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碧螺春

碧螺春

编辑:端木慧红发布时间:2021-02-09 12:55:14

碧螺春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T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别名
四翅;油柴;奥其;诺朔嘎纳;蒙古四合木;油葫芦;油材;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牻牛儿苗目
蒺藜科
柳叶旌节花
亚科
蔷薇亚科
牡荆族
四合木属
类型
落叶花灌木类

与碧螺春相似植物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

中文学名:碧螺春

别称:碧萝春,佛动心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

纲:双子叶植物

亚纲:原始花被

目:山茶

科:山茶

分布区域: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英语:BiluochunTea

类别:绿茶

起源于:隋唐时期

洞庭东山是一个宛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鉴赏一件工艺奇珍,个中妙境,可遇而不可求也。

将它轻轻投入水中,茶即沉底,有“春染海底”之誉。茶叶上带着细细的水珠,约2分钟,几乎全部都舞到杯底了,只有几根茶叶在水上飘着,多数下落,慢慢在水底绽开,颜色浅碧新嫩,香气清雅。而龙井下投五分钟后才开始下落,叶片慢慢被浸润,颜色黄绿,能长时间保持香气。碧螺春的二水三水入口微涩,甘甜之味反归得很慢,但在齿颊间,余香较远。

“清而且纯”,形容碧螺春真是恰当!冲茶在于一种感觉,不必太看重手法、温度和用量。对于一个初喜喝茶的朋友来说,干茶可以少放些,碧螺春是比较嫩的茶叶,水温低些就好,比如70度,也就是手摸杯子微微觉得烫就可以了。适合用于家庭办公用茶。《铁齿铜牙纪晓岚4》乾隆到柳树沟找梅香姑娘就是喝的这个茶。

相关植物
  • 狭穗薹草

    物种信息狭穗薹草CarexischnostachyaSteud.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莎草目Cyperales莎草科Cyperaceae

  • 狭叶山黧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具块根。茎直立,高60-80厘米,无毛,具明显纵沟。托叶半箭形,披针形至线形,长1-2.5厘米,宽2-5毫米;叶轴末端具披针状短尖;小叶2-4,线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长5-13厘米,宽0.3-1.6厘米,先端渐尖,具细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

  • 豆果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广西(德保、桂林)、云南(兰坪、元江、蒙自、西双版纳、文山)、贵州(望谟)。国外分布: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也有。形态特征乔木,幼时附生于它树,高5-15米;树皮灰色,光滑。叶厚革质,椭圆

  • 青凤凰

    青凤凰的分布与生长习性青凤凰的分布:南非干旱的亚热带地区。青凤凰生长习性:对高温很敏感,夏季需要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春季,秋季,冬季可以正常浇水,增加日照时间。青凤凰同其他瓦松植物一样,开花后会死亡,所以如果出现花苞一定要注意。春天和秋天是生长期,可以全日照。

  • 革质鳞盖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1米以上,根状茎未见。叶柄长41-61厘米,基部粗4毫米,被栗褐色短硬毛,向上则脱落,几光滑;叶片长圆形,长70厘米,宽1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不狭缩,二回羽状;羽片20对以上,互生,下部的相距9厘米,斜展,有柄(长5毫米),阔披针形,长20-26厘米,宽4

  • 浮毛茛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多数,铺散蔓生,高20厘米以上,直径2-3毫米,节上生根和分枝长叶,无毛。基生叶和下部叶较多,有长柄;叶片肾形或肾圆形,长1-1.5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浅心形或截形,3-5浅裂,裂片钝圆,宽5-10毫米,有时疏生圆齿,质地较厚,无毛;叶柄

  • 多刺天门冬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维西、德钦、中甸)和西藏东南部(察瓦龙)o生于海拔2100-3100米的开旷山坡、河岸多沙荒地或灌丛下。本种茎上部明显具密的的纵凸纹,可以区别于组中其他种类。形态特征百合科天门冬属的一种。半灌木,披散,有时稍攀援,多刺,高

  • 红毛七

    红毛七种名:红毛七学名:CaulophyllumrobustumMaxim.别名:科:小檗科属:红毛七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四川、云

  • 低盔大渡乌头

    形态特征本种与大渡乌头的区别:上萼片船状盔形或近船形,外缘斜。变种的上面萼片为低盔形且甚斜,萼片无爪,茎无毛。生长环境生长在海拔3400-4000米间山地草坡或林中。分布范围产自四川西部康定、小金及

  • 贵州龙胆

    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esquiroliiLev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ian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