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花知识 > 秋海棠图片

秋海棠图片,大叶海棠图片以及养殖方法

2019-11-06 10:38:48

这是有秋海棠图片问题及秋海棠图片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1-06 10:38:47发布。

海棠花的分类 带图片

1、垂丝海棠

学名:Malus halliana Koehne,是落叶小乔木,高达5米,树冠开展;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卵形,伞房花序,具花4-6朵,花梗细弱下垂,有稀疏柔毛,紫色;萼筒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卵形,花瓣倒卵形,基部有短爪,粉红色,常在5数以上。

果实梨形或倒卵形,略带紫色,成熟很迟,萼片脱落,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山坡丛林中或山溪边,海拔50-1200米,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安徽、陕西、四川和云南。

2、 西府海棠

学名:Malus micromalus,为木兰纲、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小乔木,高达2.5-5米,树枝直立性强,为中国的特有植物,西府海棠在北方干燥地带生长良好,是绿化工程中较受欢迎的产品。

在中国果品名称中,海棠的品种极为复杂,尚待研究统一,海棠的主要栽培品种有河北怀来的“八棱海棠”、昌黎的“平顶热花红”、“冷花红”,陕西的“果红”、“果黄”,云南的“海棠”和“青刺海棠”。

3、四季秋海棠

学名:Begonia cucullata Willd,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立,稍肉质,高15-30厘米。单叶互生,有光泽,卵圆至广卯圆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稍心形而斜生,边缘有小齿和缘毛,绿色,聚伞花序腋生。

四季秋海棠原产巴西热带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树林下的潮湿地。喜生于微酸性沙质壤土中,喜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喜温暖而凉爽的气候,最适宜生长温度15-24℃。

四季秋海棠叶色光亮,花朵四季成簇开放,且花色多,花朵有单瓣及重瓣,是园林绿化中花坛、吊盆、栽植槽和室内布置的理想材料,深受园林绿化工作者及普通民众的喜爱。

4、八棱海棠

 

学名:Malus × robusta (CarriŠre) Rehder,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为楸子和山荆子的杂交种。落叶小乔木,树高达7米,树冠开张,树干暗褐色,嫩枝或褐或红褐色,叶卵圆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

花3-6朵成伞形花序,以5朵居多,花于叶后开放,淡粉红色或白色,径约5厘米,果实扁圆或少数为近圆形乃至卵圆形,径2-2.5厘米,花期4-5月初,果期8-10月。

5、日本海棠

学名:Chaenomeles japonica,其花与贴梗海棠极相似,只是叶稍薄。其干多丛生,多分枝,枝上有疣状物突起,枝上有细刺。花色有大红和粉红色,花期3月至4月。每簇花由数朵组成,紧贴在枝上,艳丽妩媚。

树型优美,此花多横生枝,耐修剪,易于成型,是制作花卉盆景的极好树种; 花期长 ,用简易温室春节前可以开花,花期2个月,栽培粗放,适宜全国各地气候和土壤。能耐低温-32摄氏度,高温42摄氏度。

6、木瓜海棠

学名:Chaenomeles cathayensis (Hemsl.) C. K. Schneid,是蔷薇科木瓜植物,落叶灌木至小乔木,高2-6米;枝条直立,短刺;小枝紫褐色圆柱形,无毛,叶片椭圆形、披针形至倒卵披针形,上半部有时形成重锯齿,下半部锯齿较稀,叶柄有毛或无毛。

托叶草质,肾形、耳形或半圆形,花先叶开放,花梗短粗或近于无梗,萼筒钟状卵圆形至椭圆形,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淡红色或白色,果实卵球形或近圆柱形,3-5月开花,9-10月结果。

毛叶木瓜是一种春季看花、秋季观果的多用途花果药用植物,木瓜海棠果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健脾消食、抗疫杀虫、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抗痉挛的功效。

:-木瓜海棠

:-垂丝海棠

:-西府海棠

:-四季秋海棠

:-八棱海棠

:-日本海棠

大叶海棠图片以及养殖方法

分析如下:

 1、秋海棠应于温室中栽培,适当遮阴。因为温室环境可以使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例如雨水落在植株上。若秋海棠叶片过湿的话很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该病是一种严重病害。

2、正确的生长空间布置也是生产出健康植株的关键因素,空间过密会导致叶柄过长、株形松散,植病性减弱,叶片也更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而摆放过稀的话,植物浇水后很容易失水,在通风较好室尤其如此。

3、适度的水分:茎叶柔嫩、多汁、含有丰富的水分。由于自然生长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因此,提供了一个湿润的生态环境对秋海棠的生长极为有利,特别是盆栽秋海棠,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

4、观叶类秋海棠夏季正值茎叶生长旺盛期,除供给足量水分歪,每天喷雾数次,模拟相对湿度较高的林下生态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6%-60%。这样,茎叶生长繁茂,色泽鲜艳,娇嫩。冬季秋海棠生长缓慢,供水相应减少。

播种

播种繁殖常用与国内外引种、品种改良和规模性商品生产。主要优点是繁殖系数高和培育新品种。播种繁殖均可在室内或温室内进行,播种常规引种以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为宜。因种子特别细小,播种时需谨慎操作。

播种方法:通常用浅瓦盆或播种箱,以高温消毒的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均匀拌和的土壤最好。播种容器要求干净清洁,常用新盆。先以瓦片把盆地垫好,均匀装上疏松、肥沃的播种土,再用园木板轻轻压平后,将种子均匀撒上,播种后不必覆土,用木板在轻压一下即可或撒上一层石英砂,用浇水会冲散种子,常从盆地浸水,湿润后取出。同时盆口盖上半透明玻璃,以保持盆内有较高湿度,并放室温18-22℃的半荫处,早晚喷雾。一般播后7-30天发芽。

栽培技术

遮阴

秋海棠应于温室中栽培,适当遮阴。因为温室环境可以使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例如雨水落在植株上。若秋海棠叶片过湿的话很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该病是一种严重病害。 

通风

正确的生长空间布置也是生产出健康植株的关键因素,空间过密会导致叶柄过长、株形松散,植病性减弱,叶片也更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而摆放过稀的话,植物浇水后很容易失水,在通风较好室尤其如此。 

水肥

适度的水分:茎叶柔嫩、多汁、含有丰富的水分。由于自然生长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因此,提供了一个湿润的生态环境对秋海棠的生长极为有利,特别是盆栽秋海棠,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温度高,水分供应不足,茎叶易凋萎倒伏,直接影响生长,严重时茎叶皱缩死亡。

相反,供水过量,盆内出现积水,易于因其根部腐烂。观叶类秋海棠夏季正值茎叶生长旺盛期,除供给足量水分歪,每天喷雾数次,模拟相对湿度较高的林下生态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6%-60%。这样,茎叶生长繁茂,色泽鲜艳,娇嫩。冬季秋海棠生长缓慢,供水相应减少。

为了节约用水,鼓励采用滴灌或其他地下灌溉的方式进行观叶秋海棠浇水、施肥等工作,这样以减少细菌性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另外在浇水时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

以泥炭为主的商业基质由于透气性和持水性都比较好,很适合秋海棠的生长,生产者一定要采用洁的基质进行秋海棠的生产。肥料的比例以N:P:K为3:1:2或2:1:2为好,再补充微量元素即可。记肥料浓度不可过高,否则积累在根系周围很容易烧根。

:-大叶海棠

秋海棠与竹节海棠的区别

银星秋海棠也叫洒金秋海棠,特点就是它叶面上密生的银色小斑点,而斑叶竹节秋海棠既是洒金又是竹节,估计着是竹节秋海棠和洒金秋海棠的杂交物了,哎,新品种。

我怎么觉得这么弄下去挺变态的。

种类越来越多,病害也越来越多。

它们俩的区别就在一个是竹节状的,另一个不是

"秋海棠"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秋海棠,又叫相思草,古称八月春,是著名的观赏花卉,花色艳丽,花形多姿,叶色妖嫩柔媚、苍翠欲滴。

秋海棠,原产我国,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木。

花有红色、粉红及白色,花期4~11月。

不但花好看,其叶也色彩丰富,有淡绿、深绿、淡棕、深褐、紫红等。

其品种有20多个,如四季秋海棠、竹节秋海棠、毛叶秋海棠、蟆叶秋海棠、洒金秋海棠、花叶秋海棠等。

产地为陕西秦岭、河南、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

秋海棠的花、叶、茎、根均可入药。

食用功效: 具有清热消肿、活血散瘀、凉血止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疔肿毒、吐血、咳血、鼻血、月经不调和胃溃疡等病症。

秋海棠【别名】岩丸子【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和果入药。

夏秋采块茎;初冬采果,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酸、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调经。

用于吐血,衄血,咳血,崩漏,白带,月经不调,痢疾;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3钱。

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学名:Begonia 英名:Begonia 别名:八月春 科名:秋海棠科 形态特征:秋海棠类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

茎绿色,节部膨大多汁。

有的有根茎,有的有状块茎。

叶互生,有圆形或两侧不等的斜心脏形,有的叶片形似象耳,色红或绿,或有白色斑纹,背面红色,有的叶片有突起。

花顶生或腋生,聚伞花序,花有白、粉、红等色。

秋海棠类有400种以上,而园艺品种近千。

分球根秋海棠、根茎秋海棠及须根秋海棠三大类。

繁栽要点:繁殖方法因类型不同有别,有播种、扦插、分块茎、分根茎等方法。

多喜阴湿,夏季忌高温,温度高于32摄氏度时生长不良,花前应施追肥,并逐渐增加水量,而花后应减少浇水。

其中须根类的四季海棠,花后宜行修剪促再开花。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四季海棠原产南美巴西,1821年柏林植物园从巴西引进的植物的土壤中,发现了四季海棠的原种。

1828年传入欧洲各地,1878年育种学家进行种间杂交取得成功,形成了现代四季秋海棠的特色。

因此形成了四季海棠的多源杂种。

秋海棠属除澳大利亚外,全世界从热带到亚热带均有分布,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关于秋海棠类的传说与典帮。

《采兰杂志》载:古代有一妇女怀念自已心上人,但总不能见面,经常在一墙下哭泣,眼泪滴入土中,在洒泪之处长出一植株,花姿妩媚动人,花色像妇人的脸,叶子正面绿、背面红的小草,秋天开花,名曰:“断肠草”。

《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载:“相传昔人有以思而喷血阶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

”人们爱秋海棠,秋海棠类的姿色的确赏心悦目。

秋海棠既可盆栽室内观赏,也可在暖地栽开花坛或成片种植形成花繁叶茂的地被。

有的观叶,有的观花,细赏之余,神韵无穷。

秋海棠中文名称: 秋海棠 外文名称: Pyrus 公司: 金蕾烟公司 年代: 四十年代 单位数量: 10 类型: 卡标 规格: 长130mm 宽83mm 参考价格: 60~120元 图片Image

秋海棠的养殖方法

1、上盆

播种苗在3-4片叶、扦插苗在发根后10-15天,即可分栽上盆。

2、浇水

上盆后的管理,在冬季每天浇水1次就可以了,一般浇水是在中午前后进行;夏天浇水的次数稍多,每天早晚各浇1次,在秋海棠夏季的生长旺季,还要注意每天喷雾,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6%-60%。春、秋每天也只要浇水1次,有时晚间可根据天气情况补充浇水即对现于的盆浇少的水。

3、施肥

上盆半月后,应放宽盆间距离,促进侧枝键壮,并追施稀薄肥1次。肥料的比例以N:P:K为3:1:2或2:1:2为好,再补充微量元素即可。肥料的浓度一定不能太高,否则容易烧根,以后每隔20-30天追肥1次。

4、光照和温度

秋海棠对于光照和温度也要求比较严格,对光照和温度的调节,根据种类而异。一般生长期控制在24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了,夏季要加强通风避免高温多湿。休眠期保持10摄氏度左右,这时要减少浇水,避免叶面积水。

秋海棠的生长习性

生长适温为19-24℃,冬季温度不低于10℃,否则叶片易受冻,但根茎较耐寒。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迅速,茎叶茂盛,花色鲜艳。秋海棠对光照的反映敏感的。一般适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

另外对光周期反应也十分明显。在短日照和夜间温度21℃的条件下,花期明显推迟。由于自然生长与湿度较大的林下或沟谷地带。因此,野生种排水好,腐叶土层的林下或岩石缝隙中,对根部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利。

-秋海棠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