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苦豆子

苦豆子

编辑:谯向阳发布时间:2021-02-24 11:50:07

苦豆子(学名SophoraalopecuroidesL),异名布亚(维名),是宁夏的重要药用植物资源和自然植被组成部分,野生资源分布面积广,蕴藏量大,种群优势突出。由于其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生态功能,苦豆子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将苦豆子列入重点保护的六大地道药材之一,纳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中,生产基地建设和深层次开发都有长足的发展。

拉丁名
Sophora alopecuroides L.
别名
布亚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亚科
苹果亚科
槐族
槐属
类型
其它类

与苦豆子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草本,或基部木质化成亚灌木状,高约1米。枝被白色或淡灰白色长柔毛或贴伏柔毛。羽状复叶;叶柄长1-2厘米;托叶着生于小叶柄的侧面,钻状,长约5毫米,常早落;小叶7-13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披针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5-30毫米,宽约10毫米,先端钝圆或急尖,常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被疏柔毛,下面毛被较密,中脉上面常凹陷,下面隆起,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密生;花梗长3-5毫米;苞片似托叶,脱落;花萼斜钟状,5萼齿明显,不等大,三角状卵形;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形状多变,通常为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5-20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或微缺,或明显呈倒心形,基部渐狭或骤狭成柄,翼瓣常单侧生,稀近双侧生,长约16毫米,卵状长圆形,具三角形耳,皱褶明显,龙骨瓣与翼瓣相似,先端明显具突尖,背部明显呈龙骨状盖叠,柄纤细,长约为瓣片的二分之一,具1三角形耳,下垂;雄蕊10,花丝不同程度连合,有时近两体雄蕊,连合部分疏被极短毛,子房密被白色近贴伏柔毛,柱头圆点状,被稀少柔毛。荚果串珠状,长8-13厘米,直,具多数种子;种子卵球形,稍扁,褐色或黄褐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苦豆子属中旱生植物,地上部分小,冠幅为25230cm;地下部分大,形成庞大的根系网,两者干重比为l:2.4~5。苦豆子是耐轻盐碱植物,一般生于全盐量小于0.2%的土壤上,全盐量上升到0.3%时生长受到抑制,当全盐量达0.4%时未见生长,但有时也具有避盐现象,如草旬盐土土层0~18cm间全盐达3.7%,它可以直接穿过上面盐分较重的土层而吸收下层含盐量较轻土壤中的水分。

苦豆子主要生于沙质土壤上,耐沙埋、抗风蚀,具有良好的沙生特点,由于水分活动频繁,植物根系伸展的深而广,在结构紧密的土壤内,因其水分上下移动不畅,植物根系较浅。在半固定沙丘上,苦豆子多为先锋种,当流动沙丘固定后首先生长的即苦豆子。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连片生长,分布稀疏,结构简单,伴生种少,主要伴生群落有:苦豆子一甘草一披针叶黄花、苦豆子一牛心朴子群落、苦豆子一沙蒿植物群落,一般覆盖度40~50%。

苦豆子种子成熟期与雨热同季,种子含有亲水胶体能粘附土壤,在湿沙土中很快发芽生长,形成秋季苗,荚果很轻可随风滚动或漂流,故分布较广。

苦豆子适合生长于荒漠、半荒漠区内较潮湿的地段,如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的低湿处,地下水位较高的低湿地、湖盆沙地、绿洲边缘及农区的沟旁和田边地头。苦豆子不仅是优良的固沙植物与可利用牧草,还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用途广泛,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极高。苦豆子资源全国产区面积约为180余万hm2,除部分地区因农垦开荒导致资源减少外,大部分保留完好。

分布范围

产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西藏。多生于干旱沙漠和草原边缘地带。原苏联、阿富汗、伊朗、士耳其、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苦豆子为豆科槐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的荒漠、半荒漠地区。东起内蒙古包头、神木,西至新疆的霍城、喀什,南自叶城人和田、敦煌、到宁夏的中卫、盐池,北至哈巴河、阿尔泰、哈密、乌拉特中后旗、阿拉善的广大地区。地域上连续分布带有两条,南从鄂尔多斯台地经河西走廊至塔里木盆地,北由内蒙古高原经阿尔善高原、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至准噶尔盆地之间,两带之间则呈间断状分布。

相关植物
  • 牛枝子

    形态特征半灌木,高20-60厘米。茎斜升或平卧,基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粗硬毛。托叶刺毛状,长2-4毫米;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狭长圆形,稀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8-15(-22)毫米,宽3-5(-7)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刺尖,基部稍偏斜,上面苍白绿色,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粗

  • 光叶决明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1-2米,无毛。叶长约15厘米,有小叶3-4对,在每对小叶间的叶轴上,均有1枚腺体,腺体圆形至线形;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5-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狭楔形,有时偏斜,下面粉白色,有细洼点,上面有乳凸;侧脉纤细,两

  • 边向花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伸,淡褐色。茎直立,常数个丛生,高20-60厘米,具条棱,近无毛。羽状复叶有5-9片小叶,长8-12厘米;叶柄长1-4厘米;托叶草质,离生,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1-2厘米,先端尖,具缘毛或近无毛;小叶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2.5-5厘米,宽1-1.

  • 春花胡枝子

    形态特征直春花胡枝子是立灌木,微具条棱,被疏短柔毛,分枝多,被微柔毛或绒毛。托叶钻形,基部宽,长约5毫米,红褐色,被疏柔毛;叶柄长7-10毫米,被黄或白色柔毛;小叶长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5.5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具短刺尖,基部圆形,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长柔毛

  • 球花豆

    形态特征直立乔木,高达30米。小枝棕色。二回羽状复叶;叶轴全长逾30厘米,无毛或被短柔毛;总叶柄上有1枚长圆形腺体;羽片20-30(-42)对;羽片轴长9-12厘米;小叶50-60对,线形,长5-10毫米,宽1-2毫米,稍呈弯镰状,顶端急尖,基部截平。花小,组成

  • 蓝花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根直伸。茎茎直立或多少平卧,高25-60厘米,暗紫色,具条棱,近无毛。叶羽状复叶有11-19片小叶,长3-11厘米;叶柄长1-3厘米,向上逐渐变短;托叶

  • 球子崖豆藤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除叶轴、花序和嫩梢初被短柔毛,旋秃净外,全株几无毛。枝圆柱形,具细棱,表皮淡黄色,剥落,内皮褐色,皮孔细小,稀布。羽状复叶;叶柄长4-6厘米,基部具关节,着生处膨大呈托状,叶轴上面有沟;托叶锥刺状,长约1.5毫米,宿存;小叶仅1对,纸质,披针形状椭圆形,顶生

  • 兴安胡枝子

    形态特征小灌木,高达1米。茎通常稍斜升,单一或数个簇生;老枝黄褐色或赤褐色,被短柔毛或无毛,幼枝绿褐色,有细棱,被白色短柔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线形,长2-4毫米;叶柄长1-2厘米;小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2-5厘米,宽5-16毫米,先端圆形或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圆形,上

  • 绸缎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除成长的叶上面和花瓣内面无毛外,全株密被金黄色或亮棕色丝质长柔毛及茸毛;卷须成对。叶革质,圆形,直径9-11.5厘米,基部深心形,先端分裂达叶长的1/2或过之,罅口极狭以致两裂片内侧平行且近接连,嫩叶时略覆叠,裂片先端急尖或钝,上面除脉上略被微毛外余无毛,下

  • 锈荚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嫩枝密被褐色茸毛,枝无毛;卷须初时被长柔毛,渐变秃净。叶纸质,心形或近圆形,长5-10厘米,宽4-9厘米,先端通常深裂达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顶端急尖,有时渐尖,基部深心形,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沿脉上被锈色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基出脉9-11条,侧脉和网脉在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