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乳豆
乳豆(Galactiatenuiflora),豆科、乳豆属植物,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马来亚、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广东、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区。
- 拉丁名
- Galactia tashiroi Maxim.
- 别名
- 截叶山黑豆山豆根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豆科
- 种
- 凤庆葡萄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菜豆族
- 属
- 乳豆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琉球乳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蔓生草本或草质藤本。茎圆柱形,密被白色长柔毛。叶具3小叶;叶柄长1-2.7厘米,密被长柔毛;小叶厚,近革质,宽倒卵形、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3-2.7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钝圆,上面无毛,下面被紧贴的白色长柔毛;侧脉3-5对,与中脉于上面凹入,下面凸起,网脉不明显;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同时着生于一点上;小叶柄长1.5-2厘米,被毛;小托叶极小或不明显。总状花腋生,较短小,长1-4厘米,被毛,节稍肿胀;花红色,花萼长4-5毫米,密被长柔毛。荚果线形,扁,长约3厘米,宽6-7毫米。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疏林中。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分布于我国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其南部临近岛屿
国外分布: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分布于我国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其南部邻近岛屿。
主要价值
可作牧草,又为覆盖植物,可防止水土流失。
-
豆角
形态特征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有时顶端缠绕状。茎近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约1厘米,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有线纹;小叶卵状菱形,长5-15厘米,宽4-6厘米,先端急尖,边全缘或近全缘,有时淡紫色,无毛。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梗;花2-6朵聚生
-
川滇米口袋
形态特征整体多年生草本,分茎较缩短。叶托叶狭三角形,基部贴生于叶柄,被长柔毛,边缘具牙齿状腺体;叶长2-9厘米,小叶5-11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3-14毫米,宽2-8毫米,钝头,具细尖,两面被长柔毛,上面较稀疏。花
-
长圆叶山黑豆
形态特征缠绕草本,全株除叶面外密被灰色短柔毛。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锥状,细小,长约2毫米;叶柄长1.5-4厘米;小叶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3-5厘米,宽1-2.3厘米,先端圆形,中部微凹,并具小凸尖,基部圆形,有时略偏斜,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色短伏毛,则脉每边4-7条,
-
鸡公木蓝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4米。主根粗大、坚硬,长约22厘米,粗约7毫米。分枝明显四棱,与叶柄、叶轴及花序轴均被二歧开展毛。羽状复叶长11-22厘米;叶柄长1.5-5.5厘米;托叶披针形,长5-8毫米,早落;小叶2-4对,对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8-7.5厘米,宽
-
宽叶千斤拔
形态特征植株直立灌木,高1-2米。枝幼枝三棱柱形,密被锈色贴伏绒毛。叶叶具3小叶;托叶大,披针形,长1-2厘米,先端渐尖,被毛与幼枝相同,早落;叶柄粗壮,长3-10厘米,常具狭翅,被灰色短柔毛;小叶纸质至厚
-
米林黄耆
形态特征根木质。茎数条丛生,平卧,长4-30厘米,被白色短柔毛。羽状复叶具7-14片小叶,长1-2厘米,有短柄;托叶三角形,长约1.5毫米,有缘毛;小叶互生,倒卵形,长(2)-4-5(-7)毫米,宽2-3毫米,先端截形,有时微凹,基部宽楔形,上面无
-
光叶金合欢
形态特征藤本;枝有棱角、短刺,但无毛;刺基扩大,刺直或微呈钩状。二回羽状复叶;羽片3-5对,长15-20厘米;总叶柄短,有刺;小叶密集,线形,长6-7毫米,宽不及2毫米,先端钝,无毛。头状花序球形,直径近1厘米,单生或成对,全部腋生;总花梗长3-4厘米,有总苞片,花无梗;花萼
-
武山野豌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70厘米。根茎木质化。茎直立或攀援,具棱,少分枝。偶数羽状复叶,长可达15厘米,顶端卷须分支;托叶戟形或披针形,长0.3-0.5厘米,宽0.2-2.5厘米,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小叶6-10对,厚纸质,长圆披针形,长1.7-2.7厘米,宽0.5-0.8
-
太白山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根粗壮,直伸,颈部常具数个分叉。茎茎直立或上升,高20-40厘米,有条棱,被白色柔毛。叶羽状复叶有11-19片小叶,长3-8厘米;叶柄长0.5-1.5厘
-
黄花木蓝
形态特征羽状复叶长达13厘米,叶柄长达2厘米,叶轴圆柱形,上面微扁平,与叶柄均密生白色长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长5-8毫米,早落;小叶2-4对,对生或近对生,长圆状椭圆形、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顶生小叶常倒卵形、阔椭圆形,稀阔卵形,长4.5-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