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毛委陵菜
一种蔷薇科植物,多年生矮小草本,高2-15厘米,植株灰绿色,被灰色短绒毛,稍有光泽。具细长横行根状茎,褐色,自节上分生新植株,主茎较短,自基部分枝,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齿,灰绿色,主茎为中等偏低的饲用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森林草原及典型草原地带。
- 拉丁名
- Potentilla acaulis L.
- 别名
- 无茎萎陵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蔷薇科
- 种
- 荽叶委陵莱
- 亚科
- 蔷薇亚科
- 族
- 楼梯草族
- 属
- 委陵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星毛委陵菜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15厘米,植株灰绿色。
根圆柱形,多分枝。
花茎丛生,密被星状毛及开展微硬毛。基生叶掌状3出复叶,连叶柄长I.5-7厘米,叶柄密被星状毛及开展微硬毛,小叶常有短柄或几无柄;小叶片倒卵椭圆形或菱状倒卵形,长0.8-3厘米,宽0.4-1.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每边有4-6个圆钝锯齿,两面灰绿色,密被星状毛及开展微硬毛,下面沿脉较密;茎生叶1-3,小叶与基生小叶相似;基生叶托叶膜质,淡褐色,被星状毛及开展微硬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灰绿色,带形或带状披针形,外被星状毛。
顶生花1-2或2-5朵成聚伞花序,花梗长1-2厘米,密被星状毛及疏柔毛;花直径1.5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副萼片椭圆形,顶端圆钝稀2裂,外面密被星状毛及疏柔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或圆钝,比萼片长约1一倍;花柱近顶生,基部有乳头,柱头稍微扩大。
瘦果近肾形,直径约1毫米,有不明显脉纹。
花果期4-8月。
果期7—8月。
地理分布
产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生山坡草地、砂原草滩、黄土坡、多砾石瘠薄山坡,海拔580-3000米。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星毛委陵菜作为常见的伴生植物,出现于蒙古高原东部的波状平原及黄土高原丘陵、山地的大针茅(Stipagrandis)草原,蒙古高原典型草原带的西北针茅(Stipakrylovii)草原以及广布于东起华北平原,西至祁连山,北界冀北山地、阴山、南达河南伏牛山的长芒草(Stipabungeana)草原中。同时,也是山地草原干旱生境最常见的杂草成分,出现在蒙古高原及其以南相邻地区,阴山、晋北山地、贺兰山的小针茅(Stipasp.)草原中。在新疆,它也是山地草原的伴生种。
星毛委陵菜作为杂类草成分,参与冀北山地以北的黄土丘陵地区,东鄂尔多斯及甘肃、宁夏南部的百里香(Thymusmongolicus)草原,或由小针茅草原因过度放牧和强烈风蚀影响演替而来的冷蒿(Artemisiafrigida)草原,能时常在群落中起优势作用,而在水分条件略好的森林草原地带的过牧阳坡、半阳坡,可成为群落建群种,组成次生的星毛委陵菜草原。此外,也是东北、内蒙古东部丘陵、山地分布很广的羊草(Leymuschinensis)、线叶菊(Fitifoliumsibiricum)草原的重要伴生植物。
生态特性
星毛委陵菜是温带、暖温带草原性的旱生、中旱生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森林草原及典型草原地带。生长在不接受地下水影响的高原、丘陵或山坡地,土壤为淡栗钙土、栗钙土、暗栗钙土或黑垆土、浅黑垆土、山地栗钙土等,质地可自壤质、沙壤质、沙质到砾石质,能忍耐较强石质化生境,说明其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石生性。在内蒙古花期为5~6月,果期为7~8月。在宁夏固原县黄土丘陵坡地上,调查星毛委陵菜的单株鲜重为1.0~1.59克,风干重为0.46~0.75克,干鲜比为1∶2.28;株丛结构为茎占总重的30%~40%,叶占总重的46%~50%,花占总重的10%~23%,茎∶叶∶花=1∶1.37∶0.47。
星毛委陵菜以根茎进行营养繁殖,往往在草群中聚生成直径30~40厘米的斑块状,春季开花期,使草原在草绿色背景上形成一团团黄色的花斑。该草在一定程度上比较耐牧,可成为针茅属草原放牧偏途演替的代替种,例如黄土高原中、西部的星毛委陵菜型干草原上,经常出现的牧草有长芒草、赖草(Leymussecalinu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牛枝子(Lespedezapotaninii)、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altaicus)、火绒草(Leontopodiumleontpodioides)等,地上部生物量鲜重143克/平方米,其中星毛委陵菜为34克/平方米,占23.7%。但它并不能忍受过分地践踏和重牧,在花期过度放牧利用的情况下,便会逐渐衰退。
饲用价值
属于放牧型草,适口性不良,仅为中等偏低的饲用植物。绵羊、山羊春季(四、五月)吃其嫩枝叶和花,整个夏季不爱吃或不吃,马、驴在旱年缺草时才吃;因为生长低矮,牛、骆驼无法采食。冬季枝叶保留较好,为山羊、绵羊所采食。对羊只保膘有一定意义。本种是早春的蜜源植物,又因根茎发达,作为良好的地被植物在山、丘坡地有保持水土的积极作用。
栽培技术
土壤准备
委陵菜食用器官为肉质根,应选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地块。选地后先深翻土地,结合翻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与土壤混匀翻入土中,将土块打碎整细。做成宽30厘米、高20厘米的高垄,垄距20厘米。
精心播种
委陵菜肉质根为食用器官,育苗移栽易伤根,使肉质根发育畸形,故播种方式一般采用直播。播种前进行浸种,一般温水浸种8~12小时,种子充分吸水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在垄顶按10厘米株距穴播,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稍加压实。播后顺垄沟浇水,水量以浸透垄顶土壤为宜。适宜温度下,3~5天即可出苗。
间苗中耕
幼苗1或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生长健壮的植株每穴留l株,其余拔掉,然后进行浅耕,除草保墒,促使幼苗生长。
浇水追肥
委陵菜发芽期应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疏松以利于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全。幼苗期前促后控,肉质根开始膨大前应控制肥水管理,防止幼苗徒长。肉质根开始膨大时是需肥需水的关键期,应及时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若水分供应不足,易使肉质根木质部木栓化,侧根增多;若浇水不均匀,则肉质根容易开裂。收获前1周停止供水。栽培委陵菜应多施速效肥,如碳酸氢氨、硫酸铵、尿素等,共施2~3次肥,肉质根开始膨大时第一次追肥,半个月后第二次追肥。每次每亩施硫酸铵10~15公斤,适当配合施用钾肥。再过15~20天进行第三次追肥,施用量可比前两次略少。
-
西藏委陵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细圆柱形,有须根。花茎直立,上升或铺散,高6-35厘米,被稀疏短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基生叶3出复叶,连叶柄长4-8厘米,叶柄被稀疏柔毛和腺毛,或脱落几无毛;小叶无柄或有短柄,小叶片倒卵形,宽椭圆形或呈扇形,顶端圆钝
-
藏南悬钩子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小枝圆柱形,棕褐色至紫褐色,幼时被柔毛,逐渐脱落,疏生皮刺。小叶通常3枚,宽卵形,顶生小叶有时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3-6厘米,顶端短渐尖至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或重锯齿,有时在花
-
鸡爪茶
形态特征常绿攀援灌木,高达6米;枝疏生微弯小皮刺,幼时被绒毛,老时近无毛,褐色或红褐色。单叶,革质,长8-15厘米,基部较狭窄,宽楔形至近圆形,稀近心形,深3裂,稀_5裂,分裂至叶片的2/3处或超过之,顶生裂片与侧生裂片之间常成锐角,裂片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7-
-
黄色悬钩子
形态特征低矮亚灌木,高10-5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近单生;花枝自根茎上发出,具细柔毛,疏生长短不等的直立或稍下弯小皮刺。小叶7-11枚,在花枝顶端花下部有时具5小叶,叶片宽卵形、菱状卵形,稀长圆形,长1.5-5厘米,宽1-3(4)厘米,顶端急尖,稀圆钝,顶生小
-
云南悬钩子
形态特征灌木;枝圆柱形,紫褐色,无毛,具稀疏钩状皮刺。单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7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近截形至微心形,两面除沿叶脉具柔毛外均无毛,边缘有不整齐粗钝锯齿,叶脉7-8对;叶柄长1-2厘米,具细柔毛,疏生钩状小皮刺;托叶早落。花多数,成顶生狭长圆
-
三裂地蔷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茎数个,丛生,直立或上升,高5-18厘米,不分枝,有柔毛或无毛,基部木质。叶基生叶长1.5-4厘米,三全裂,裂片窄条形,全缘或二至三深裂,叶及叶柄均有长柔毛及腺毛;叶柄长1.5-2厘米;托叶条形,长4-
-
白叶莓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枝拱曲,褐色或红褐色,小枝密被绒毛状柔毛,疏生钩状皮刺。小叶常3枚,稀于不孕枝上具5小叶,长4-10厘米,宽2.5-5(7)厘米,顶端急尖至短渐尖,顶生小叶卵形或近圆形,稀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常3裂或缺刻状浅裂,侧生小叶斜
-
毛叶绣线梅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1-2米;小枝圆柱形,微屈曲,密被短柔毛,幼时黄褐色,老时暗灰褐色;冬芽卵形,顶端微尖,深褐色,具2-4枚外露鳞片。叶片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长4-6厘米,宽3.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近心形,边缘有5-7浅裂片和尖锐重锯齿,上面具稀疏平铺柔毛,下面密被柔
-
藏南绣线菊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稍具稜角,被短柔毛或几无毛,黄褐色至红褐色;冬芽小,具数枚鳞片。叶片卵形,椭圆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自基部1/3以上有锐锯齿或重锯齿,上面无毛,稀微具毛,下面沿叶脉具短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2-
-
贡山假升麻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基部有肥厚木质地下茎,高达30-70厘米;茎直立,有明显的稜条,红褐色,顶部微具柔毛,基部无毛。羽状复叶一至二回,或三出复叶;小叶片近圆形或宽卵形,稀菱状卵形,长4-5厘米,宽3-4厘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稀截形或圆形,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有时稍具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