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斜锦香草
偏斜锦香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 别名
- 醋柳、黄酸刺、酸刺柳、黑刺、酸刺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胡颓子科
- 属
- 沙棘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偏斜锦香草相似植物
种名:偏斜锦香草
学名:PhyllagathisplagiopetalaC.Chen
别名:
科:野牡丹科属:锦香草属
产地分布:
产湖南南部及广西东北部。
形态特征:
亚灌木,高30-40厘米,具地下走茎;茎四棱形,有槽,幼时被微柔毛,以后无毛,基部木质化。叶片纸质或坚纸质,下部的常为广椭圆形,上部的卵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广钝,极罕浅心形,长5-12.5厘米,宽3-6.5厘米,边缘近全缘,具细缘毛,有时具细锯齿,齿具刺毛,5-7基出脉,近边缘的1对不明显,中间的1对离基约7毫米,有时达2厘米,两面被微柔毛,以后叶面尚杂有极疏的短糙伏毛,基出脉微凹,其余脉平整,背面基出脉及侧脉隆起,明显;叶柄长0.8-4(-5.2)厘米,被微柔毛。聚伞状伞形花序顶生,有时腋生,总梗长0.5-3厘米,与花梗、花萼被微柔毛,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钟状漏斗形,管长约6毫米,具8脉,四棱形,裂片披针形,顶端渐尖,长约5毫米,里外被微柔毛,反折;花瓣粉红色、红色或紫色,广倒卵形,顶端急尖,1侧偏斜,上方突出1小片,长约7毫米,宽约5毫米;雄蕊同型,近等长,长11-13厘米,花药长约7毫米,基部具小瘤,药隔下延呈短距,二者有时合成盘状;子房卵形,顶端具膜质冠,冠4裂,具糠秕状缘毛。蒴果杯形,顶端平截,冠木栓化,露出萼外约1.5毫米;宿存萼与果同型,长宽约4毫米,萼片宿存。花期约7月,果期10月以后。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山谷疏、密林下或沟边。
-
催吐白前
催吐白前基本信息学名Cynanchumvincetoxicum(L.)Per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萝
-
川西过路黄
川西过路黄基本信息学名LysimachiapteranthoidesBonat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
-
簕欓花椒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稀达15米;树干有鸡爪状刺,刺基部扁圆而增厚,形似鼓钉,并有环纹,幼苗的小叶甚小,但多达31片,幼龄树的枝及叶密生刺,各部无毛。叶有小叶11-21片,稀较少;小叶通常对生或偶有不整齐对生,斜卵形,斜长方形或呈镰刀状,有时倒卵形,幼苗小叶多为阔
-
海滨异木患
海滨异木患基本信息学名Allophylustimorensis(DC.)B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
-
银背柳
产地分布产我国云南、四川、西藏东部。形态特征灌木。小枝初被灰色皱曲长柔毛,后毛渐脱落。芽被长毛。叶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长达11厘米,宽达4厘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至楔形,上面特别是脉上被柔毛,下面被丝状绒毛,中脉和侧脉两面隆起,侧脉间
-
荔波大节竹
荔波大节竹种名:荔波大节竹学名:IndosasalipoensisC.D.ChuetK.M.Lan别名:科:禾本科属:大节竹属产地分布:贵州南部。模式标本采自贵州荔波县尧排。形态特征:竿高10米,直径3—4厘米
-
赛山梅
产地分布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黄花地钮菜
基本信息学名StachysxanthanthaC.Y.Wu别名地钮菜(四川南川),黄花水苏(植物分类学报10卷3期)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长春二乔玉兰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每年3季开四次花。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与其他仅先叶一次开花的玉兰品种想比,此品种观赏价值更高。病虫害
-
莛子藨
莛子藨基本信息学名TriosteumpinnatifidumMaxim.别名羽裂叶莛子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