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王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王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最新资讯,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0 13:42:17发布解答。
王莲的生长习性
王莲为典型的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耐寒力极差,气温下降到20℃时,生长停滞。气温下降到14℃左右时有冷害,气温下降到8℃左右,受寒死亡。在西双版纳的正常年份,可在露地越冬并能结出种子,所结种子可以繁殖后代,但特寒年份有冻害。广州、南宁较暖年份,可在露地越冬,一般年份需保温设施方可越冬。北回归线以北的广大地区,较暖年份也不能在露地越冬,只能在特制的温室内越冬。王莲喜肥沃深厚的污泥,但不喜过深的水,栽培水池内的污泥,需深50厘米以上,水深以不超出1米较为适宜。种植时施足厩肥或饼肥,发叶开花期,施追肥1-2次,入秋后即应停止施肥。王莲喜光,栽培水面应有充足阳光。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是越冬防寒。中国海南省南部,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大陆的西双版纳和雷州半岛等热带地区,一般年份,均需简易防寒方可在露地越冬,其余广大的华南地区,天然水面不宜栽培,只宜种植在人工建筑的水池内,冬季用双层薄膜覆盖池面,附设有换水装置,晴天夜晚换入温水1次,阴雨天每昼夜换水2-3次,保持池内的气温和水温均在18℃以上。华南北部以至华中、华北地区,栽培用水池,则需建立在专用温室内,冬季保持气温和水温均在20℃左右。王莲的叶片上密布小孔,叶缘还有两个缺口,大雨时水可以从小孔和缺口迅速排走,保持叶片干燥,避免了由叶片积水而造成腐烂,影响其光合作用,也避免真菌和藻类的滋生。 王莲的花单生,硕大,花开三天,颜色多变,早晚开放,中午关闭,其花心温度要比四周气温高出10℃左右。第一天傍晚,新开放的白色花儿具凤梨香味,强烈地吸引着水中的甲虫,而花瓣里的花蜜和淀粉质物质使甲虫忽略了慢慢闭合的花儿,于是被留在花里过夜。直到第二天晚上,花儿再次打开,神奇地转为粉红色并失去香气,此时雄蕊释放出的花粉沾满了甲虫,甲虫携带着花粉前往另一朵新开的王莲花觅食,从而帮助王莲授粉。第三天早上,花儿转为红色,凋谢并沉入水中。王莲的花具有雌性先熟的特征,通过这种机制,王莲巧妙地避免了自花授粉。
王莲如何莳养?
王莲为睡莲科王莲属多年生水生花卉。具短而直立的根状茎,须根发达。幼叶锥状,成长叶圆形,直径达100~250厘米,叶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并具凸起的网状叶脉,脉上有坚硬长刺,全叶如大圆盘浮于水面,浮力可达50千克以上,叶柄长达2~3米,密被粗刺,花单生,大型,直径25~35厘米,伸出水面开花,萼片4枚,绿褐色,花瓣卵圆形,初开白色,有白兰花之香气,等2天变淡红至深红色,等3天闭合。花期夏秋季,每日下午至傍晚开放。果实球形,形似玉米,有“水中玉米”之称。
原产南美亚马孙流域。性喜温暖、向阳、高水温、高气温,要求水温30~35℃,池内栽培水温25~35℃,低于20℃生长停止,空气80%为宜,喜富含有机质肥沃深厚的土壤。
种子繁殖,将播有种子的花盆浸入一只水缸里,水高出花盆5~10厘米,放在阳光下,还可将花盆取出在太阳下晒,提高土温,促进发芽,但盆土不能晒干,反复多次,3周后小苗即可出水,移植于池内。
幼苗期需充足的光照,冬季要补充灯光,温室内水池栽培,经5~6次换盆,叶片生长至直径20~30厘米时可定植入池。一般每株水面积30~4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定植前应洗刷,用5%硫酸铜水擦洗水池,然后将1/3草皮土、塘泥土和腐熟牛粪混合入种植槽内,土面盖一层细砂,注入清水,加热至水温30℃时栽入幼苗,使生长点露出水面,6月初即可开花。夏季气温太高注意通风遮荫,直至秋末花后2个月左右种子成熟,种子要预先用塑料袋套起来,种子始终要浸入清水内不受冻。
王莲怎样种植?
王莲(学名:Victoria regia Lindl.)是睡莲科王莲属植物。
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叶草本,有直立的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白色。
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十分壮观,并以它娇容多变的花色和浓厚的香味闻名于世。
夏季开花,单生,浮于水面,初为白色,次日变为深红而枯萎。
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主要产于巴西、玻利维亚等国。
须要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发育。
生长适宜的温度为摄氏25~35度,低于20度时,植株会停止生长。
也是王莲属植物的统称。
该属植物均是热带著名水生庭园观赏植物,具有世界上水生植物中最大的叶片,直径可达3米以上,叶面光滑,叶缘上卷,犹如一只只浮在水面上的翠绿色大玉盘;因其叶脉与一般植物的叶脉结构不同,成肋条状,似伞架,所以具有很大的浮力,最多可承受六七十公斤重的物体而不下沉。
王莲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王莲多用播种繁殖。1~3月在温室内将种子播于装有肥沃河泥的浅盆中,连盆浸入能加温的水池中,保持水温30~35℃,水深5~10厘米,经10~20天便可发芽。发芽后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浸水深度。
王莲,大王花的繁殖方式?
王莲繁殖方式分株分株时间: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
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
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
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
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
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
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要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分球某些花卉的地下部分有鳞茎或者球茎、块茎、块根等,这些鳞茎或者球茎、块茎、块根等在地下生长了一年后,它的周围会长出小球来的,把这些小球分下来种植就行了,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只是要注意,在栽种时,不要把小球种得太深:通常盖土的厚度不要超过球径的一倍。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地区,因此对温度的要求不算太严,只要不低于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于33℃就能顺利度夏。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
如果光线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荫的环境下养护,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枝条或叶柄纤瘦、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花瓣小,花色淡甚至开不出花。
大王花的繁殖方法大王花的花朵虽然很大,但它的种子非常微小,且带有粘性,用肉眼几乎难以辨别。
然后,对于大王花种子具体是怎样传播的,科学界还存在着相当的争议。
一部分学者认为:“种子是由鹿、野猪等踩进茎皮破损的植株中后进行繁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