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紫叶酢浆草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困

紫叶酢浆草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困

2019-10-31 12:48:17

这是有紫叶酢浆草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困问题及紫叶酢浆草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困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31 12:48:14发布。

这是紫叶酢浆草什么病虫害?

紫叶酢(cù)浆草也叫红叶酢浆草,三角酢浆草,多年生宿根草本,花期4-11月。

释名及分泌物等杂物。

严重时全叶片呈现褐色灼伤状,叶片背面有丝网。

后期逐渐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枯黄、萎蔫。

大量发生结网危害时,造成植株生长停滞,叶片褪紫、枯黄、衰败,甚至植株死亡。

4.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在叶片正、反面均可危害,在同一危害期,有卵、幼螨、若螨、成螨同时存在。

3.危害特点酢浆草岩螨主要危害紫叶酢浆草的叶片。

该螨在紫叶酢浆草中聚集发生,常导致紫叶酢浆草成片枯黄,甚至枯焦或只剩少量叶柄,严重影响紫叶酢浆草的正常生长。

虫口密度高、发生早的植株在5月下旬就出现成片枯焦的现象,多数紫叶酢浆草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陆续发黄。

夏季,紫叶酢浆草因该螨危害和高温干燥环境,整株枯黄无叶。

在同一株紫叶酢浆草中,酢浆草岩螨先在边缘危害,后扩展到植株中间。

4.防治措施对酢浆草岩螨宜采用化学防治,以50%的久效磷乳油、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一般的触杀性杀螨剂基本无效,其原因是紫叶酢浆草株丛低矮,药剂难以喷施到叶片背面,酢浆草岩螨接触不到药剂。

久效磷毒性较强,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议防治酢浆草岩螨时应抓住其点片发生阶段即酢浆草岩螨危害扩散前,在中心及其周围喷药防治。

由于该螨世代重叠,同时种群中有很多的卵,因此喷药需连续进行几次,每次间隔7d左右。

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杀虫剂,以免诱发该螨的抗药性。

烟蓟马(Thripstabaci)1.形态特征烟蓟马危害烟蓟马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ea),又名葱蓟马。

烟蓟马体形微小,体长1.1-1.3mm;体色变化大,以黑色、褐色或黄色为主;锉吸式口器;触角6-9节,线状;翅狭长,有长而整齐的边缘毛;爪退化。

2.发生规律烟蓟马温室内周年发生12代以上,散产卵于叶片表皮下和叶脉内,繁殖能力较强。

以成虫、若虫潜伏在土缝、土块、枯枝落叶或在田间的球根、部分植株的叶鞘内,也可以“蛹”态在土内越冬,但以成虫越冬为主。

翌年3-4月开始活动。

干燥无雨的环境对烟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利,高温多湿或暴雨对其活动有抑制作用。

因怕光,烟蓟马常在早晚及阴天湿度大时爬到叶片表面,晴天多在叶片背面和叶脉处取食。

成虫活动性较强,能飞善跳,扩散传播速度很快。

3.危害特点烟蓟马危害紫叶酢浆草的叶片和花朵,对紫叶酢浆草的危害较严重。

烟蓟马以锉吸式口器锉破植株表皮,吮吸其汁液。

成虫和若虫多在叶柄和叶脉附近为害。

幼叶受害后造成叶片扭曲、畸形,生长不良;叶片受害后在正、反面均会出现褪紫、黄色或褐色斑纹,带有微形斑点,叶组织变厚、变脆,以致造成叶片枯萎;花朵受害后会出现失色斑点。

严重时致使植株生长停滞,衰败死亡。

4.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及时灌水、喷水,彻底清除田间及周围植株残体和杂草,入冬前深翻土壤破环化蛹场所,减少烟蓟马基数。

②物理防治:以蓝色水盘或蓝色粘板诱杀烟蓟马。

③化学防治:选用10%的吡虫啉50g,加水250g于上午、傍晚在叶片背面或叶心处喷雾两次。

喷施40%的氧化乐果、50%的杀螟硫磷等内吸剂1000倍液,氧化乐果对花色有影响,要慎用。

应用蓟马粉虱净Ec的防治效果也较好。

④生物防治:保护并利用小花蝽(Oriusminutus)、华姬蝽(Nabissinoferus)、横纹蓟马(Aeolothripsfasciatus)等烟蓟马的自然天敌,对其种群数量消长,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桃蚜(Myzuspersicae)1.形态特征桃蚜属于同翅目(Homoptera)蚜总科(Aphidoidea),又名赤蚜。

桃蚜个体细小,雌蚜头、胸部黑色,触角6节,腹部绿、褐、黄绿或红褐色,背面有浅黑色条纹。

雄蚜与雌蚜的秋季迁移蚜相似,腹部黑色斑点较大。

卵长椭圆形,初产黄绿色,后变黑色,有光泽。

2.发生规律在北方地区,桃蚜周年可发生10余代,生活史复杂。

部分是半周期型(留守型),另一部分桃蚜是全周期型(迁移型)。

半周期型桃蚜,在北方以卵或胎生雌蚜在菜窖或温室内越冬。

全周期型桃蚜,冬季以卵在蔷薇科果树的枝条、芽腋和裂缝等处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取食、危害紫叶酢浆草。

温度高于28℃或低于6℃,相对湿度高于80%或低于40%,对桃蚜发育和繁殖不利,发生数量下降。

夏季高温和暴雨对桃蚜有抑制作用。

有翅桃蚜对黄色有趋性,绿色次之,而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3.危害特点桃蚜聚集在紫叶酢浆草的幼叶和花蕾上,随着花蕾开放和幼叶展开,又转而危害花朵和叶片。

桃蚜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出现黄斑或黑斑,受害叶片皱曲,畸形生长,花蕾萎缩,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

桃蚜能分泌蜜露,招致细菌生长,诱发其他病害。

此外还能形成虫瘿。

4.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结合园林抚育和养护管理,清洁保护地,铲除杂草,剪除残花败叶,特别注意剪去虫叶、间去虫苗,防止虫害传播和扩散。

②物理防治:可使用黄皿或黄色薄塑料板诱杀有翅桃蚜;在畦间或温室内张设铝箔条或覆盖银灰色塑料薄膜,避桃蚜效果显著。

③化学防治:在桃蚜危害初期可选用40%的乐果乳油50ml加水50kg、50%的马拉硫磷乳油50ml加水40kg喷雾。

也可选用10%的吡虫啉50g加水150g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④生物防治:保护并利用桃蚜的自然天敌,如异色瓢虫(Leisaxyridis)和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等进行防治。

华北蝼蛄(Gryllotalpaunispina)1.形态特征华北蝼蛄危害华北蝼蛄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蝼蛄科(Gryllotalpidea),又名拉拉蛄。

成虫体长36-55mm,呈黄褐色。

翅短小,前足扁平强大,后足胫节内缘有刺一根,体末有尾须两根。

卵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有光泽,后变成黄褐色。

2.发生规律华北蝼蛄约3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的各龄若虫在土中越冬,有时深达150cm。

翌年4-5月间,开始活动取食。

华北蝼蛄体形大,飞行能力差,嗜食有甜、香味的腐烂有机质,喜马粪及湿润土壤。

华北蝼蛄昼伏夜出,21-22时是活动取食高峰。

土壤质地与虫口密度也有一定关系。

在盐碱地虫口密度大,壤土次之,黏土最少。

3.危害特点华北蝼蛄食性很杂,成虫、若虫均在土中活动,取食紫叶酢浆草的鳞茎、幼叶或咬断幼苗,受害的植株根部呈乱麻状。

由于华北蝼蛄在地表穿行,形成很多隧道,使苗土分离,幼苗常因失水而干枯死亡。

4.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华北蝼蛄不耐水淹,灌水会迫使成虫从土中浮出,便于捕杀。

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查找华北蝼蛄的虫窝,将卵和雌虫一并消灭。

②物理防治:利用华北蝼蛄的趋光性,在其羽化期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化学防治:先将秕谷、麦麸、豆饼、棉籽饼或玉米碎粒5kg炒香,尔后用90%的敌百虫30倍液0.15kg,适量加水,拌潮为度,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撒施效果更佳。

也可用40%的乐果乳油10倍液或其他杀虫剂拌制饵料。

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similaris)1.形态特征同型巴蜗牛属于柄眼目(Stylommatophora)巴蜗牛科(Bradybaenidae),又名水牛儿。

成贝蜗壳扁球形,坚实而质厚,壳面黄褐色或红褐色,壳口马蹄形。

卵圆球形,乳白色,有光泽。

幼贝体形较小,形态与成贝相似。

其口在头部的腹面,口有齿舌,齿舌上生长着很多排列整齐的小齿,用来咀嚼和磨碎食物。

2.发生规律同型巴蜗牛周年发生1-3代,以成贝和幼贝在温室的潮湿阴暗处越冬。

壳口有白膜封闭。

在北方,越冬的同型巴蜗牛一般于翌年春3月初逐渐开始活动取食,9月下旬逐渐转入越冬。

同型巴蜗牛5-6月份和8-9月份为产卵盛期,多产于潮湿疏松的土缝、草根、枯叶或石块下,土壤干燥或卵裸露地表则不能孵化,地表的卵粒在阳光照射下易爆裂。

同型巴蜗牛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昼伏夜出,傍晚或清晨取食,遇到阴雨天则整天栖息在植株上或阴暗处。

3.危害特点同型巴蜗牛取食紫叶酢浆草的叶片和叶柄。

成贝和幼贝用齿舌刮食紫叶酢浆草的叶片和叶柄,造成空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咬断植株根茎,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植。

取食造成的伤口有时还会诱发软腐病,导致叶片、鳞茎或根系腐烂坏死。

同型巴蜗牛爬过的地方留下的白色发亮胶质及黑绿色虫粪,影响紫叶酢浆草的光合作用。

4.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清洁田园,雨后中耕、松土,清除田间杂草、石块和植物残体等杂物,破坏同型巴蜗牛栖息地和产卵场所。

秋季深翻土壤,造成部分越冬成贝和幼贝机械伤亡,并暴露地表被天敌啄食或冻死,卵被日晒爆裂。

控制土壤中水分对防治同型巴蜗牛起着关键作用,上半年雨水较多,特别是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应及时开沟排除积水,降低土壤湿度。

人工捕捉虽然费时,但很有效,坚持在其每天日出前或阴天活动时,在土壤表面和叶片上捕捉,捕捉的同型巴蜗牛一定要杀死,不能弃之不管,以防其体内的卵在母体死亡后孵化。

②化学防治:当清晨同型巴蜗牛潜入土中时(阴天可在上午)用硫酸铜1﹕800倍液或1%的食盐水喷洒防治。

用灭蜗灵800-1000倍液或氨水70-400倍液喷洒防治。

建议对上述药品交替使用,以保证杀蜗保叶,并延缓同型巴蜗牛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用多聚乙醛、薯瘟锡、密达等药剂配成毒土于傍晚撒施也有一定的效果。

也可以撒施茶籽饼粉末、在根际土面上撒施8%的灭蜗灵颗粒剂,同样可以起到防治同型巴蜗牛的效果,在花盆周围喷洒敌百虫、溴氰菊酯、石灰粉都能够有效杀死或驱走同型巴蜗牛。

野蛞蝓(Agriolimaxagrestis)1.形态特征野蛞蝓属于柄眼目(Stylommatophora)蛞蝓科(Limacidae),又名鼻涕虫。

成体纺锤形,长20-25mm,宽4-6mm;体表光滑,无外壳,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两对,暗黑色,眼在后触角端部;体背前端具外套膜,边缘卷起,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生长线,黏液无色;卵为白色透明,胶质状椭圆形,聚集成块于卵囊内;幼体初孵时淡褐色,体似成体。

2.发生规律野蛞蝓周年发生1-2代,以成体和幼体在植株根部湿土下越冬,春秋为害较重。

气温在11.5-18.5℃,土壤含水量在20-30%对其繁殖有利。

野蛞蝓白天潜伏紫叶酢浆草根部和土缝间,夜间爬出地面活动,危害紫叶酢浆草生长。

它耐饥饿能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

野蛞蝓性喜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是春季温室的角隅处和植株密度大、通风差的环境危害最重。

取食活动最盛的时间为傍晚到第二天天刚亮时。

野蛞蝓遇不良环境如干燥、异味刺激等,能迅速将腹足收缩于壳内,并分泌粘液,在壳口外形成液膜,以保护自己渡过不良环境。

但对糖有强烈的趋向性。

野蛞蝓怕光,强日照下2-3h就会死亡。

3.危害特点野蛞蝓食性杂,喜食紫叶酢浆草的叶片和叶柄,形成不规则的缺刻、孔洞或死苗。

受害叶片被刮食并被排留的粪便污染,失去观赏价值。

野蛞蝓的身体带有多种病菌,其咬食过的部位所造成的伤口成为病菌入侵的通道,会致使菌类感染,使叶片腐烂。

4.防治措施野蛞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体表分泌大量粘液,药液不易直接到达虫体,一般杀虫剂难以奏效,是盆栽紫叶酢浆草一种较为难治的有害生物。

①农业防治:在大棚中挖好排水沟,注意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及时清除杂草。

晴天中耕除草,使卵暴露于土表自行死亡。

在露地摆放紫叶酢浆草场所边缘撒石灰粉或草木灰,降低湿度,造成不利于野蛞蝓活动的环境,当野蛞蝓爬过后身体会因失水死亡。

②化学防治:于野蛞蝓盛发期喷洒碳酸氢铵100倍液、40%的蛞蝓敌浓水剂100倍液等药剂。

由于蛞蝓白天不活动,药液不易喷到野蛞蝓体上,一般防治效果不理想。

因此,在进行化学防治前应对温室内地面和花盆内浇水,增大环境湿度,以利蛞蝓活动,于傍晚施药。

为了达到持续有效的防治效果,要连续进行2-3次防治。

利用野蛞蝓的趋香习性,用蜗牛敌配成含有效成份4%的油枯粉或玉米粉毒饵,于傍晚撒于花盆缝隙间地面或花盆边缘处诱杀,化学防治试验表明,防治效果也可达85%以上。

紫叶酢浆草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综合性较强。

应该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防为主,杜绝病虫害的来源,结合物理方法、化学药剂和生物天敌进行综合治理。

遵循“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将病虫害消灭在发生的初始阶段,而不能等到紫叶酢浆草受害严重后再去治理。

\

为什么紫叶酢浆草叶子不张开啦

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的紫叶酢浆草一直都是种植在窄叶君子兰花盆的旁边,虽然遭到排挤,但是依旧花繁叶茂。我的一直放在阳面,每天都能够享受到充足的阳光。

紫色酢草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殖方法

1、浇水

紫叶酢浆草浇水主要以“不干不浇,浇则必透”的浇水原则进行浇水,夏季时保持盆土微湿。温度低于10°C时,不需要有给紫叶酢浆草浇水

2、施肥

在紫叶酢浆草生长季节(春、秋),每月施肥一次,最好是腐熟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液为佳。其他两季不需要施肥。

3、用土选择

一般以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的混合土就可以了,比例随意,也可以加一些陶粒,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如果没有上面的植料,也可以用普通的园土代替,关键是土质一定要疏松透气。

一般10厘米口径的盆可栽1-3粒球,15厘米口径的盆3-5球,芝麻球一盆可栽10-20粒,当然,不同品种,球体大小在选择花盆的时候也会有所区别。

二、注意事项

1、修剪

植株生长过旺时,需要摘除较密的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平时也要及时摘除枯叶等,以保持株形美观。

2、翻盆

紫叶酢浆草生长迅速,应每年春季进行一次翻盆,及时更换新的肥沃的适宜土壤。

3、施肥

紫叶酢浆草养殖上盆时要施足底肥,生长期可每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肥料浓度不宜过高,而且不要施单一的肥料,不然会影响植株生长。

紫叶酢浆草的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紫叶酢浆草花多叶繁,应及时进行整形修剪,彻底清除枯花败叶及周围杂草,减少虫源,增加湿度,恶化朱砂叶螨的生存条件。强化日常养护管理,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或黄绿色小斑点时,摘除并集中销毁。

2、化学防治

4月份温度升高时开始喷施4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的三氯杀螨砜500-800倍液,不能等到朱砂叶螨大规模发生时才进行防治。

家庭栽培紫叶酢浆草可自制杀虫药,用烟叶50g加清水500g煮沸30-40min,去渣取清液喷洒即可。也可用大蒜浸液或红辣椒熬煮后过滤按1∶500倍液喷施对朱砂叶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朱砂叶螨这类个体小的害螨效果更好。

3、生物防治

保护朱砂叶螨的天敌,如中华草蛉(Chrysopasinica)、小花蝽(Oriusminutus)、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深斑食螨瓢虫(Stethoruspunctillum)、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takahashia)等,对朱砂叶螨的种群数量消长,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紫叶酢浆草

请教下紫叶酢浆草种植方法

紫叶酢浆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20厘米。地下具球状肉质根状莲。叶基生,有长柄,三出复叶,小叶倒三角形,顶端微凹陷,紫红色。有感夜运动,白天叶片挺立开张,夜间收拢垂闭。5〜8月开花,聚伞花序,花葶高于叶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5〜8朵簇生于花茎顶端。蒴果。紫叶酢浆草叶形奇特、叶色艳丽,叶片具有白天挺立开张、夜间收拢垂闭的感夜运动习性;白色或粉红色的小花淡雅清秀,十分可爱;而且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生长迅速。在园林中宜布置花境或作色块,也可作盆栽布置窗台及几桌。那一片片如同张翅飞舞紫蝴蝶的叶片,可营造愉悦、轻快活泼和热烈的气氛。【繁殖】分株,播种。分株:全年都可进行,但以春、秋季为好。用手将大株掰开分成数丛,然后分别种植。叶片多时可摘去一些,也可不带叶种植,没有叶片的球茎,可在短时期内长出新叶。球茎上有许多芽眼,可将根茎切成小块,每小块需留有不少于3个以上的芽眼,置于砂床后保持室温13〜18℃,可很快生根长叶,并长成新的植株。由于萌芽力极强,能在短时期内形成丰满的植株。播种:春季进行。因种子小,宜室内盆播。播后在盆口罩上塑料薄膜或盖玻璃保湿,维持15〜20℃:的发芽适宜温度,播后经10〜12天发芽。【栽养要点】温度:喜温暖凉爽的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6〜22℃。不耐寒,在温度低于10℃:时植株停止生长,5°以下时叶片会受寒害,0℃:时叶片枯萎。但只要地下根状球茎未受冻,翌年4月仍能萌发新叶,并恢复正常的生长,长江流域可露地宿根越冬。冬季如要保持叶片正常的状态,应保持5°以上的温度。寒冷地区可在入冬前将球根挖出砂藏,至第2年春天重新栽种。不耐高温,气温超过35℃时,叶片易卷曲枯黄,生长缓慢并进入休眠,应经常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水,并采取遮荫与加强通风等措施降低温度。光照:喜充足阳光,能在全日照和半日照条件下生长,春、秋季应充分接受阳光,忌过于荫蔽的环境,否则叶片上的紫色会变淡并显出绿色,同时叶柄也会长得细瘦,造成株形散乱而影响观赏,开花量也会减少。忌强光直射,5〜9月应进行遮荫,遮去光照的50<>°左右,否则会发生日灼现象,导致叶色变淡,并缺乏光泽,甚至叶端卷曲、枯焦。冬季不落叶时需给予充足的阳光。植株的趋光性强,置于阳台、窗台时,应经常调整植株的位置,使其受光均匀。浇水:耐干旱,但喜湿润土壤。生长期间应充足供应水分,保持盆土湿润,以利植株迅速生长。盆土干时,叶片会失水下垂。但忌浇水过多,盆土过湿或积水易导致叶片与球茎霉烂。生长时的浇水应按照“不干不浇,浇则済透”的原则。雨后树叶滴水会导致叶柄腐烂,并使植株成片死亡,因而不宜作林下地被植物或将盆株置于树下。雨季易得枯萎病,会造成植株成片死亡,应注意及时排水。夏季高温时植株有一个短暂的休眠期,此时不宜资水过多,应以喷代浇,维持盆土微湿即可。冬季在温度降低至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后,更应控制浇水,宁干勿湿,以防球茎腐烂。

酢浆草的叶子发黄了怎么办

顺其自然。冬天发黄是正常的。野外的酢浆草,冬天地面部分都会枯萎,春天会重新发芽,长叶开花的。

紫色酢浆草的叶子一片一片枯萎是什么原因?

枯萎的原因是越冬正常现象

紫叶酢浆草盆栽养护方法,这一点很重要,你有做错吗

酢浆草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6~22℃。不耐寒,低于10℃植株停止生长,0℃叶片枯萎。但只要地下的根茎未受冻,来年4月仍可以萌发新叶,正常生长。冬季要保证叶片正常状态,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不耐高温,当温度超过35℃,叶片卷曲,生长缓慢,并且进入休眠期。要及时向叶面喷水,并遮阴和加强通风。光照酢浆草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要在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生长。春秋季节要接收充分的阳光照射,过阴会造成叶片暗淡无光,同时叶柄瘦弱,株型散乱。但也要避免强光直射,5~9月要适当遮阴,以免日灼。酢浆草的趋光性较强,养护时放在阳台、窗台,要经常转换植株的位置,让其四周受光均匀。浇水耐干旱,但喜欢湿润的环境。生长期间,保持盆土湿润,坚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高温季节,植株进入休眠期,此时应喷水,保持盆土微湿即可。冬季温度降低至10℃以下,浇水注意宁干勿湿,防止球茎腐烂。适当淋雨,有助于生长发育。但要及时排水,盆土积雨会造成叶片腐烂,造成植株成片死亡。环境湿度酢浆草喜欢湿润的环境,生长环境较干燥时,及时向四周喷水,提高湿度。施肥上盆时,要施足底肥。生长季节为使植株健壮生长,保证叶片肥厚有光泽,每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施肥时注意浓度,浓度过大会灼伤球茎,影响生长。7~8月停止施肥。注意不要施单一的肥料,尤其是氮肥,会使叶片由紫返青,影响观赏。施肥时不要将液肥溅到叶面,容易引起叶片疾病。修剪以下三种情况需要修剪:当植株长势过旺时,要及时摘除较密的叶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生长。当然日常养护中,要及时摘除枯黄的叶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养花讲究美观,当叶柄过长或株型不美时,可以重剪叶片,让其重新长出新叶。翻盆酢浆草的生长苏盾很快,应每年春季翻盆一次。翻盆时最好换一次土,首选疏松肥沃、排水较好的中酸性土壤。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