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缘毛太行花

缘毛太行花

编辑:魏学明发布时间:2021-02-10 10:35:29

缘毛太行花(学名:Taihangiarupestrisvar.ciliata)为蔷薇科太行花属下太行花的变种。多年生草本,根系发达,基生叶为单叶,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钝,基部常截形或圆形,稀宽楔形。残存于太行山区南部河北省武安县的二个相距10—15公里的地点,呈疏散孤立分布,所占面积狭小,植株稀少。

拉丁名
Taihangia rupestris Yu et Li var. ciliata Yu et Li
别名
圆叶南洋参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蔷薇科
太行花
亚科
蔷薇亚科
翠雀族
太行花属
类型
草本类

与缘毛太行花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片呈心状卵形,稀三角卵形,大多数基部呈微心形,边缘锯齿常较多而深,稀有时微浅裂,显著具缘毛,叶柄显著被疏柔毛。花期5-6月。

太行花(原变种)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根深长,伸入石缝中有时达地上部分4-5倍。花葶无毛或有时被稀疏柔毛,高4-15厘米,葶上无叶,仅有1-5枚对生或互生的苞片,苞片3裂,裂片带状披针形,无毛。基生叶为单叶,稀有时叶柄上部有l-2极小的裂片,卵形或椭圆形,长2.5-10厘米,宽2-8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截形或圆形,稀阔楔形,边缘有粗大钝齿或波状圆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几无毛或在叶基部脉上有极稀疏柔毛;叶柄长2.5-10厘米,无毛或被稀疏柔毛。花雄性和两性同株或异株,单生花葶顶端,稀2朵,花开放时直径3-4.5厘米;萼筒陀螺形,无毛,萼片浅绿色或常带紫色,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至渐尖;花瓣白色,倒卵状椭圆形,顶端圆钝;雄蕊多数,着生在萼筒边缘;雌蕊多数,被疏柔毛,螺旋状着生在花托上,在雄花中数目较少,不发育且无毛;花柱被短柔毛(毛长约0.2毫米),延长达14-16毫米,仅顶端无毛,柱头略扩大;花托在果时延长,达10毫米,纤细柱状,直径约1毫米。瘦果长3-4毫米,被疏柔毛(毛长0.5毫米)。花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生阴坡山崖石壁上,海拔1000-1200米。

分布范围

产河北南部(武安)。

主要价值

在河北省武安市山区的峭壁上,科研工作者发现了一种珍稀濒危植物——缘毛太行花。经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鉴别,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

专家认为,河北武安一带是世界上缘毛太行花唯一的天然分布区,此物种在植物起源进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植物从木本到草本进化的一个连接点。另外,其干叶片中富含黄酮,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药用植物。

太行花是蔷薇科太行花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此次在武安境内发现的缘毛太行花是太行花的生态型变种,这种植物的生存环境十分特殊,仅在太行山东南部的峭壁缝隙中生长,而且生命力顽强。

现状

目前残存于太行山区南部河北省武安县的二个相距10—15公里的地点,呈疏散孤立分布,所占面积狭小,植株稀少.

相关资料

为了掌握缘毛太行花在武安的种群数量、分布,做好编制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工作,武安市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组织人员于太行花的开花期展开了大范围搜寻,并于今年5月份相继在杜家村一石灰岩峭壁上和黑龙洞沟一岩壁上发现了缘毛太行花,经与1980年发现情况进行对比,此次发现的缘毛太行花不仅长势良好且呈簇状、长条状等成片分布,而且生长环境及分布范围都有所扩大。

相关植物
  • 琴叶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达5米;枝细,有长柔毛,疏生微弯皮刺或紫红色腺毛。单叶卵状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4-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弯缺狭而深达2厘米,形成相互靠近的两耳,上面除沿叶脉有长硬毛或疏生腺毛外,通常均无毛,下面密被灰白绒毛,沿叶脉疏生长柔毛,

  • 樱花

    植物学史樱花,起源于中国。据日本权威著作《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被人工栽培后,这一物种逐步传入中国长江流域、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秦汉时期,宫廷皇族就已种植樱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唐时期,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至盛唐时期,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

  • 褐毛花楸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高10-15米;小枝圆柱形,幼时密被锈褐色绒毛,成长时逐渐脱落,二年生枝无毛,紫褐色,老枝黑褐色,有灰白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稍钝,外具数枚深褐色鳞片,无毛。叶片幼时膜质,卵形、椭圆卵形,稀椭圆倒卵形,长9-14厘米,宽5-8厘米,先端短渐尖稀急尖,基部宽

  • 菊花桃

    形态特征直枝桃类。树势中等;干皮深灰色,小枝细长柔弱,黄褐色,节间较长,2.3厘米。花粉色;花蕾卵形;花瓣披针卵形,不规则扭曲,边缘呈不规则的波状,长2.13厘米,宽0.6厘米;花径4.53厘米,复瓣,菊花型,花高2厘米;花瓣数29枚(22-32),雄蕊数平均32.7,花丝长

  • 乌泡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枝细长,密被灰色长柔毛,疏生紫红色腺毛和微弯皮刺。单叶,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6厘米,宽3.5-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弯曲较宽而浅,两耳短而不相靠近,下面伏生长柔毛,沿叶脉较多,下面密被灰色绒毛,沿叶脉被长柔毛,侧脉5-6对,在

  • 盾叶莓

    形态特征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2米;枝红褐色或棕褐色,无毛,疏生皮刺,小枝常有白粉。叶片盾状,卵状圆形,长7-17厘米,宽6-15厘米,基部心形,两面均有贴生柔毛,下面毛较密并沿中脉有小皮刺,边缘3-5掌状分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急尖或短渐尖,有不整齐细锯齿;叶柄4-8厘米

  • “紫花”海棠

    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山东、河北、陕西、江苏、浙江等地。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米左右。树皮灰褐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春季新叶红色,后转为绿色。4月先叶开花,花单瓣,深紫红色,4-7朵聚生。花后结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结果量大。

  • 康藏花楸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7米;小枝粗壮,有少数皮孔,幼时被白色绒毛,逐渐脱落;冬芽长大,卵形,外有数枚深红褐色鳞片,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椭圆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9-15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下延为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浅重锯齿,齿边微向下卷并有短尖头,上

  • 锐齿石楠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叶片革质,披针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两面初具白色柔毛,后脱落无毛,侧脉8-10对;叶柄长5-6毫米。花少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总花梗和花梗有白色柔毛,后脱落无毛;花梗长1-2毫米;萼片锐或钝;花瓣白色,倒卵形

  • 长叶桂樱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20米;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疏生小皮孔,老时无毛。叶片厚革质,狭长圆形或倒卵状狭长圆形,长9-14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一侧偏斜,叶边具粗锐锯齿,齿尖内弯,两面无毛,上面光亮,下面色浅,近基部常无基腺,侧脉10-14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