷、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
更主要的是,慈姑还具有益菌消炎的作用。
中医认为慈姑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所以慈姑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还能够败火消炎,辅助治疗痨伤咳喘。
忌食: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宜多食,多食则发肠风痔漏,崩中带下,使人干呕,损牙齿,失颜色,皮肉干燥等;尤其对孕妇来说更要谨慎食用。
慈姑不能生吃,煮熟如芋,且略带苦味
茨菰和荸荠有什么区别?
茨菰为慈姑属淡水植物,约20种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
茨菰叶柄粗而有棱,叶片戟形。花单性,花瓣白色,基部常绿色。八、九月间自叶腋抽生匍匐茎,钻入泥中,先端1-4节膨大成球茎,即”慈姑“,呈圆或长圆形,上有肥大的顶芽,表面有几条环状节。性喜温湿及充足阳光,适于粘壤土生长。以球茎的顶芽繁殖,一般春夏间栽植,冬季或翌年早春采收。
茨菰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热消结、强心润肺之功效。可治疗肿块疮疖、心悸心慌、水肿、肺热咳嗽、喘促气憋、排尿不利等病症。而且,慈姑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增进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对于预防和治疗便秘最佳。 茨菰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钾、磷、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更主要的是,茨菰还具有益菌消炎的作用。中医认为茨菰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所以茨菰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还能够败火消炎,辅助治疗痨伤咳喘。 忌食: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宜多食,多食则发肠风痔漏,崩中带下,使人干呕,损牙齿,失颜色,皮肉干燥等;尤其对孕妇来说更要谨慎食用。 茨菰不能生吃,煮熟如芋,且略带苦味。
荸荠又叫马蹄、地栗,是荸荠属沙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荸荠和茨菰都可以进行食用,在外型上有一点点相似。荸荠的植株长的与茨菰也有很大的不同。荸荠叶片退化,而茨菰叶片像箭头。
荸荠成熟后呈深栗壳钯或枣红色,与栗子相似,而茨菰成熟后呈黄白色或青白色。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荸荠的营养丰富, 据分析: 每100 g 新鲜球茎中含蛋白质0. 8~ 1. 5 g, 碳水化合物12. 9~ 21. 8 g, 脂肪0. 3 g, 粗纤维0. 3 g, 灰分0. 8 g, 钙4 mg, 磷45 mg, 铁0. 8 mg, 以及少量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荸荠不仅可以促进人体代谢,还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
荸荠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茎类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进人体发育,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科学家在对荸荠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一种抗菌成分———荸荠英。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荸荠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症有防治作用。
茨菰怎么读
茨菰cí gū即慈姑。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上:“绰菜夏生于池沼间,叶类茨菰,根如藕条。
” 宋 杨万里 《憩怀古堂》诗:“茨菰无暑性,芙蕖有凉姿。
” 清 张潮 《江南行》:“茨菰叶烂别 西湾 ,莲子花开犹未还。
”
芋头和慈姑有什么区别?
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不过都是果实埋在土里,慈姑的皮是红色的,慈姑可以当水果直接食用,芋头需要加工一般当菜来食用。
补充:
芋头
芋头又称芋、芋艿,天南星科植物的地下球茎,形状、肉质因品种而异,通常食用的为小芋头。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母芋每节都有一个脑芽,但以中下部节位的腋芽活动力最强,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称为"子芋",再从子芋发生"孙芋",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曾孙或玄孙芋等。
慈菇
别名:慈菇、燕尾草、白地栗、燕尾草、芽菇等科属:泽泻科,慈菇属、天南星科本草植物类别:多年生挺水植物《本草纲目》说:"慈姑一株多产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燕尾,其叶之象燕尾分叉,故有此名也"。《本草纲目》称其"达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润皮毛",是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中的上等珍品。中医认为茨菇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茨菇每年处暑开始种植,元旦春节期间收获上市,为冬春补缺蔬菜种类之一,其营养价值较高,主要成份为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钙、锌、磷、硼等多种活性物所需的微量无素,对人体肌能有调节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茨菰有哪些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
茨菰的营养价值:
茨菰是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它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19.9克,蛋白质4.6克,在水生蔬菜中仅次于老菱角了,就是和其它蔬菜相比,这个含量也是很高的。同时茨菰,还含有其它丰富的营养成分,每100克中含钾707mg,,磷157mg,镁24mg,锌0.99mg,硒0.92,以及多种的维生素。
食用禁忌:
茨菰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宜多食,多食则发肠风痔漏,崩中带下,使人干呕,损牙齿,失颜色,皮肉干燥等;尤其对孕妇来说更要谨慎食用。
茨菰的食用价值:
1、中医理论认为:茨菰性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根据春天的时令需要,我们要多食甘味和带点苦味的食物,这样能护肝护脾。
2、在春天这样温暖干燥的季节里,我们很容易上火,经常会觉得口舌干燥,而茨菰的清热解毒、利尿的作用能防止肝火过旺,生津止渴,还能润肺止咳。
3、茨菰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钙、锌、磷、硼等多种活性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调节、促进人体机能的作用,是非常好的食疗食物。
4、茨菰中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有防癌抗癌,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5、茨菰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挑选新鲜茨菰注意事项:
1、看颜色:茨菰是水生蔬菜,生于水下,表面是象牙白的颜色,如果离水太久,接触空气后会发生光合作用,表面会泛绿色。所以调选茨菰时,表皮颜色泛绿的就是说明时间较长,不是很新鲜。
2、看形态:球茎形状圆整,叶柄微微弯曲上翘。
做茨菰的注意事项:
1、茨菰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土豆一样切完后会有氧化反应,会发黑,所以如果切完茨菰不马上使用一定要泡在水里,防止氧化。
2、因为茨菰生长在水中泥土里,所以会带有土腥味和涩味;建议食用时加盐在沸水中大开2-3分钟,这样能去除茨菰中的土腥味和涩味。
白茨菰如何吃?
白慈姑。
我们当地人会时时买回去炖来吃,据说有化包块的功用,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是钱挣得多就能有健康身体的,所以这些健康保健食品更受人亲睐。
广为流传的土方子,打小就知道。
买了白慈姑和猪大骨,棒子骨(腔骨)卖完了,只有这种,也将就了,为了照顾老公和女儿,同时买了一些板栗一起炖。
板栗用微波炉转一分钟,去外皮。
白慈姑去脏皮,但是芽瓣一定要保留,据说最好的保健功效就在芽瓣上。
猪大骨用小锅煮开,水倒掉,骨头上血沫洗净。
来一个特写。
大骨装小锅飞水。
飞水后洗干净的骨头换到大锅里重新填满水炖。
根据你的需要决定你添加多少水来炖,我一个上班族,不能每天煲汤,所以一个汤会炖三天分量,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吃的时候就舀出当天吃的分量,添加新鲜菜煮进去,这样不管下班多晚,每天都能保证有汤喝。
这一锅汤不少哦。
炖汤少不了的就是拍一块老姜进去。
拿一块老姜刮去外皮,洗净,拍松,扔汤锅里,大小无所谓的,主要作用去腥提鲜。
我买的资格小黄姜,比那种拿在手上一巴掌大的姜好多了。
大火烧开后再次撇去浮沫,关小火继续炖,一个小时后重新开大火把白慈姑倒下去,烧开后关小火继续炖,一个小时后开大火倒板栗下去,汤开后关小火继续炖一小时就 ok了。
炖好后的图:(特别说明的是,我是把白慈姑和板栗一起倒下去的,结果板栗经不住两小时的炖煮,很多就化开了,把汤色弄得很深。
)炖好后的汤味道很好,闻到像极了莲藕炖排骨,又因为加了板栗,吃起来有点回甜,那个白慈姑是个好同志,有保健功效却没有任何味道,哈哈,不错。
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到了一定年龄更要关心自己的身体,不能等有了病后再去治病,而要防患于未然。
茨菰和荸荠是什么关系
茨菰属于泽泻目、泽泻科、慈菇属,
荸荠属于 禾本目 、莎草科、荸荠属 ;
茨菰的果实是这样的,见下图:
荸荠的果实是这样的,见下图:
茨菰的植株是这样的,见下图:
荸荠的植株是这样的,见下图:
茨菰怎么清理干净?
茨菰要想洗干净,先要拿温水泡一泡,然后拿牙刷去一个一个地刷,它的皮比荸荠的皮要粗糙,只用手是洗不干净的。
洗净后用刀将茨菰皮削刮干净即可。
【原料】:花肉300克、茨菰200克、大葱1根、姜1块、八角3粒、料酒、老抽、生抽、冰糖、盐。
【做法】:1、红烧肉洗净,切成小方块,放入煮沸的水中焯一下捞出;2、茨菰洗净,削去外皮,切块;3、锅中热油,放入葱段、姜片、八角爆香,倒入焯好的肉和茨菰块翻炒;4、加入老抽、生抽、料酒、冰糖、盐翻炒,再加水没过肉;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一个半小时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