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姜花
田林姜花(学名:HedychiumtienlinenseD.Fang)是姜科、姜花属陆生或附生草本植物,具块状根茎;地上茎直立。叶片通常为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舌显著。穗状花序顶生,密生多花;苞片覆瓦状排列或疏离,宿存,小苞片管状;花萼管状,花冠管纤细,极长,通常突出于花萼管之上,稀与花萼近等长,裂片线形,花时反折;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较花冠裂片大;唇瓣近圆形,通,具长瓣柄或无;花丝通常较长,花药背着,基部叉开,药隔无附属体;蒴果球形,种子多数,被撕裂状假种皮。产我国西藏(波密、易贡)。生于山坡林下,海
- 拉丁名
- Hedychium tienlinense D. Fang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百合亚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姜科
- 种
- 田林姜花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花族
- 属
- 姜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田林姜花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叶面无毛,叶背疏被贴伏的长柔毛,中脉两侧毛较密;无叶柄;叶舌长0.5-2.5厘米,顶端圆,变无毛。穗状花序直立,长15厘米,直径4厘米,花序轴、苞片、小苞片和子房多少被长柔毛;苞片长圆状倒卵形,长3.2-4.3厘米,宽2.2厘米,每一苞片内有花5朵;小苞片阔卵状三角形,长约2厘米;花白色,长约9厘米,微香,除花萼外面被疏柔毛外余无毛;花萼长3厘米,一侧浅裂;花冠管长5厘米,裂片线形,长2.6厘米;侧生退化雄蕊镰状线形,长2.7厘米,宽2毫米;唇瓣阔卵形,长2.5厘米,宽2厘米,2裂,中脉黄色;雄蕊长3.5厘米,花丝黄红色,长2.4厘米,花药长1.1厘米,药隔突出,高出花药1毫米;花柱丝状,柱头大,有短缘毛;子房长5毫米。花期:8-9月。
产地生境
产广西(田林);生于海拔500米的山坡沟边。模式标本采自田林。
生长习性
姜花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安居,举凡塘边、湖畔、涌头就最适宜栽种姜花了。它的花不能结实,以分株繁殖为主,春季切取根茎繁殖,可直接盆栽或地栽,当年夏季可以开花。一般隔3-4年分株1次。即是把带芽的根茎切出,每十多厘米为一段,每隔30厘米种一段,在种植前,最好尽量多施基肥,种后淋足水分,经过20—30天就可发芽生长。在岭南各地,四季皆可定植。
繁殖方法
但在春季成活率最高,如能在“清明”种下,“立秋”就可开花,到第二年开花最盛,第三年后根茎开始老化,开花就逐渐省了,届时将要重新再种。至于家庭盆栽,常因泥少肥缺,株高根多,生态环境不宜而难以获得大花。刚栽植时不宜浇水过多,以免根茎切口腐烂。生长期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夏季花期应适当遮阴,可延长开花期。冬季将茎枝剪除,以便翌年萌发新枝。寒冷地区,冬季挖取根茎放室内贮藏。
栽培技术
1、种苗繁殖技术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采用分株繁殖法繁殖速度也快。室外可以越冬的地区四季都可以种植从成年植株丛中截取分株,当年2、3月份种植,7、8月份即可开花,全年每根可分生新株达到20-40株左右,开花质量好、产量也高。但在湖北赤壁地区实际是每年11月到第2年3月份栽6到7月就可以开花。一直陆续开花到打大霜地上部分才枯萎。到第二年每亩可以产花高达三万二千枝到三万八千枝。产花根三万五到四万根左右。每5到10厘米为一根(颗)2、种植季节及种植方式金姜花对土壤适应性强,栽培土质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为适宜,但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或靠近水源,则生育更旺盛。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但以春季2、3月份种植最好,分株种植当年即可获取高产。当年亩产平均近2000枝/月,第二年亩产可达2200枝/月以上。种植前深翻土地,施足基肥,起深沟高畦,采用单行植或双行植,定植株行距50×50cm,亩植2500~3000株。如肥水管理条件好,当年5月下旬即可开花。定植一株幼苗或根茎,全年可分生新株达20~40株左右,约长至15片叶以上可开花。
-
头花象牙参
形态特征株高30-50厘米;根肉质,圆柱形。叶片多数,线形,长15-25厘米,宽1-2.8厘米,顶端渐尖。花序头状,稠密,总花梗长5-10厘米;苞片绿色,披针形,长4-4.5厘米,宽约1厘米;花天蓝色;萼管长约2.5厘米,顶2齿裂,复又一侧开裂;花冠管较萼管为短,后方的1枚长
-
矮山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茎高13-24厘米,直径4-9毫米。叶1-4片,通常3片;叶片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4-40厘米,宽3-7厘米,革质,顶端急尖,基部楔形,通常不对称,除两端和中脉两面及边缘被短毛外,其余近无毛;叶柄长0.3-4.5厘米,被短柔毛;
-
无丝姜花
形态特征陆生或附生草本,具块状根茎,茎高约1米,基部稍增粗。叶片长圆状或线状椭圆形,长10-60厘米,宽3-10厘米,顶端稍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面平滑无毛,叶背,特别是中脉被长而密的柔毛,边缘狭,软骨质,顶端常密被缘毛;无叶柄;叶鞘被小疏柔毛或变无毛;
-
光叶球穗山姜
产地分布广西上思形态特征与正种不同之处在于叶背除中脉被短柔毛外,余皆无毛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高山象牙参
形态特征株高10-20厘米;根簇生,粗厚。茎基部通常有2枚薄膜质的鞘。叶片通常仅2-3枚,开花时,常未全部张开,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2-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两面均无毛,无柄。花单朵顶生,紫色,无柄;花萼管长4-5厘米,顶部短2裂,膜质;花
-
竹叶山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茎丛生,高0.5-1.5米;根状茎极短。叶片狭披针形,长3-26厘米,宽0.7-3.5厘米,顶端尾状,基部楔形,几无毛,边具短缘毛,无柄,稀具极短(达3毫米)的柄;叶舌长达3毫米,2浅裂;叶鞘被微柔毛。穗状花序直立,长
-
长柄山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株高1.5-3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0-60厘米,宽8-16厘米,顶端具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或心形,稍不等侧,叶面无毛,叶背密被短柔毛;叶舌长8毫米,顶端2裂,被长硬毛;叶柄长4-8厘米。总状花序直立,长13-3
-
密苞山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株高1-1.5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4-7厘米,顶端渐尖,并具细尾尖,基部渐狭,边缘及先端密被绒毛;叶柄长5-20毫米;叶舌2裂,长约1厘米,叶柄、叶舌及叶鞘均被绒毛。穗状花序顶生,长10-16厘米
-
乌姜
形态特征根茎肥厚,块状,外面白色,内面紫蓝色,味淡微甜,通常有块根。株高0.5-1.7米。叶片狭披针形,长15-27厘米,宽1.8-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楔形,叶面无毛,密被紫褐色腺点,叶背疏被贴伏的长柔毛;叶柄长1-5毫米;叶舌2全裂,长1-5毫米,无毛或有毛。穗状花
-
顶花莪术
形态特征穗状花序秋季从叶鞘内抽出,长13—16厘米,直径7—8.5厘米;花序梗长约3.2厘米;冠苞片长椭圆形,长约6厘米,宽1.8厘米,除基部白色外,其余深紫红色,无毛;小苞片椭圆形,长约3.1厘米,宽2厘米,淡粉红色;花萼管状,长约1.9厘米,先端具不规则的3齿,白色,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