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大戟
海滨大戟,双子叶植物纲,大戟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40厘米,叶长1-3厘米,蒴果长与直径均约3.5毫米。花果期6-11月。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日本,泰国等地区。
- 拉丁名
- Euphorbia atoto Forst. f.
- 别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蔷薇亚纲
- 目
- 大戟目
- 科
- 大戟科
- 种
- 大戟
- 亚科
- 大戟亚科
- 族
- 大戟族
- 属
- 大戟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海滨大戟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根圆柱状,长可达17-20厘米,直径可达8-10毫米。茎基部木质化,向上斜展或近匍匐,多分枝,每个分枝向上常呈二歧分枝,高20-40厘米,直径于基部可达8-10毫米,中部仅5-7毫米;茎节膨大而明显。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1-3厘米,宽4-13毫米,质地近于薄革质,先端钝圆,中间常具极短的小尖头,基部偏斜,近圆形或圆心形,边缘全缘;叶柄长1-3毫米;侧脉羽状;托叶膜质,三角形,边缘撕裂,干时易脱落。花序单生于多歧聚伞状分枝的顶端,基部具2-5毫米的短柄;总苞杯状,高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边缘5裂,有时4-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急尖,边缘撕裂;腺体4枚,浅盘状,边缘具白色附属物。雄花数枚,略伸出总苞外;苞片披针形,边缘撕裂;雌花1枚,花柄长2-4毫米,明显伸出总苞外;子房光滑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2浅裂。蒴果三棱状,长与直径均约3.5毫米,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花柱易脱落。种子球状,长与直径均约1.5毫米,淡黄色。腹面具不明显的淡褐色条纹,无种阜。花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岸沙地。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南部沿海)、海南和台湾。分布于日本、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诸岛屿、太平洋诸岛屿直至澳大利亚。
-
长梗守宫木
形态特征植物形态灌木,高3-4米;小枝略具棱;全株无毛。叶子形态叶片纸质,卵状长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3.5-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圆;侧脉每边6-10条,近扁平;叶柄长2.5-7毫米;托叶三角状披
-
东京桐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2米,胸径达30厘米;嫩枝密被星状毛,很快变无毛,枝条有明显叶痕。叶椭圆状卵形至椭圆状菱形,长10-15厘米,宽6-11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苍灰色,仅脉腋具簇生柔毛;侧脉每边5-7条,在近叶缘处弯拱消失;叶柄
-
云南叶轮木
形态特征云南叶轮木,嫩枝被黄褐色贴伏柔毛。叶薄革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2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尖头常尾状,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锯齿,齿端有腺,成长叶两面无毛或仅下面沿中脉被疏柔毛,侧脉7—9对;叶柄长3—7厘米,无毛。花雌雄异株,花序轴密被绒
-
河头山五月茶
形态特征灌木;枝条圆柱形,灰褐色;小枝、顶芽、中脉、叶柄、花序和萼片外面均被短柔毛。叶片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13厘米,宽3-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至钝;中脉上面凹陷,下面凸起,侧脉每边6-7条,两面均凸起,网脉明显;叶柄长1-1.5厘米。花雌雄异株;雄花组成腋生
-
毛果算盘子
别名漆大姑、漆大伯、毛漆、生毛漆、痒树棵、毛七公《全国中草药汇编》入药部位根及叶。性味味苦、涩,性平。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主治根主治肠炎,痢疾。
-
一品红
形态特征一品红是灌木植物。根圆柱状,极多分枝。茎直立,高1-3(4)米,直径1-4(5)厘米,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25厘米,宽4-1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狭,绿色,边缘全缘或浅裂或波状浅裂,叶面被短柔毛或无毛,叶背被柔毛;叶柄长2-
-
响盒子
形态特征乔木,高10-40米;茎密被基部粗肿的硬刺,枝粗壮,有密皮孔,无毛。叶纸质,卵形或卵圆形,长6-29厘米,宽5-17厘米,顶端尾状渐尖或骤然紧缩具小的尖头,基部心形,边缘通常有残波状锯齿或有时近全缘,腹面无毛,背面沿中脉下部被长柔毛,毛愈向脉的部而显著渐密;中脉和10
-
聚花白饭树
形态特征植物形态灌木,高1.5-4米;枝条圆柱形;侧枝基部有下弯的硬刺或短枝缢缩呈枝刺;全株无毛。叶子形态叶片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3-2.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圆,基部楔形至钝,全缘;侧脉每边5-7条;
-
圆叶澳杨
形态特征灌木至小乔木,高1-3米,各部均无毛。叶纸质,盾状着生,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6-16厘米,宽5.5-15厘米,顶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截平或具一浅凹缺,腹面亮绿色,背面带苍白色;中脉于背面强壮凸起,侧脉7-9对,斜上举,基部2-3对于中上部有2-3分枝,网状脉明显;
-
山乌桕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全国中草药汇编》。入药部位根皮、树皮及叶。性味味苦,性寒。功效泻下逐水,散瘀消肿。主治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