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狭叶山黧豆

狭叶山黧豆

编辑:程缨婷发布时间:2021-02-09 16:06:37

狭叶山黧豆(学名:Lathyruskrylovii)为豆科山黧豆属下的一个种。

拉丁名
Lathyrus krylovii
别名
花豌豆、腐香豌豆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香豌豆
亚科
蝶形花亚科
野豌豆族
山黧豆属
类型
草本类

与狭叶山黧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具块根。茎直立,高60-80厘米,无毛,具明显纵沟。托叶半箭形,披针形至线形,长1-2.5厘米,宽2-5毫米;叶轴末端具披针状短尖;小叶2-4,线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长5-13厘米,宽0.3-1.6厘米,先端渐尖,具细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具羽状脉。总状花序长于叶,有花2-4朵;花萼钟状,长约8毫米,无毛,萼齿很小,钻状最下面1个长约1.5毫米,其余更小;花黄色,长约2-5厘米;旗瓣长2.7厘米,瓣片近圆形,长1.3厘米,瓣柄长1.4厘米,冀瓣长2.2厘米,瓣片狭倒卵形,长1.2厘米,先端圆,具耳,线形瓣柄长1.2厘米,龙骨瓣与翼瓣等长,瓣片卵形,长1.5厘米,宽0.5毫米,线形瓣柄长7毫米;子房线形,无毛。荚果线形,长8-9厘米,宽0.9厘米,棕褐色。种子椭圆状,长3-4毫米,种脐约为周圆的1/5。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区林下。

分布范围

产自新疆,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相关植物
  • 坚硬黄耆

    形态特征整体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纤细,分歧。茎茎多数,纤细,直立或上升,高7.5-15厘米,无毛,具细棱。叶羽状复叶有17-21片小叶,长2-5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无毛或连同叶轴散生白色短毛;托叶基部

  • 塞内加尔刺桐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小枝常有皮刺。羽状复叶具3小叶,有时被星状毛;托叶小;小托叶呈腺体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很美丽,红色,成对或成束簇生在花序轴上;苞片和小苞片小或缺;花萼佛焰苞状,钟状或陀螺状而肢截平或2裂;花瓣极不相等,旗瓣大或伸长,直立或开展,近无柄或具长瓣柄,无附

  • 昌都锦鸡儿

    形态特征树木灌木,高1.5-2米;老枝黄褐色或灰褐色,剥落,短枝密集。叶片1.羽状复叶有5-7对小叶;2.托叶红褐色,革质,密被长柔毛;3.叶轴细,长2-3(6.5)厘米,宿存,密集短枝上,被柔毛;

  • 尾叶鱼藤

    形态特征攀援状灌木。枝棕褐色,无毛,散生圆形、灰白色皮孔,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叶柄和叶轴上面有槽;小叶3-4对,长椭圆形,长4-10厘米,宽1.4-2.8厘米,先端尾尖,基部阔楔形或稍钝,中脉两面均隆起,侧脉6-7对,纤细,稍隆起;小叶柄短,黑褐色,稍膨大,长2-3毫米

  • 山羊豆

    形态特征复叶长5-20厘米,小叶5-10对,具叶柄;托叶阔披针状形,长5-10毫米,先端锐尖,基部箭形,脉纹清晰;叶轴具纵棱;小叶近对生,长卵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0-50毫米,宽4-15毫米,先端钝,具细尖,基部阔楔形,中脉下面起,侧脉10-12时,近边缘弧曲,细脉纵向分叉;

  • 欧洲苕子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缠绕草本,高50-130厘米,植株被微柔毛。茎纤细而长,具棱,多分支。偶数羽状复叶长30-60毫米,顶端有卷须;托叶披针形至半戟形,长0.7-1.2厘米;小叶4-12对,厚纸质、长圆形或近披针形,长1.5-2厘米,宽0.5-0.7厘米,先端钝或锐尖,具短

  • 无忧花

    形态特征乔木,高5-20米;胸径达25厘米。叶有小叶5-6对,嫩叶略带紫红色,下垂;小叶近革质,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倒卵形,长15-35厘米,宽5-12厘米,基部1对常较小,先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侧脉8-11对;小叶柄长7-12毫米。花序腋生,较大,总轴被毛或近无

  • 藤槐

    形态特性藤槐又名:鲍氏槐、包令豆。攀援灌木。单叶,近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3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几无毛,叶脉两面明显隆起,侧脉5-6对,于叶缘前汇合,细脉明显;叶柄两端稍膨大,长1-3厘米;托叶小,卵状三角形,具脉纹。总状花序或排列

  • 黄花合叶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亚灌木,高40-60厘米。倾斜,全株密被金黄色、伸展的细脆刺毛,基部膨大。偶数羽状复叶具小叶2-5对;托叶披针形,有纵脉纹,被黄色长柔毛;叶柄长约3毫米,被黄色长柔毛;叶轴长约3厘米,有较密的小刺毛;小叶纸质,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6-12毫米,宽2.5-3毫

  • 小巢菜

    别名柱尖、摇车、翘摇车、翘摇、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雀野豆、野碗豆、雀野碗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小野麻豌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辛、甘,性平。归经归肺、胃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