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黄耆
牧场黄耆(学名:AstragaluspastoriusTsai)为豆科黄芪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3,4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江岸、草坡及路旁开阔牧场上。
- 拉丁名
- Astragalus pastorius Tsai
- 别名
- 假靛青、乌仔草、仔草藤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豆目
- 科
- 豆科
- 种
- 牧场黄耆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山羊豆族.
- 属
- 黄芪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牧场黄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茎外倾或平铺,长15-30厘米,近无毛。
羽状复叶有7-11片小叶,长达9厘米;叶柄长1-1.5厘米;托叶三角状或宽卵形,长4-7毫米,渐尖,疏被黑色缘毛;小叶互生,椭圆状长圆形,长12-25(35)毫米,宽6-8毫米,先端钝,有短尖头,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白色伏贴毛;小叶柄长1-2毫米,连同叶轴疏被黑色毛或近无毛。
总状花序生7-9花,呈伞形花序式,疏被黑色毛或近无毛;总花梗长10-12厘米,较叶长;苞片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7(9)毫米,上面无毛,或近无毛,下面略具毛;花梗长约2毫米,密被黑色毛;小苞片线形,长1-2毫米,稍具毛;花萼钟状,被褐色毛,萼筒长3-4毫米,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2-3毫米;花冠青紫色,旗瓣长15-16毫米,宽10-11毫米,瓣片近圆形,长8.5-9毫米,先端微缺,基部突然收狭,瓣柄长约3毫米,翼瓣长11-12毫米,瓣片狭长圆形,长8.5-9毫米,宽2.5-3.5毫米,先端钝圆,瓣柄长3.5-4毫米,龙骨瓣长13-13.5毫米,瓣片近倒卵形,长8.5-9毫米,宽4-5毫米,瓣柄长3.5-5毫米;子房有柄,被短柔毛,柄长2.5-3毫米,柱头被簇毛。
荚果膨胀,椭圆形,长2-2.5厘米,宽6-7毫米,先端尖喙状,具网脉,疏被褐色短毛,假2室,含多颗种子,果颈很短。
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0-3400米的江岸、草坡和路旁开阔牧场上。
分布范围
产自四川西南部(木里)、云南西北部(中甸、丽江)。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变种
线苞黄耆(变种)(植物研究)图版24:9-18
var.linearibracteatusK.T.FuinBull.Bot.Res.2(1):129.1982.——AprattiiSimps.var.multiflorusK.T.Fu,op.cit.126.——A.prattiiSimps.var.pastorioidesK.T.Fu,op.cit.127.——A.passortusauct.nonTsaietYu:NietP.C.Li,西藏植物志2:815.1985.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苞片线形或披针状线形,近膜质,下面被毛并具缘毛;小叶7-13片。
产四川西南部(康定、理塘、稻城、乡城、木里)、西藏东部(江达、昌都、察雅、左贡、波密、芒康、加查)。生于海拔2800-4200米的草地、林缘、林下和阴湿场所。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木里。
-
直生刀豆
形态特征亚灌木状一年生草本,高0.6-1(2)米。各部被短柔毛或变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小,早落。小叶质薄,卵形或椭圆形,长8-16厘米,宽5-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全缘,侧脉5对,侧生小叶基部常不等侧;叶柄通常较叶片为长;小叶柄长约8毫米。总状花序单生于
-
南非刺桐
形态特征半落叶乔木;小枝常有皮刺。羽状复叶具3小叶,有时被星状毛;托叶小;小托叶呈腺体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很美丽,红色,成对或成束簇生在花序轴上;苞片和小苞片小或缺;花萼佛焰苞状,钟状或陀螺状而肢截平或2裂;花瓣极不相等,旗瓣大或伸长,直立或开展,近无柄或具长瓣柄,无附
-
甘肃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根直伸,暗褐色,颈部具数个细瘦的根状茎。茎地上茎短缩。叶羽状复叶基生,有15-33片小叶,长4-11厘米;叶柄长1.5-3厘米,连同叶轴散生白色长柔毛;
-
任豆
形态特征乔木,高15-20m,胸径约1m;小枝黑褐色,散生有黄白色的小皮孔;树皮粗糙,成片状脱落。芽椭圆状纺锤形,有少数鳞片,初时被黄色柔毛,后渐脱落。叶长25-45cm;叶柄短,长约3-5cm;叶轴及叶柄多少被黄色微柔毛;小叶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9cm
-
豆薯
形态特征粗壮、缠绕、草质藤本,稍被毛,有时基部稍木质。根块状,纺锤形或扁球形,一般直径在20-30厘米左右,肉质。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长5-11毫米;小托叶锥状,长约4毫米;小叶菱形或卵形,长4-18厘米,宽4-20厘米,中部以上不规则浅裂,裂片小,急尖,侧生小
-
牛枝子
形态特征半灌木,高20-60厘米。茎斜升或平卧,基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粗硬毛。托叶刺毛状,长2-4毫米;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狭长圆形,稀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8-15(-22)毫米,宽3-5(-7)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刺尖,基部稍偏斜,上面苍白绿色,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粗
-
肿荚豆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0米。小枝、叶轴和花序轴均被淡黄色细棉毛,皮孔小,明显,散生。羽状复叶长30-40厘米;无托叶;小叶3-6对,革质,长圆形,长11-1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钝,两侧不等,略歪斜,上面光亮,无毛,下面密被平伏绢毛,侧脉5-8对,清晰上弯,上面
-
云南长柄山蚂蝗
形态特征直立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茎柔弱,分枝具棱状条纹,疏被短柔毛。块茎纺锤形,通常2条,长4厘米。叶为三出羽状复叶,小叶3;托叶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长6-18毫米,宽5-11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斜倒心形,具条纹,有缘毛;叶柄长5-8厘米,疏被柔毛;小叶膜质,顶生
-
东京油楠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15米;枝条无毛。托叶早落。叶长10-20厘米,无毛,有小叶4-5对;小叶革质,无毛,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3.5-6厘米,两侧不对称,上侧较狭,下侧较阔,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全缘;小叶柄长约,毫米。
-
西藏锦鸡儿
形态特征灌木,高0.7-1米,多分枝,针刺密。树皮黄褐色、红褐色或绿褐色,不规则开裂,有光泽。托叶狭三角形,长1-3毫米,硬化成针刺,宿存;叶轴在长枝者硬化成针刺,长5-10毫米,较粗壮,向下弯,短枝者细瘦,长4-5毫米,脱落或宿存;小叶在长枝者2-4对,羽状,短枝者2对,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