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千屈菜怎么养

千屈菜怎么养

2019-10-23 11:41:52

这是有千屈菜怎么养问题及千屈菜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3 11:41:44发布。

千屈菜有什么作用?

千屈菜是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别名水柳、水枝柳、马鞭草、败毒草等。千屈菜是水陆两栖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浅水和露地都生长繁茂。株丛整齐清秀,花色淡雅,花期长。可丛植于河岸边、水池中、或园林道路的两边作为花境材料使用,可盆栽和作切花用。地上部分药用。

千屈菜是一种什么植物

千屈菜,拉丁学名:LythrumsalicariaL.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于地下,粗壮;茎直立,多分枝,全株青绿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绒毛,枝通常具4棱。

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略抱茎,全缘,无柄。

花组成小聚伞花序,簇生,因花梗及总梗极短,因此花枝全形似一大型穗状花序;苞片阔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三角形;附属体针状,直立,红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基部楔形,着生于萼筒上部,有短爪,稍皱缩;伸出萼筒之外;子房2室,花柱长短不一。蒴果扁圆形。

千屈菜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名称:千屈菜类别:水生别名:水柳、对叶莲、水枝柳、水枝锦科名:千屈菜科拉丁名:Lythrumsalicaria花语:孤独原产欧亚温带,我国南北均有野生。爱尔语里称它为河畔迷失的孩子。生态习性喜温暖。耐寒性较强,喜光和通风良好。喜生长于浅水中。也可露地旱栽,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肥沃、深厚的土壤。形态特征多年生湿生草本植物,高约1米。茎直立,四棱形或六棱形,被白色柔毛或无毛,多分枝。叶对生或3叶轮生,狭披针形,先端稍钝或锐,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抱茎,长3.5-6.5厘米,宽8-15毫米,两面具短柔毛或背面有毛,全缘、无叶柄。花果期6-9月,总状花序顶生,花紫色。蒴果,包藏于萼茼内。繁殖培育可用种子盆播或露地直接播种园林用途千屈菜姿态娟秀整齐,花色鲜丽醒目,可成片布置于湖岸河旁的浅水处。如在规则式石岸边种植,可遮挡单调枯燥的岸线。也可与其它水生植物进行配置后种植。

千屈菜的营养功效?

千屈菜又叫蜈蚣草,是一种野菜,民间用嫩叶当菜炒食。祖国医学认为,千屈菜性凉,味苦、微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菌消炎等功用,适用于胃肠炎、痢疾、伤寒、尿血、便血及外伤出血等病症。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千屈菜所含有的鞣酸有良好的抗出血作用,并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千屈菜性凉,故脾胃虚寒者慎食为妥。

千屈菜有什么绿化作用

千屈菜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是可行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由于其适应性强,操作简便,栽植一年可多年观赏,具有花钱少、美化效果好、见效快的特点,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适用于花坛、花带栽植模纹块,小区、街路彩化,水域点缀,庭园绿化等。由于千屈菜喜水湿,在浅水中生长良好,可丛植于河岸边、水池中或园林道边作花境,也可与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配置,极具烘托效果。在我区爱伊河岸边、览山公园、永宁县珍珠湖均生长良好,独具特色。千屈菜生命力强,管理可粗放,但要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露地栽培多在公园湖畔园林水景的浅水区及湿地栽植,庭院可于盆栽。栽培土壤须适量施用腐熟的鸡粪或饼肥。生长期及时清除杂草、水苔。开花前及花期内须追施磷酸二氢钾两到三次。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可促进植株长势。千屈菜除观赏性还有药用价值,种植一般采用扦插和分株法。

千屈菜可以怎么吃

千屈菜马齿苋粥:味甜润,粥糯软,爽口。功用为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用于肠炎、痢疾,便血等症。原料:千屈菜30克,马齿苋20克(鲜品倍加),粳米150克,蜂蜜或红糖适量。操作:1、粳米淘洗干净,千屈菜花及全草,择去老黄叶和根茎杂质,洗净,切2厘米的段,马齿苋洗净,切细。2、将粳米、千屈菜、马齿苋全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烧沸,转用中火煮至米熟烂成粥,早晚各食1次。加蜂蜜或红糖调味。

千屈菜的栽培方法

千屈菜是千屈菜科多年生草本,性喜阳光、湿润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喜水湿,适宜在浅水中、沼泽地栽培,南北均可露地越冬。可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以分株为主。4~5月将根丛挖起,切分数芽为1丛,另行栽种。扦插在6~7月,可盆插或床插,1个月可生根。还可春季盆播或床上条播,保持土壤湿润,15~20℃,7~10天出苗。盆栽时要施足基肥,盆土保持湿润,开花前使盆土表面积水5~10厘米。生长期应把盆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冬天将枯枝剪除,放入冷室过冬。如在水边,不用管理,剪除枯枝,任其自然越冬。千屈菜密生紫花,适合盆栽或丛植水边、低洼地美化环境。

上一篇: 凤丹怎么养
下一篇: 韩信草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