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是有报春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及报春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13 13:11:23发布。
报春花该怎么养护?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基生,呈莲座状;花序巨大,紧密排列许多色彩艳丽的小花。是冬、春季重要的盆花。秋季播种后,经3次移苗和换盆,定植在直径10~12厘米的花盆中,用腐叶土或泥炭土盆栽;生长期每1~2周施肥一次;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喜凉爽的环境,白天温度为15~18℃,夜间温度为10~12℃。
报春花
如何水培与养护报春花
取生长健壮的土培小植株,用洗根法除去泥沙和枯根,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定植于小口径的水培容器中,加清水至2/3根系处。
(2)水培初始,每5天换1次清水,10天左右可长出水生根。
当植株出现较强的生长势时,加入营养液,置光照充足处养护,每周更换1次营养液。
夏季置阴凉、通风处,防止烈日直射。
冬季室温不宜过高,以10~12℃最好,这样既利于开花,又能使花色更艳、花期更长。
花凋谢后应及时剪去花梗和残花,摘除枯叶。
2.养护指南(1)温度与光照 适合报春花生长的温度为10~20℃,安全越冬温度为5℃以上。
报春花喜充足的阳光,半阴环境下生长良好。
夏季中午时分需遮阴,忌强烈阳光直射,应将其置于阴凉通风处。
(2)施肥 水培报春花换水时加入营养液,当植株出现较强长势时,可增加营养液的用量。
(3)换水 水培报春花生长初期2-3天换一次水,长出水生根后,7-15天换一次水即可。
报春花中哪些花卉栽培管理时需要戴上手套操作,为什么?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
原产于欧洲。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
常作二年生花卉种植。
株高15厘米以内。
叶长椭圆形,基生,长10余厘米,宽5厘米左右;叶面皱,叶缘略下弯。
花梗长5^-10厘米,一趁一花,花径4厘米。
花冠高脚碟状,花瓣5片,花心常具黄色斑块。
花色多种,常见的有蓝色、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等。
冬、春季开花,是春节室内盆栽和春天花坛的重要花卉.与本种极为相似的有多花报春(P, poly-antha),后者花越粗壮,高可达15厘米,端部可着花数朵,花的大小、花形、花色与欧洲报春花几无区别,花市上常见这两种花混合出售。
本属常见种植的还有四季报春(P, obconica),又名鄂报春,产于我国西南.为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种植,高20--30厘米;叶基生,叶片椭圆至卵状椭圆形;花慈高20^-30厘米,顶生伞形花序,花有红色、粉红色、淡紫色等。
藏报春(P, sinensis),产于我国西部。
为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种植;叶卵状心形,有羽状裂,叶背红色,具长叶柄;轮伞花序1-3层,每层具花10朵左右;花粤明显膨大,呈陀螺形,花瓣5枚,花色多种.报春花(P, malacoides)产于我国云南省和贵州省。
叶卵形或矩圆状卵形,叶基生,株高20^-30厘米;轮伞花序2-7层,每轮具花4--6朵;花小,高脚碟状,花色有雪青色、粉红色等。
为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种植。
【生长习性】本属植物多分布于较高纬度的低海拔地区或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因此普遍喜温凉、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土壤。
不耐高温和强光照,也不耐严寒。
生长适温为10℃一20℃。
报春花的养殖方法【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也可分株繁殖。
种子寿命较短,最好随采随播。
出于商业需要或天气原因,常干燥冷藏于秋天播种。
种子细小,发芽时喜光照,因此播后常不覆土,可加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湿,在15^-21℃下约半个月发芽;如超过250C,发芽率明显下降。
分株应于秋天进行。
【栽培管理】盆栽土壤宜用含腐殖质较多的砂壤土,例如用腐叶土与园田土各半,另加些沙土,混拌一些有机肥。
欧洲报春和多花报春均喜微酸性土壤,原产于我国的报春花可用中性土壤种植。
分株,通常将老株分成2-4株重新种植。
幼苗3叶期时可分苗I次,6-7叶期可上盆定植,视盆大小决定定植株数,每盆可种2-4株。
1周后移至半阴处,再过1周可见光,每2^-3天浇水1次,10天左右施1次稀有机肥液或约。
.3%复合化肥液.盆土..19保持湿润。
可常向叶面及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
冬季夜温可控制在5~ 10,也可维持在0。
为提早开花,夜温可提高至10。
采取早播种和提高夜温的方法,可于春节前后开花。
孕蕾期可每半个月喷I次翠姆矿质磷酸二氢钾液,以促进花蕾发育并多开花。
冬天应将花盆置于室内光照处。
如果不想留种,花后应自己留种种植,易发生性状分离,长势也不如用花卉公司出售的种子繁殖的植株,因为正规公司出售的种子多属于杂种一代种子,生长势强,且花色一致。
进人夏季,天渐转热,植株逐渐进人半休眠期,如想保留植株,应将其置放于凉爽地方。
夏天即便置放于凉爽地方,也生长不好,因此应少浇水,并停止施肥,待秋凉后可再分换土种植。
【病虫害防治】1.病害(1)揭斑病常危害叶片.致使叶片为黑褐色,出现圆斑点状,多者可引起叶片枯死。
病菌可在残叶上过冬。
病初,即用多菌灵、代森锰锌药液喷叶。
每7天喷I次,连喷3-4次,少量叶发病,可摘除烧掉。
(2)灰霉病可见于叶片及花朵。
病初,可见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进一步发展为褐色或黑褐色腐烂。
高温高湿易发生此病。
在室内种植的很少发生此病。
见病可摘除发病叶烧毁,或喷灭菌药液防治。
2.虫害(1)蚜虫吸食叶片汁液,常发生于植株幼嫩部位,可用氧化乐果等灭蚜药喷布灭虫。
(2)红蜘蛛多见于高温干早天气,因此只见于夏天留苗植株。
该虫发生时可用三氯杀蜻醇喷布消灭。
欧洲报春的养殖方法
一、播种育苗 种子每克1000粒,发芽温度较低,维持在16℃至20℃,高于20℃时会导致发芽率降低。
介质的pH值为5.8至6.2,当高于6.5时易出现叶片发黄。
播种后不必覆土,但需要保持湿润,7至14天可以出苗。
播种采用288孔穴盘,生长50至60天,达到2至3片真叶时移入128孔穴盘,采用进口育苗草炭加入10%的3至5毫米大粒珍珠岩,育苗周期为10至12周,覆盖2至4毫米的粗粒蛭石。
育苗周期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播种到胚根出现;第二阶段:从胚根出现到子叶伸展,发芽完毕,并长出一片真叶,一旦出苗,就要降低基质湿度,利于根系发育;第三阶段:从一片真叶出现并开始生长,达到移栽标准;第四阶段:准备运输、移植或储运。
发芽温度为15℃至18℃,需要7至10天,介质要中等湿润,此阶段根系可达到1厘米,子叶可见,介质EC值在0.5左右,光照有助于发芽,所以不必覆土。
第二阶段种子萌芽后,穴盘苗从发芽室内移出后可以用细粒蛭石将外露根系覆盖,根系长到2厘米左右,子叶完全展开,需要14天,湿度控制很关键,防止因干旱引起的黄叶问题,特别是叶尖或叶缘黄化,所以喷水要及时。
温度为15℃至16℃,光照控制在1500勒克斯为宜,避免直射光照。
子叶展开后开始施肥,主要以氮、钾肥为主,氮、钾比例为1:2,浓度为50ppm至75ppm,EC值在保持在0.5至0.75。
如果采用加入营养启动剂的进口泥炭育苗,此阶段不需要施肥。
第三阶段根系达到3厘米,真叶展出2至4片,温度为15℃,施肥浓度为75ppm至100ppm,一周施一次肥,需要28至35天。
湿度对重瓣欧洲报春育苗非常重要,要保持湿润但不粘重,光照可增加到3000勒克斯。
冷凉天气要注意减少氨态氮,防止营养生长过盛,在温和气候,可略增加氨态氮肥,以保持叶色浓绿。
第四阶段根系形成根团,真叶达到5至6片,温度降到10℃至15℃,需要7至14天,施肥浓度同第三阶段,之后即可上12厘米的花盆。
肥料配制:美沃20:10:20,要得到100ppm的肥料应每升水中加入0.5克该肥料,其他浓度依此调整。
美沃15:0:15,要得到100ppm的肥料应每升水中加入0.67克该肥料,其他浓度依此调整。
育苗期间:水的pH值要调整到微酸性(5.5至6.5)为好,基质酸碱度控制在5.8至6.2为宜。
病虫害防治:子叶出苗后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喷施,防猝倒病,连续喷2至3次。
盆栽花卉养殖方法有哪些
扦插
分生
盆栽花卉常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营养繁殖、孢子繁殖等。种子繁殖就是用种子繁殖新个体,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部分多年生草花常用种子繁殖,如一串红、瓜叶菊、矮牵牛和报春等。营养繁殖是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如根、茎、叶、芽等为材料来获得植株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和压条等。多年生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常用分生和扦插繁殖,如秋海棠类、水仙、凤梨类、山茶、杜鹃等。仙人掌及多浆类植物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蕨类植物除采用分生繁殖外,还可用孢子繁殖,如肾蕨、铁线蕨等。
高空压条
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