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叶芒毛苣苔
黄杨叶芒毛苣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黄杨叶芒毛苣苔相似植物
黄杨叶芒毛苣苔基本信息
学名AeschynanthusbuxifoliusHems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芒毛苣苔族Trib.Trichosporeae
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
黄杨叶芒毛苣苔组Sect.Microtrichium
形态特征
附生小灌木。茎长20-40厘米,无毛,通常分枝;小枝常有小鳞状突起。叶对生或3枚轮生,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椭圆状卵形、卵形、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0.7-2厘米,宽5-l0毫米,顶端钝,圆形或微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干时多皱纹,侧脉不明显;叶柄长2-3毫米。花单生于枝上部叶腋;花梗细,长4-10毫米,无毛。花萼长3.5-6毫米,无毛,5裂达基部,裂片线形至披针状线形,宽0.8-1.1毫米。花冠紫红色,下唇有深红色条纹,长约2.8厘米,外面无毛或近无毛,内面疏被短腺毛;筒后方长约2.3厘米,前方长1.7厘米,口部斜,直径约8毫米,下部直径约4毫米;上唇长约4.5毫米,宽6毫米,2裂近中部,裂片宽卵形或近方形,下唇较大,3裂近基部,中裂片长圆形,长约8毫米,宽4.8毫米,侧裂片斜正三角形,长和宽均约6.5毫米,顶端钝圆。雄蕊伸出,花丝着生于花冠筒中部,长2-2.9厘米,有稀疏短腺毛,花药长1.6-2毫米,无毛。花盘环状,高约1.2毫米。雌蕊长约2.8厘米,无毛。蒴果线形,长6.2-9.5厘米,无毛。种子纺锤形,长约0.8毫米,每端各有1条附属物,后者狭三角状线形,长0.5-0.8毫米。花期6-11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景东、蒙自、金平、文山)、广西贵州(兴仁)。生于山地林中树上或石上,海拔1300-22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
刚莠竹
形态特征:多年生蔓生草本。秆高1米以上,较粗壮,下部节上生根,具分枝,花序以下和节均被柔毛。叶鞘长于或上部者短于其节间,背部具柔毛或无毛;叶舌膜质,长1-2毫米,具纤毛;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6-15毫米,两面具柔毛或无毛,或近基部有疣基柔毛,顶端渐尖或成尖
-
攀援羊蹄甲
形态特征叶纸质,卵形或阔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在枝顶和上部的叶常全缘,其余的变化大,先端浅至深2裂,在幼枝和萌发枝上的叶分裂可达基部,裂片多少渐尖,基部浅心形至截平,两面无毛,上面亮绿色有光泽;基出脉7~9条,在两面略凸起,网脉稍明显;叶柄纤细,长2~4厘米。总状
-
欧洲丁香
产地分布原产东南欧。华北各省普遍栽培,东北、西北以及江苏各地也有栽培。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叶柄、叶片两面、花序轴、花梗和花萼均无毛,或具腺毛,老时脱落。小枝棕褐色,略带四棱形,疏生皮孔。叶片卵形、宽卵形或长卵形,
-
川鄂芍药
产地分布分布于四川、湖南。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惯生海拔800-31500米间的阴坡林下。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掌叶梁王茶
基本信息学名Nothopanaxdavidii(Franch.)HarmsexDiels别名梁王茶(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卫梁王茶(经济植物手册)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
-
巴柳
产地分布产湖北西部和四川、贵州。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白刺菊
基本信息白刺菊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
粘蓼
学名:PolygonumviscoferumMak.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e
-
蜈蚣七
产地分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至西南一带。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并有鳞芽,着生多数褐色须根。茎直立,高30、50厘米,全株密生白色柔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8~16厘米,折迭状,先端尖,基部抱茎,全缘。花单1或2朵着生在茎顶,大形紫色;
-
多脉凤仙花
基本信息学名ImpatienspolyneuraK.M.Li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