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大花虫豆

大花虫豆

编辑:项睿倩发布时间:2021-02-09 13:51:13

大花虫豆(学名:Cajanusgrandiflorus(Benth.exBaker)VaniotderMaesen)属于木豆属物种植物。

拉丁名
Cajanus goensis Dalzell
别名
山豆根,毛齿虫豆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密果鹿藿
亚科
蝶形花亚科
菜豆族
木豆属
类型
藤本类

与大花虫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木质缠绕藤本。茎圆柱状,略具条纹,被短柔毛。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早落;叶柄长3-8厘米,被灰色短柔毛;小叶纸质,下面具腺点,顶生小叶卵状菱形、菱形,侧生小叶斜卵形,长6-10厘米,宽4-7厘米,先端骤渐尖或骤短尖,基部圆形、宽楔形至微心形,两面被灰色短柔毛,尤以下面脉上较密,干后上面黑色,下面灰色;基出脉3或为不明显的5出脉,下面横脉明显;小托叶小,线形;小叶柄长2-3毫米,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粗壮,长达20厘米;总花梗长数厘米;苞片大,膜质,卵状椭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早落;花大,黄色,长约2.5厘米;花梗长约8毫米,花序轴及花梗均被灰褐色短柔毛;花萼裂齿披针形;花瓣均具瓣柄;无毛;旗瓣倒卵形或近圆形,两侧具内弯的耳及两枚不明显的胼胝体,翼瓣长椭圆形,比旗瓣短,龙骨瓣内弯,子房线形,密被黄褐色长毛。荚果长圆形,长3.5-5厘米,宽约1厘米,于种子间具明显横缢线,密被黄褐色长柔毛;种子4-7颗,近圆形,宽约3毫米,黑色至黑褐色,种阜肉质而肥厚。花期8-9,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多年生匍匐蔓生或高大缠绕性草质藤本,生于海拔1400m左右谷地侧坡灌草丛或疏林树干攀缘爬生。在昆明试种,5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出苗,当年冬季来临停止生长,物候期只到分枝期,生长比较缓慢,少数枝条带绿越冬,次年3–4月份左右萌发,当年冬季来临停止生长,物候期只到孕蕾或开花,自然株高24–26cm,第三年返青期同第二年,6月上旬生出新枝,8月上旬孕蕾,9月中旬开花,10月中、下旬结荚,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种熟或部分不能成熟,自然株高31.8土2.5cm,株丛直径172±13.1cm,一级分枝数5土14.4个,最长枝长355.5±19.0cm;初栽第二年一茬,每平方米产青草3.47kg,合亩产青草2343.3kg;种子千粒重35.3g。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在11–15℃,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在23–27℃,极端最低温不低于–6℃,年降水量为1000–1300mm,土壤为山地红壤、赤红壤,生于亚热带、热带稀疏灌丛向热带绿阔叶雨林及其次生植被过渡的高温、高湿生境。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云南、浙江。缅甸、不丹、印度亦有分布。

主要价值

叶量丰富,据测定花期茎叶比为37:63;营养成分,分枝盛期与现蕾一初花期含量如表51–1,表明粗蛋白质较高,粗纤维较少,表51~2表明赖氨酸的含量丰富。嫩叶期黄牛、水牛与山羊等喜食,分枝和分枝以后枝叶表面渗出有油腻的粘性物质,奶牛、水牛采食较差或不食。因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较高的赖氨酸,仍为我国南亚热带和热带北缘豆科饲用植物中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草种之一。

栽培技术

播前平整土地,遇有土块较大时需碎土及采用机械措施摩破种皮或采用98%的浓硫酸浸泡处理种子20–30分钟以提高其发芽率。雨季来临或雨后趁墒播种鹦时以过磷酸钙每亩10kg作基肥,条播、撒播均可,条理行距40–50cm,播后覆土1cm左右,轻压,出苗后分枝后期及时除草。刈割后为求得再生草可于分枝伊始趁天雨或灌水时追施尿素10–15kg。

相关植物
  • 皱果崖豆藤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或藤本,长达20米。茎褐色,具棱,枝圆柱形,粗壮,密被棕褐色绒毛,渐脱落。羽状复叶长25-40厘米;叶柄长6-11厘米,叶轴上面有浅沟和棱,密被绒毛;托叶三角形,锥尖,长5-6毫米,早落;小叶2对,间隔3-5厘米,硬纸质,披针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20厘

  • 刺齿木蓝

    形态特征矮小亚灌木,高15-30厘米;多分枝。茎基部木质,枝细瘦,具棱,草质,常偃伏,老枝褐色,近无毛,幼枝绿色,密或疏生白色平贴粗丁字毛。羽状复叶长2-2.5厘米;叶柄长约0.5毫米,叶轴上面平,疏被粗丁字毛;托叶基部宽,上部钻形,长2-3毫米;小叶2-4(-5)对,对生,

  • 大理鱼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枝有小瘤状凸起的白色皮孔。羽状复叶,开花时叶尚幼嫩;小叶3-5对,对生,长圆状椭圆形或少数稍呈狭卵形,长4.5-5.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短渐尖,常向下弯曲,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连同总花梗长12-16厘米;花梗2-3枝组成一束,长2-3毫米,顶端

  • 展枝胡枝子

    形态特征单一或丛生小灌木植物,高达1米余。分枝开展,枝灰褐色,具细条棱,密被长柔毛。托叶狭披针形,长3-6毫米,外面被疏柔毛;叶柄长0.7-3厘米,稍开展或反折,被短柔毛;小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2.5-4.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微凹,稀稍渐尖,基部近圆形,上面光

  • 菽麻

    形态特征植株直立草本,体高50-100厘米;茎枝圆柱形,具浅小沟纹,密被丝光质短柔毛。叶托叶细小,线形,长约2毫米,易脱落;单叶,叶片长圆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0.5-2厘米,两端渐尖,先端具短尖头,两面均被毛

  • 昆仑锦鸡儿

    形态特征昆仑锦鸡儿是小灌木植物,高30-50厘米,多分枝。树皮褐色或淡褐色,无光泽,具不规则灰白色或褐色条棱,嫩枝密被短柔毛。假掌状复叶有4片小叶;托叶宿存;长5-7毫米;叶柄硬化成针刺,长8-10毫米;小叶倒卵形,长6-10毫米,宽2-4毫米,先端锐尖或圆钝,有时凹入,有刺

  • 长管萼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达50厘米,黄褐色。茎斜上或平卧,灰绿色,被伏贴毛,细弱,高约30厘米或更高。羽状复叶通常有9-11片小叶,长5-8厘米;托叶长约2毫米,疏被白毛;小叶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8-12毫米,宽2.5-4毫米

  • 武山野豌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70厘米。根茎木质化。茎直立或攀援,具棱,少分枝。偶数羽状复叶,长可达15厘米,顶端卷须分支;托叶戟形或披针形,长0.3-0.5厘米,宽0.2-2.5厘米,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小叶6-10对,厚纸质,长圆披针形,长1.7-2.7厘米,宽0.5-0.8

  • 北野豌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膨大呈块状,近木质化,直径可达1-2厘米,表皮黑褐色或黄褐。茎具棱,通常数茎丛生,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偶数羽状复叶长5-8厘米,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半箭头形或斜卵形或长圆形,长0.8-1.2(-1.6)厘米,宽1-1.3厘米;

  • 刺果苏木

    形态特征有刺藤本,各部均被黄色柔毛;刺直或弯曲。叶长30-45厘米;刺果苏木叶轴有钩刺;羽片6-9对,对生;羽片柄极短,基部有刺1枚;托叶大,叶状,常分裂,脱落;在小叶着生处常有托叶状小钩刺1对;小叶6-12对,膜质,长圆形,长1.5-4厘米,宽1.2-2厘米,先端圆钝而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