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牛至怎么养

牛至怎么养

2019-10-24 11:30:52

这是有牛至怎么养问题及牛至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4 11:30:48发布。

牛至是一种什么东西

牛至,又称匹萨草,土香薷。原产干欧洲,从地中海沿岸地区至印度均有分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野生植物,药用及作烹饪调味料。一般西餐中都把其晾干磨成粉末使用,是西餐调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比萨如果没有牛至就失去了根本的味道,它会让你做的菜肴更有层次感.味道更立体和丰富。牛至尝起来有点苦味和胡椒般的辛辣味。由于它具有浓郁的辛香,在烹饪时常常用于添香和去除肉类的膻味。墨西哥产的品种味道偏浓重主要用于辣椒粉和墨西哥菜中。地中海产的品种味道略苦.有薄荷味主要用于意大利面酱和比萨饼。由于它的气味浓烈扑鼻,因此只需加入少许,就能带来食物的美味了。在意大利薄饼和墨西哥、希腊莱中,牛至是必不可少的香料。它可以和任何番茄莱式搭配,也适用于蛋类和有乳酪的沙拉,烤肉等食物中。干燥后能粉末可以加八沙拉中为其增香。使用小常识1.花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肠胃痛,神经性疾病,缓和疲劳2.叶部浸出液用于洗发膏,入浴剂3.取牛至3-9克,水煎服或泡茶饮,可治感冒。4.鲜牛至250克煎水沐浴,治皮肤湿热瘙痒。5.牛至10克 紫苏7克 枇杷叶7克 灯心菜3克煎服,一日3次依次2杯,治疗伤风发热、鼻寒、咳嗽或呕吐等。6.牛汁煎汤,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效,也可做齿龈疾病患者的含漱剂。7.取鲜叶或干粉烤制香肠、家禽、牛羊肉,风味尤佳。8.取鲜叶做沙拉、做汤、做饭,能增加饭菜的香味,促进食欲。

牛至叶和甘牛至叶是不是一样的东西拜托各位大神

不是一样的东西,区别如下甘牛至叶:Marjourmleaves,whole薄荷科,味道近似皮萨草。有突出的芳香味和怡人的木香,后劲夹点苦。开始应只放少量,与鸡肉和火鸡填料、蔬菜豆汤和番茄沙司合味。还能提高许多肉类风味。食用方法:马蹄、汉堡包。主要生长在埃及的尼罗河谷。甘牛至在希腊罗马年代特别受欢迎。古希腊人认为如果有甘牛至张在坟墓上,亡灵就能永享和平快乐。希腊的名医将甘牛至当药用。中世纪,甘牛至还被用作兴奋剂,治疗哮喘、咳嗽、消化不良、风湿牙痛和心脏病。牛至叶:牛至为唇型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有芳香气味,别名披萨草,花薄荷,奥勒岗。植株呈丛生状,叶椭圆,有数种花色。味辛,性微温,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肿之作用。可用于提取精油,制药,化妆化工等行业。

牛至这种调料是什么东西?怎么用?

牛至(学名:Origanumvulgare)又名奥勒冈草、俄力冈叶、披萨草、蘑菇草,指是唇形科牛至属中的一种植物(有时亦泛指整个牛至属的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生於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栽培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及充足的日照。牛至常作药用。做烹调用时,常与番茄、乳酪搭配。牛至与罗勒是给予义大利菜独特香味的两大用料。

牛至粉是什么

通常人们所说的牛至就是oregano,当然也有些文献会把majoram叫做牛至,这两种是近亲,味道也很相似。

不过作为一个从事了10来年西餐的人,oregano叫牛至叫的更多一些。

以下文字来自,仅供参考。

如果要买牛至粉,大的超市一般都有味好美的卖。

英文名:organo:种名:牛至学名:Origanumvulgare‘Rogeukuppel’别名:滇香蕾科:唇形科属:牛至属形态特征常绿宿根草本,生长茂盛,生长高度25厘米。

秋冬叶转为暗红色。

生长习性喜光,耐瘠薄,宜植于排水良好处。

喜碱性土,是良好的地被植物。

产地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和亚洲地区,牛至的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都可生产一定量的牛至。

在我国,牛至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至长江以南各地。

药用价值牛至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有对一聚伞花素、香荆芥酚、麝香草酚、香叶乙酸酯等可利尿、促进食欲、改善消化、去痰、抗菌的作用,每1毫克中含抗衰老素超氧化物岐化酶187.80微克,是蔬菜中含量最高者,其抗氧化功能非常强,以其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效力而言,必苹果高出42倍,比马铃薯高出30倍,比橘子高出12倍。

牛至味辛,性微温,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肿之作用。

牛至全草可提取芳香油,也可以用作香蕾入药,还能作为资源植物使用。

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已把牛至作为-种中草药使用,它可用于治疗因暑湿所引起的发热、头痛、身困倦、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也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等疾病。

牛至精油都能治什么

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已把牛至作为-种中草药使用,它可用于治疗因暑湿所引起的发热、头痛、身困倦、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也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等疾病.

上一篇: 皇冠草怎么养
下一篇: 牛尾草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