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芹
高山芹(学名:Angelicasaxatile)是伞形科当归属的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吉林等地,生长于海拔1,900米的地区,常生于高山带,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拉丁名
- Coelopleurumsaxatile
- 别名
- 红苞喜林芋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伞形目
- 科
- 伞形科
- 种
- 红苞蔓绿绒
- 亚科
- 芹亚科
- 族
- 前胡族
- 属
- 高山芹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高山芹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根
根圆柱形,褐色,粗约2厘米,上部有横皱纹。
茎
茎单生,高60—80厘米,上部稀疏分枝,疏被短毛,苍绿色,常带紫色,中空,有浅沟纹。
叶
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长柄,花期枯萎,中部茎生叶有短柄,叶柄下半部具宽阔叶鞘,边缘薄膜质,叶为二至三回三出式分裂,末回裂片菱状卵形或斜卵形,长至7厘米,宽至4厘米,有或无柄,基部楔形或近圆形,顶端渐尖,边缘密生粗大的近缺刻状单齿或重锯齿,两面无毛,上部叶简化为阔鞘,顶端二回三出式分裂。主伞的复伞形花序直径达9厘米。通常无总苞片,伞辐20—27,有较密的短毛,长3—4.5厘米,斜上;
花
小伞形花序直径达2厘米,有花20—30;小总苞片7—8,长锥形,通常远比花柄长,边缘有短毛;花柄被短糙毛;萼齿不明显;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扁平。
果实
分生果椭圆形,长4—5毫米,宽2—3毫米,果棱为较厚的三角形翅状,侧棱翅较宽,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微凹。花期7—8月,果期8一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900米的地区,常生于高山带。
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吉林等地。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理气健胃。主腹胀食少;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
欧芹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光滑。根纺锤形,有时粗厚。茎圆形,稍有棱槽,高30-100厘米,中部以上分枝,枝对生或轮生,通常超过中央伞形花序。叶深绿色,表面光亮,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2-3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基部楔形,3裂或深齿裂;齿圆钝有白色小尖头;上部叶3裂,裂片披针
-
柴首
产地分布产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黑水县普遍有。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茂汶。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或以上。根圆柱形,较粗壮,有时分枝,棕色或灰褐色,根颈部多分枝,指状聚集成束,质坚而脆,易折,木质化。茎多数,基部丛生,圆柱形,有明显的条
-
独活
入药部位植物的根。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
大叶绒果芹
产地分布分布于辽宁西北部和河北。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不同在于全株稍有短毛,带淡绿色。叶的末回裂片大,长2.5—5厘米,宽1.5—3厘米,3深裂,各裂片2—3裂。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
-
中甸东俄芹
形态特征中甸东俄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40厘米。其根短且呈圆锥形。中甸东俄芹的茎直立、有条纹、无毛,下部略呈紫红色。其基生叶具柄,柄长7-9厘米,叶鞘边缘膜质;它的叶片轮廓呈阔三角形,长约7-7.5厘米、宽8-9厘米,三至四回羽状呈分裂状,末回裂片呈线形且长2-4毫米、宽1
-
兴安白芷
产地分布分布于内蒙古及新疆等地。形态特征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有分枝,径3-5厘米,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带紫色,中空,有纵长沟纹。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
-
西南水芹
产地分布产广西,浙江、江西。四川、陕西等省区。生于山坡、山谷林下阴湿地或溪旁;梅拔750—20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太行阿魏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直立茴芹
形态特征根根长圆锥形,长10-20厘米,径约1厘米,有或无侧根。茎茎直立,有细条纹,微被柔毛,中、上部分枝。叶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包括叶鞘长5-20厘米;叶片2回羽状分裂或2回三出式分裂,末回裂片卵形,卵
-
光滑囊瓣芹
产地分布产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生于海拔840—1800米的沟边、林下、阴湿的峭壁和山谷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南武冈。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不同点是:整个植株光滑无毛,小叶片较小,长3.5—6厘米,宽2—3.5厘米,边缘有圆齿或钝锯齿,有小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