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是有黑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黑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3 13:10:34发布。
黑草草药它可以治什么病啊
【别名】 鬼羽箭、羽箭草、黑骨草、克草 【来源】 玄参科鬼羽箭属植物黑草Buchnera cruciata Buch.-Ham.,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中暑腹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荨麻疹。
黑草是什么?
不知道
想学习水草的养殖方法?
水草种植的十大金科玉律站看看,这是台湾的网站,是柯清水老师的10多年养草经验。
有水草百科、图鉴等。
http://www.tbs-aqua.com.tw/
黑豚鼠的养殖方法
一、概述 黑豚鼠是一种黑色的豚鼠--集野味、毛皮、观赏、滋补于一身的珍贵食草动物,豚鼠属哺乳纲,啮齿目,天竺鼠。
黑色的耳朵、黑色的眼睛、黑色的脚趾、油光发亮的黑色毛皮,故称之为黑豚鼠。
豚鼠头大、颈短、耳圆、无尾、四肢短,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趾上的爪短而锐利,不抓人,不善攀登和跳跃,性温顺,胆小易惊,有时发出吱吱的尖叫声。
生长快(饲养2~3个月即可出售)、繁殖率高(出生后一个半月雌性即达到性成熟进行配种)、抗病性强、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黑豚性情温驯,繁殖快,病害较少,饲养方法简单,投入少,见效快,养殖一头猪的饲料成本可养殖200对黑豚鼠,很适合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饲养,老少皆宜,因此推广黑豚鼠养殖有很好的社会意义。
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特点 1、野味、滋补:通过引进并不断优化选育而成的黑豚鼠,肉白而细嫩(肌肉纤维极细),味鲜,胜过鸡、鸭、鱼类;豚皮富含胶质,口感肥糯,胜过甲鱼裙边。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黑色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消除人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助阳功、抗衰老的特殊功能。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黑色补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固于肾,指出黑色品可以固本扶正、润肤美容、强壮身体、延年益寿。
黑豚鼠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所含的黑色素能消除人体自由基防止脂质过剩,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所含的铁质是甲鱼的3倍。
2、药用:黑豚鼠肉味甘、性平,有益气补血、解毒之功效,用以治疗身体虚弱、年老肾亏、产后贫血等症。
黑豚鼠的肉可作为生产治疗癫痫的药物,豚血可提取药物原料血清素。
胃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短时间内(10天左右)食用3-4只黑豚鼠,可稳定和缓解病情,减轻症状,并维持较长的时间。
3、毛皮:黑豚鼠又是一种珍贵的皮毛动物。
它的毛乌黑发亮,其亮度可与水貂媲美,毛长2厘米--3厘米,较狐狸皮毛短,符合现代服饰消毒新潮,皮板薄而软,富含胶质,经有关皮革科研单位监测证明,黑豚鼠的皮毛可用于生产高档裘皮大衣和工艺饰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4、观赏:黑豚鼠性情温和,易养易管,活泼可爱,受到人们,尤其小朋友的喜爱,可作为宠物饲养。
三、饲养管理 黑豚鼠养殖技术黑豚鼠为草食性动物,各种野草、蔬菜、树叶、瓜皮、植物茎叶、稻草等秸杆都是它的好饲料。
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日食青饲料量为每只150~200克,适当辅以少量谷物,麦类、玉米等精料(每天每只3分钱即可),养殖一头育肥猪的饲料可以养殖150~200只黑豚,是典型的节粮型小家畜。
广大农村草山草坡多,饲料资源十分丰富,黑豚鼠能有效地利用当地草类饲料,人工种植牧草饲养效果最好,在很短时间内使每个养殖户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高档野味天然黑色营养滋补品。
(一)饲养场地的准备首先是饲养设施黑豚鼠饲养方式多种多样,因地制宜,一般常采用的方式有:笼养、平养池式圈养、立体规模工厂化养殖。
1、笼养。
凡少量饲养可采用这种饲养方式。
其优点是能控制繁殖、投料,保持清洁卫生。
笼可用木条、竹片、铁丝制成,规格以60厘米×50厘米×40厘米为宜。
2、平养池式圈养。
适宜平房、舍宽的情况下采用。
房内用砖、木板等隔成0.5-1平方米面积的池,池内最好垫些木屑或干划,有利于保暖吸湿。
目前多采用此种方法饲养。
3、立体式工厂化饲养:其规模较大、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操作,饲养数量多。
用砖或木、铁条做成3-5层,底部稍斜,使粪便流出,方便管理。
池、笼中有小门。
一般根据笼舍的大小决定放养数量,每平方米密度小的8只-10只,大的10只-20只。
一般长宽为100厘米×50厘米的可放1公4母;80厘米×50厘米的可放1公3母;60厘米×50厘米的可放1公2母;45厘米×35厘米的可放1公1母。
而池养、箱养的应适当稀放。
放养黑豚鼠前,应用浓度力0.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房舍进行喷洒消毒。
(二)饲喂 黑豚鼠的食性很广,它是以食青饲料为主的草食性动物。
野草、树叶、秸秆、蔬菜都是它的食物来源。
一般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每只每餐120克左右。
为促进黑豚鼠生长,也要配合喂给一些全价混合饲料,其成分与兔饲料相近。
如自制混合饲料(精料),其原料比例为:玉米粉40%、谷粉10%、鼓皮30%、花生壳粉15%、鱼粉2%、骨粉2%、食盐1%、维生素和生长素适量(我们推荐采用“金赛维”多种维生素之王和“生物催肥精”)。
我们的最新饲喂方法是:种豚采用小猪全价颗粒饲料70公斤、米糠30公斤、维生素C20克,多维20克(金赛维)、“活力99”保健液5公斤;对15天断奶的商品豚的饲喂方法是:小鸡全价颗粒饲料70公斤,米糠30公斤、维生素C20克、多维20克(金赛维)、“生物催肥精”20克。
将饲料拌水做成湿料投喂。
不另外添喂饮水。
黑豚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就会出现繁殖下降、脱毛、生长慢、病多等情况,因此对于黑豚的饲料中一定要添加维生素C。
黑豚鼠的食性很杂,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均需要充足的营养。
由于黑豚鼠是草食动物,对粗纤维消化率较高,如长期不供给青料或干草等植物,就会发生脱皮现象,所以饲料供给应以精、青料搭配。
青料:以新鲜嫩草,如皇竹草、象草、黑麦草、玉米叶、甘蔗叶、树叶、青菜、果皮、胡萝卜、红薯等,我们饲喂的基本上都是皇竹草和黑麦草。
(三)卫生管理黑豚鼠爱干净,不论是圈养还是笼养,都要搞好养殖室的环境卫生,食槽要定期清洗,防止食物霉变,确保饲料和饮水的新鲜,杜绝野鼠、蟑螂等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
(四)繁殖黑豚鼠性成熟早。
一般母豚35——45日龄,公豚70日龄就有性征表现。
但母豚最好在70日龄后再配种繁殖。
性别鉴别:简单方法是用手压迫会阴部;看有无阴茎出现和外阴部形状,即可确认公母。
捕捉检查时,用右手按住黑豚鼠的背部,用拇指握住其左肩,其它四指握住右肩及胸部,这样轻轻拿起来后,然后用左手托住它的身体。
母豚性周期为16天,发情持续时间为1~18小时,平均为9小时。
母豚妊娠期为56~68天,怀仔数为1~5只,多的可达6~9只。
选种:种豚要选择体态丰满,骨粗壮、肢形正、眼明亮,营养状况发育良好,毛色光亮,皮肤柔软有弹性,公豚睾丸对称,大小一致,母豚外阴发育正常。
交配:黑豚鼠发情持续时间为1-18小时,平均9小时,发情时间大多在下午5点至次日早上5点之间,母豚发情交配后,阴道口有明胶样的混合物,根据这种栓塞物的有无,可以判断黑豚鼠是否交配成功。
一般情况下,留作原种繁殖的黑豚鼠,都采用一公一母的交配法进行,即每个养殖池只放1对种豚,母豚应在幼豚断乳后,再让它们同居繁殖;可以在母豚产仔后的半天内把公豚放入进行血配;配种率、繁殖率都高。
大群饲养时多采用3只至4只母豚放入一只公黑豚鼠进行交配,切忌放入两只公豚,以防格斗而影响配种。
生育:母豚妊娠期68天左右,怀仔数一般3至7只,幼豚15天后断奶,断奶后分开喂养,通常情况下60-80天饲养即可达到商品要求。
妊娠期间,除了提高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外,场地要保持安静、清洁,闲杂人员不能随意出入。
要保证日粮新鲜,少喂多餐。
妊娠后期要在笼内放置干草,让母豚营巢准备分娩。
仔黑豚鼠的哺乳期夏季为15天,冬季为20天。
哺乳期应增加母豚的饲料营养。
黑豚鼠繁殖率高,免疫力强,种豚利用年限为3年,在饲养过程中一般无需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
每年对种豚注射一次“一针肥”,每只注射0.3毫升,对出生一星期的幼豚注射“一针肥”、每只注射0.1毫升即可(最多一支2毫升的“一针肥”可以注射30只,用生理盐水稀释采用连续注射器注射)。
(五)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黑豚鼠养殖的关键,重点放在防止饲料发霉、变质上。
配合饲料最好随配随喂,颗粒饲料直接投喂时,应放干净水供饮,或拌饲料喂,少食多餐,每只成本日粮40克左右,每天喂两次,保持食槽清洁卫生。
喂精料后,同时放入新鲜青料,青料最好当天割当天喂,每日每只成体采青料量为250克左右,防止饲喂被农药等污染的青料。
饲养室要保持清静,每天清理粪便,用具经常刷洗干净。
相对温度45%-55%,冬天做好保暖工作,夏季要安装电扇。
防止鼠类、蛇类进入养殖室,为黑豚鼠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饲养员要认真负责、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四季管理 春季的管理:春天温度适宜,应多喂青绿饲料,抓紧繁殖,保持一定的密度和室内的环境卫生。
夏季的管理:夏天温度较高,要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降低密度,严格清毒,加强营养,保持黑豚鼠的体质稳定。
秋季的管理:秋天天高气爽,温度宜人,保持室内地面、笼具、食具的清洁,拟好繁殖计划,多备青绿饲料,防止喂给变质的饲料。
冬季的管理:冬天天气寒冷,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风进入,可以适当提高黑豚鼠饲养密度,如果冬天青绿饲料供应不足,可以适当增喂谷物类、糠麸类等精饲料。
黑豚鼠吃青饲料,同时也需要吃一些干草,特别是冬季青饲料缺乏的时候,可以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维生素,给其足量的干草即可。
五、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人工饲养黑豚鼠如能掌握饲养方法,严格管理,很少发生疾病,即使有病死亡也是极个别的,如果饲料变质,喂料时有时无,青料不干净,营养不全,管理粗放,均会导致疾病发生。
以下介绍两种常见病。
1、膨胀病:多数因进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饮用污染水,采食露水未干的青菜类及水分含量过多的青菜,导致消化不良,多再现为腹部膨胀、精神不振、减少或停止采食、口唇苍白、粪便多而稀或水样、青绿、腥臭。
防治方法:发现病体,立即隔离,喂给氯霉素或土霉素等药物,也可用草药穿心莲煮水喂,连喂2-3天,每天1-2次,还可用雷公根洗净,晾干生喂。
2、干瘦病:因日粮长期单一,缺乏维生素、营养不良或干喂,不加饮水,致使消化受阻停食,或出现豚胃疾病不能及时发现治疗,逐日消瘦。
防治方法:可采用鱼肝油或鸡蛋黄补给,熟黄豆拌入饲料喂,经10天后再恢复日常饲料。
同时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如体温升高,可用2-3万单位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续3-5天。
黑鱼的养殖方法
1、鱼池选择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
2、清塘消毒箱中。
拓展资料:1.黑鱼,是乌鳢[lǐ]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
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
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2.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
黑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
黑鱼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
黑面草种植方法如下
种植特高黑麦草对地块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草畜配套原则。
每头牛配套种植0.6—1亩。
2、良田好地种植原则。
必须选择水肥条件好,能灌易排的田块。
3、就近、方便种植原则。
离村庄要近,便于利用。
4、开墒条播规范化种植原则。
5、相对连片原则,即种草地块要相对集中连片。
播种时间:特高黑麦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3℃—20℃,低于5℃或高于35℃时发芽困难。
在2—11月份都可种植,最佳种植时间是4月初到5月中旬和6月中旬到7月底。
播种方法:特高黑麦草的播种方法有两种,即免耕播种和翻耕播种。
这两种播种方法的产量比约为0.9∶1.1。
播种方式有三种,即条播、撒播和塘播,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以条播最为理想。
其方法是:1、田地翻犁前施足底肥(厩肥)不少于2吨/亩,可适当再施复合肥(或尿素)10—15公斤/亩。
2、翻犁耙细平整后,按幅宽1.5米或2米拉线开墒。
3、播种:墒面平整后,以行距25厘米,播幅5厘米,每亩0.8—1公斤种子播种。
4、播前每亩用50公斤普钙和草种拌匀后拉线播种,以保证条播的质量和土壤肥力。
5、播种前可浸泡种子5—8小时,表皮水份晾干后进行播种,播种后用钉耙轻耙让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水利条件较差的地区最好采用播后覆土1—1.5厘米,这样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增强抗旱能力。
6、灌溉:播种结束后进行灌溉,灌溉时水要慢灌浸墒,灌溉不能漫墒,以防种子被水冲走。
[1]田间管理特高黑麦草的特点是喜湿又怕水浸渍,因此,田间管理应紧紧围绕浇水、施肥这两个环节。
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有条件的农户出苗后在三叶期或分蘖期追施5—10公斤/亩尿素或复合肥以壮苗。
每次割草后根据长势追施10—15公斤/亩尿素或复合肥,并在割草后3—5天进行(以免灼伤草茬、草尖,引起腐烂),追肥后要及时进行灌溉。
田间有积水则要及时排出以免发生烂根病。
收割利用播种45—50天后即可割第一次草,第一次割草时无论其长势好坏均必须刈割,留茬不能低于3厘米,以利分蘖。
以后视牧草长势情况,每隔20—30天割草一次。
如果用于喂牛、羊等草食动物,应长至拔节期收割,以提高可利用干物质含量。
由于特高黑麦草的水分含量较高,如发现畜禽有“拉稀”现象,应多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干草(如稻草、蚕豆秆等),也可采取提前一天收割,摊开晾晒萎焉后利用,即可避免。
为不影响后作水稻生产,在插秧前15天收割以后翻犁放水沤田,每亩撒石灰15—20公斤,以加速草根的分解腐烂(应作田间消毒)。
病虫防治出苗后主要有地老虎和螬蛴等危害牧草。
可用敌百虫、百树得等相关药物在天黑前喷雾防治,地老虎可采用灌水方式进行防治。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利用自留地、山坡地、责任田种黑麦草,播种时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
可散播也可条播。
条播行距11—20厘米,覆土1—2厘米,每亩播种量1—1.5公斤。
散播时遇田块干旱时可灌水,使土壤潮湿后再排水,以有利于黑麦草发芽和出苗 盆养黑麦草整齐,播种时混合10公斤磷肥拌匀后播种效果更好,播种后以15—20公斤复合肥打底,也可施有机肥100—1500公斤,宽5—8公尺为一块四面清沟,把细土覆盖在黑麦草种子上,以利出苗,防止渍害。
黑麦草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产草量高、鲜嫩多汁、适口性好、抗寒等特点。
喜温和、湿润、凉爽气候,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抗热和抗旱性能差,耐潮湿,但不耐长期积水,因此在南方夏季高温越夏不良。
1、土壤条件 对土壤要求不高,在较瘠薄的微酸性土壤上能生长,但产量较低,最适宜在PH6-7、排水较好的肥沃壤土或粘土上生长,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产量越高。
2、整地 种子小而轻,整地时要精耕细作,要求畦面平整,无土块,四周开深排水沟,沟深30cm、宽30cm,畦间开浅沟,深15-20 cm,宽20 cm,做到田间无积水,土壤保持湿润,又不淹苗。
套种的水稻田在播种前要求排水至土壤湿润,稻收割后,及时开好排水沟。
3、播种 可春播或秋播,我区一般采用秋播,播期为8月上旬至11月底,最适播种期在9-10月份,一般播种越早,产草量越高。
播种方式一般采用散播或条播,亩播种量1.5-2kg,种子可直接与钙镁磷肥拌种后播种,但遇天气干旱、或土壤干燥,必须及时灌水,否则会影响出苗,播前最好太阳下晒1小时后,用温水浸种12小时、或1%石灰水浸种1-2小时后再拌种,这样可提早出苗和提高出苗率。
单季稻田套种,可在收割前7-8天播种。
4、中耕除草 杂草主要发生在苗期,且播种期越早,杂草长势越旺,要做好除草,而播种期在10月下旬后,苗期一般杂草较少。
除草方法有播前土壤处理、芽前处理和苗期处理三种,播前土壤处理即在播种前一天用草甘磷等喷洒,清除田间杂草;芽前处理即在播种后、出苗前用草甘磷喷洒;黑麦草苗期杂草一般以阔叶草为主,苗期处理可用阔叶草除草剂在2-3片叶时及时喷洒,对少量单子叶杂草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除草方法,可采用人工的方法去除杂草。
水稻套种田可在播前择晴天,用二甲四氯稀释后喷洒于水稻基部以下田里,清除杂草。
黑麦草分蘖盛期后生长旺盛,有较强的抑制杂草能力,不必除草。
黑麦草根系发达,浅扎在土壤表层,有疏松土壤作用,一般不用中耕。
5、施肥 对水肥条件敏感,尤其喜氮肥。
土壤越肥,增产效果越明显。
在播种时要求亩施有机肥3000kg左右作基肥,种子用20 kg钙镁磷肥拌种,苗期和每次收割后,要追施氮肥,亩施5-10kg尿素。
用沼液浇灌,增产效果更显著。
6、灌水 对水分条件反应比较敏感,在分蘖、拨节、孕穗期适当浇水,遇干旱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增产效果明显。
7、收割 产量、收割次数与播种期、土壤肥力和收割时株高相关,以播种期的影响最大,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播种,年内可收割1-2次,翌年起至6月上旬可收割3-6次,春季每间隔20-30天可收割一次。
为促进黑麦草分蘖,提高产量,要求第一茬及早收割,一般株高在40cm时可收割,可促进其分蘖,收割时留茬5cm,以利再生。
8、利用 草质鲜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种畜禽均喜采食,适宜青饲、调制干草、青贮和放牧,一般在营养期收割后适合青饲、孕穗期或抽穗期刈割后青贮、盛花期刈割后调制干草或青贮,株高在25--30 cm时宜放牧。
编辑本段黑麦草栽培把好“四关”如何提高黑麦草的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应该把好播种、施肥、收割、留种四关。
一、播种期黑麦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期温度13℃以上,幼苗在10℃以上就能较好的生长。
因此,黑麦草的播种期较长,既可秋播,又能春播。
秋播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主要看前茬作物。
若专用饮料地、可以早播,以便充分利用9、10月份有利天气,努力提高黑麦草产量。
二、播种量在一定面积范围内,播种量少,个体发育较好。
但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发挥黑麦草的个体群体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可亩播种量1—1.5公斤最适宜。
生产上,具体的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期、土壤条件、种子质量、成苗率、栽种目的等而定。
一般秋播留种田块、每亩要有35—40万左右的基本苗,约需播1公斤左右,作饲草用,并需要提高前期产量时,可多播一些,每亩2.5—3公斤。
三、播种方法黑麦草种子细小,要求浅播,稻茬田土壤含水量高、土质粘重,秋季播种时往往连续阴雨,或者因秋收季节劳力紧张。
为了使黑麦草出苗快而整齐,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钙镁磷肥10公斤/亩,细土20公斤/亩与种子一起拌和后播种。
这样,可使种子不受风力的影响,避免因水稻生长繁茂,减少细小的黑麦草种子不易 黑麦草草坪落地,确保播种均匀。
稻板直播时,待播种后,每隔2-4公尺开一条排水沟,并将沟中的土敲碎,覆盖在畦面上,作盖籽用。
四、增施肥料黑麦草系本科作物,无固氮作用。
因此,增施氮肥是充分发挥黑麦草生产潜力的关键措施,特别是作饮料用时,每次割青后都需要追施氮肥,一般尿素5公斤/亩,从而处长饲用期限。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啬鲜草总产量增加,日产草量也增加,草质也明显提高,质嫩,粗蛋白多,适口性好。
某种程度上讲,黑麦草鲜草生产不怕肥料多,肥料愈多,生产愈繁茂,愈能多次反复收割。
要求每亩黑麦草田施25-30公斤过磷酸钙作基肥。
留种田一般不施氮肥为宜,若苗生长特别差垢,应适当补施一点氮肥。
五、收割黑麦草再生能力强,可以反复收割,因此,当黑麦草作为饲料时,就应该适时 收割。
黑麦草收割次数的多少,主要受播种其、生育期间气温、施肥水平而影响。
秋播的黑麦草生长良好,可以多次收割。
另外,施肥水平高,黑麦草生长快,可以提前收割,同时增加收割次数;相反,肥力差,黑麦草生长也差,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生物量,也就无法收割利用。
适时收割,也就是当黑麦草长到25厘米以上时就收割,若植株太矮,鲜草产量不高,收割作业也困难。
每资收割时留茬高度约5厘米左右,以利黑麦草残茬的再生。
编辑本段生产管理黑麦草长至35—40厘米高时进行刈割,留高2—3厘米,到次年6月底前轮流刈割4—5次,亩产可达5000—10000公斤,每次刈割后应追施10公斤速效氮肥对水浇泼一次。
黑麦草营养丰富,鲜草中含蛋白质2.6%,亩产粗蛋白175公斤,是畜禽的好饲料。
编辑本段有效利用(1)放牧利用:黑麦草生长快、分蘖多、能耐牧,是优质的放牧用牧草,也是禾本科牧草中可消化物质产量最高的牧草之一。
常以单播或与多种牧草作物如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苕子等混播。
牛、羊、马尤喜欢其混播草地,不仅增膘长肉快,产奶多,还能节省精料。
牛、马、羊一般在播后2个月即可轻牧一次,以后每隔1个月可放牧一次。
放牧时应分区进行,严防重牧。
每次放牧的采食量,以控制在鲜草总量的60p%为宜。
每次放牧后要追肥和灌水一次。
(2)青刈舍饲:黑麦草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干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5%以上,且叶多质嫩,适口性好,可直接喂养牛、羊、马、兔、鹿、猪、鹅、鸵鸟、鱼等。
牛、马、羊、鹿饲用尤以孕穗期至抽穗期刈割为佳,可采取直接投喂或切段饲喂;用以饲喂猪、兔、家禽和鱼,则在拔节至孕穗期间刈割为佳,以切碎或打浆拌料喂给。
青刈舍饲应现刈现喂,不要刈割太多,以免浪费。
(3)青贮:黑麦草青贮,可解决供求上出现的季节不平衡和地域不平衡问题,同时也可解决盛产期雨季不宜调制干草的困难,并获得较青刈玉米品质更为优良的青贮料。
青贮在抽穗至开花期刈割,应边割边贮。
如果黑麦草含水量超过75%,则应填加草粉、麸糠等干物,或晾晒一天消除部分水分后再贮。
发酵良好的青贮黑麦草,具有浓厚的醇甜水果香味,是最佳的冬季饲料。
(4)调制干草和干草粉:黑麦草属于细茎草类,干燥失水快,可调制成优良的绿色干草和干草粉。
一般可在开花期选择连续3天以上的晴天刈割,割下就地摊成薄层晾晒,晒至含水量在14%以下时堆成垛。
也可制成草粉、草块、草饼等,供冬春喂饲,或作商品饲料,或与精料混配利用。
黑麦水草要怎么养殖。
黑麦草(指多花黑麦草),是越年生草本牧草,一般生长期为1至2年。
须根发达,基部丛生,株高90至130厘米。
叶长而较宽,叶色深绿而有光泽,呈弧形披垂。
黑麦草喜温和湿润气候,肥沃土壤,也适宜黏土壤和红土壤,土壤最适宜PH值为6至7。
黑麦草品质优良,适口性好,不但牛、羊、猪、兔、鹅、鸡等各种畜禽喜食,而且还是草鱼的好饲料。
黑麦草增产潜力很大,在水肥条件较好而又较早播种的情况下,亩产鲜草可达1万公斤左右。
一般施肥管理水平,亩产也在5000公斤左右。
播种期黑麦草春秋季均可播种。
秋播收割利用次数较多,总产量高;春播可延长收割利用期,且草质鲜嫩,但总产较低。
秋播的播种期在9月初至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上旬。
播种操作播种前亩施猪栏肥1000至1500公斤。
如无猪栏肥等有机肥,可亩施钙镁磷肥25至30公斤作基肥。
施肥后翻耕整地做畦。
黑麦草种子较小,要求畦面平整无大土块。
播种方式条播或散播均可,但为管理方便,以条播为好。
亩用种量1.5公斤左右。
如播种期内少雨或土壤较干燥,可先用清水浸种2至4小时,以利出苗和提高成苗率。
管理黑麦草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
分蘖盛期以后,已封行遮阴,可不再除草。
每次收割以后,应补施少量氮肥,能够加速再生,提高产量,苗期要注意地老虎和蝼蛄危害,如有发现用“毒丝本”农药防治。
收割黑麦草收割草层高度为30厘米左右。
收割迟早、次数及产量除与肥水管理条件有关外,播种期的影响较大。
初秋播种的,年内可割1至2次,次年立春至小满可割4次左右。
10月份播种的,如管理好,年内割1次,年后割2至3次。
春播的,到6月初可割3次。
农户可根据畜禽饲养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期。
种植时如果不松土,会降低种子发芽率,比较费种子。
其实一般的草本植物,都可以直接撒在山上或地面上就可以生长,只是密度、长势不好,还要有一定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