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花知识 > 洋地黄

洋地黄,洋地黄的药理和副作用是什麽?

2019-10-07 12:01:39

专注帮你解答洋地黄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洋地黄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07 12:01:35整理发布。

洋地黄和地高辛有什么区别?

答:

1、洋地黄是 洋地黄类药物的总称,地高辛就是洋地黄类药物的一种。

2、地高辛,用于各种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通常口服,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则采用静脉注射。

3、洋地黄,用于心力衰竭症状。对于心腔扩大舒张期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同时伴有房颤则是应用洋地黄最好指证。

1、洋地黄别名毛地黄、毒药草、紫花毛地黄、吊钟花,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短毛。根出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钝齿,有长柄。第2-3年春于叶簇中央抽出花茎,高达1-1.5m,茎生叶长卵形,边缘有细齿,有短柄或近无柄。

2、洋地黄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钟形,下垂,偏向一侧,紫红色,内面带深紫色斑点。蒴果圆锥形,种子细小。花期5-6月,果期 6-7月。原产于欧洲中部与南部山区。现中国浙江、上海、江苏与山东等地已有大量栽培。

3、洋地黄的上表皮细胞类圆或略呈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略扁圆形,有气孔与毛茸。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形,导管常2-10个排列成行,韧皮部较窄,细胞细小,维管束周围有厚角组织包围。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1-2层厚角细胞。

:洋地黄

洋地黄的主要适应症和禁忌症

向左转|向右转

洋地黄的主要适应症.正保医学教育网[引用时间2018-4-10]

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

钠钙交换体,是一种双向离子转运体,有两种工作模式: 前向型,将钠离子转入细胞内,将钙离子转出细胞。 反向型,将钙离子转入细胞内,将钠离子转出细胞。 在大多数组织细胞,钠钙交换体是以转入三个钠离子和排除一个钙离子的化学计量进行活动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钠泵活动建立的膜两侧钠离子浓度梯度势能,将细胞内的钙离子排出细胞,以维持细胞内低的游离钙离子浓度。 细胞内钠超载,钠浓度梯度势能就反向了,将钠转出细胞外。

洋地黄类药物都包括什么?用于什么病?有什么副作用和禁忌啊?

洋地黄类药物包括: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等。

这三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前两种由甚。

洋地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正性肌力和负性频率,所以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房颤。

急性心衰时可以选用西地兰静脉注射,慢性心衰时可以选用地高辛口服维持量。

快速房颤时可以静脉注射西地兰复律。

注意事项是:注射洋地黄类药物前应了解患者是否在七天内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如用过则要减量静脉注射,如无就按常规量应用。

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所以用药期间还应密切注意患者有无新发的心律失常或视物不清,消化道症状等,有条件可抽血化验洋地黄的血药浓度。

随时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症状,如有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副作用是:可以减慢心率和引起洋地黄中毒,所以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按时去看心内科医生,把基本情况告知医生,及时调整用药量,确保用药安全。

禁忌症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24小时内不用洋地黄类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时慎用。

洋地黄为什么要防治低血钾

洋地黄的作用机制是抑制NA-K-ATP酶,进而使钙离子内流增多,细胞内低钾,钾离子外移(紧紧是心肌),此外还有利尿作用,排钾

洋地黄的药理和副作用是什麽?

洋地黄类的药理作用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一三磷酸腺苷酶 (Na,K—ATP),影响心肌兴奋一收缩偶联的收缩性及影响心脏的传入神经。

它们增强心 肌的收缩力是由于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而其不良反应是由于降低心肌细胞内 的钾离子浓度所致。

它们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是心脏性的或非心脏性的,并与剂量有 关。

非心脏性反应,常见的有胃肠道(厌食、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嗜睡、头昏、 意识障碍、谵语);不常见的有视觉影响,如色视、畏光及眼花等。

常见的心脏反应为 异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脏传导阻 滞。

心脏阻滞与异位心律失常同时出现时,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传导阻滞,应特 别考虑为洋地黄类的毒性作用。

年老、心衰史较长、病情严重而并发症多者或肺心病患 者,即或用常规剂量也易发生毒性作用。

洋地黄类引起过敏反应是很少见的,可出现血 小板减少、嗜酸细胞增多及过敏性皮肤病变。

尚未见有致癌的报告。

【心血管系统】洋地黄类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但它们有时也可引起或加重心衰,其基本机制是慢性心衰时心肌的能量储备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当心肌供氧受到损害或氧供求平衡紊乱时,使用加强心肌收缩的药物,有可能加速心肌细胞的死亡。

一组洋地黄中毒148例中,致心衰恶化者占7.5%。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洋地黄可伴发运动性心绞痛,长期应用易发生心律失常。

洋地黄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在726例洋地黄所致的心律失常者中,室性早 搏占54%,成对的室性早搏25%,室上性心动过速33%,窦性心动过缓3.4%,心房 颤动1.7%,心房扑动1.8%,房室传导阻滞42%(工。

14%、Ⅱ。

17%、完全性11%)。

室性心动过速及所谓的双向性心动过速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

洋地黄偶可致有类 似病窦综合征的表现,因此患有病窦综合征者应用洋地黄时应小心。

心衰稳定伴窦性心律患者是否继续应用洋地黄类药治疗的近来推荐的敏感指标 (1)血浆地高辛浓度在1.Onmo1/L(0.8ng/m1)以下,停药后很不易产生恶化(2)病情稳定,血浆地高辛浓度在1.Onmol/L以上并稍有中毒的危险性,因有恶化的可能,不宜停药。

(3)因肾功能不全或难以保持钾平衡,中毒的危险性加大,宜谨慎地停药。

(4)左室功能不良患者,尽管中毒的危险性加大,最好是继续治疗,要密切观察病情,有助于降低危险性。

【神经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由于大脑化学感受器受刺激之故,还见有嗜睡、疲劳、无力、嗜睡、谵语、昏迷、呆痴、失语、欣快、抑郁、不安、易激动、眩晕、持久呃逆、幻觉、错觉、定向障碍、抽搐。

在179例应用洋地黄过量患者中95%有严重疲劳、65%精神紊乱。

有报告发生癫痫及脑电图异常、恶梦、神经肌肉痛、舞蹈病、长期或短暂的记忆力减退以及学习能力减退者。

【消化系统】早在18世纪Withering首先提出应用洋地黄时发生恶心、呕吐或腹泻,应减量。

发生胃肠症状与血浆地高辛浓度有关,洋地黄中毒时约半数患者有胃肠症状。

有报告心衰患者用洋地黄类药发生出血性肠坏死,这种病理改变与洋地黄的关系尚不明。

【泌尿系统】黄氏报告4例严重心衰患者应用洋地黄治疗,使症状减轻、尿量增多、水肿减轻,但在治疗期间急剧发生尿量减少,且同时或以后出现洋地黄中毒反应,继之心衰加重,停用洋地黄后尿量复增,心电图上洋地黄中毒表现也消失。

这种洋地黄所引起的尿少症可能由于洋地黄中毒量使肾血管收缩,对心肌功能的不良影响及对迷走神经的抑制所致。

【造血系统】有报告发生血小板减少,并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见有洋地黄毒甙特异性抗体。

嗜酸细胞增多伴有或不伴有皮疹反应,是罕见的。

【内分泌、代谢】应用洋地黄患者的血清中的卵泡刺激素(FSH)及雌激素浓度升高和黄体生成素(LH)及睾丸素减低,临床表现为女性的乳房可变大;男性发生女型乳房(不常见);停经妇女的阴道鳞状上皮分层化,造成阴道涂片病理诊断癌的诊断困难。

洋地黄可减低乳腺癌细胞的异性生殖性并减少远方转移,但尚需更进一步证实。

【特殊感官】可产生怕光、暗点、视力模糊、眼前有光闪动感及红光,色视有变化如黄视或绿视,而红、棕、蓝或白视少见。

【皮肤】皮疹是罕见的,张氏等报告1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服洋地黄10余天后,全身出现很多的瘀血斑点,压之不褪色;洋地黄毒甙皮内过敏试验呈阳性。

以前报告有痒疹、红斑、丘疹、水泡、大疱及血管性水肿。

【对下一代的影响】地高辛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在正常情况下无不良反应,新生儿血浆地高辛浓度一般在治疗浓度以下。

洋地黄毒甙过量(8.9mg)致母亲及胎儿中毒,由于在子宫内缺氧,婴儿在生后3天内死亡。

毒毛旋花子甙使鼠的胎儿存活率减低及新生鼠的体重减轻。

在人妊娠期及授乳期应用洋地黄时,不需要调整剂量。

【危险情况】有不同的因素可增加洋地黄中毒的危险性。

(1)用药剂量固定,改变药物在体内蓄积或改变血浆浓度的因素有:1)在组织内分布的变化: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肾衰时,地高辛的表观分布容积增大,给以负荷量后血浆浓度加大,则增加中毒的危险性;相反,甲亢时对地高辛产生抗力。

2)肾排除的改变:肾衰时地高辛排出减少,致在稳定治疗的情况下药物蓄积,其他洋地黄类药物也是如此。

3)药物的相互作用,也可减少肾脏排出。

(2)体内药量及血浆浓度固定,改变对地高辛反应的因素:1)电解质紊乱:最重要的是低钾血症,当血浆钾浓度为3.5~3.0mmol/L时,对地高辛的敏感性增加50%。

此外,体内总钾量减少而血浆钾浓度不低时,对洋地黄的反应也增强。

低镁血症也有同样的作用,如同时存在有低钾血症时,低镁血症的作用更明显。

高钙血症的作用与低钾血症相似,低钙血症有对抗洋地黄的作用,低氧血症及酸中毒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2)年龄:老年人对洋地黄较敏感,原因尚不明,可能由于老年人的肾功能有减退的趋势,易产生高钾血症,组织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大,也可能由于Na ,K -ATP酶活性减低。

地高辛的表观分布容积在新生儿、婴儿及儿童比成年人为高,4~6个月儿童的肾地高辛清除率较低,组织内洋地黄受体改变也可增加对地高辛的抗力。

3)危重患者:出生体重低的婴儿,就是应用小剂量,也特别易发生中毒的危险。

4)甲状腺疾病:甲亢时组织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减低,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恰相反。

(3)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洋地黄尚有争论,反对应用的理由是缺血组织需氧量增大,末梢血管阻力增大,则加大了低氧血症及酸中毒时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

还有心肌梗死及左室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时,洋地黄的使用价值很小。

心室流出道梗阻时,如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及心脏填塞是洋地黄的禁忌证。

急性心肌炎时,易引起洋地黄中毒。

直流电转复时,洋地黄致心律失常的机会加大,但洋地黄治疗并不是直流电转复的禁忌证,洋地黄化患者电转复时,初始剂量应当小(10Watt/s),如无效,再逐渐增加剂量。

[循环系统]洋地黄中毒用苯妥英钠还是利多卡因

最有效的是苯妥英钠和钾盐,首先要做是停用洋地黄和补钾、补镁。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可用静脉补钾,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