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齿囊瓣芹
羊齿囊瓣芹(学名:Pternopetalumfilicinum)是伞形科囊瓣芹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甘肃、陕西、湖北、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拉丁名
- Pternopetalum filicinum (Franch.) Hand.-Mazz.
- 别名
- 羊蹄、洋铁叶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伞形目
- 科
- 伞形科
- 种
- 羊齿囊瓣芹
- 亚科
- 芹亚科
- 族
- 阿米芹族,葛缕子亚族,阿米芹族九棱类与真型类
- 属
- 囊瓣芹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羊齿囊瓣芹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纺锤形,棕褐色。茎1-2,高25-40厘米,不分枝或茎中上部有1-2个分枝。基生叶有柄,叶柄长3-7厘米,叶片三出分裂,裂片扇形,中下部3深裂,边缘有缺刻状锯齿,或近于三出式的2回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茎生叶1-2回三出分裂,无柄或有短柄,裂片线形伸长。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无总苞;伞辐7-24,开展,长2-4厘米;小总苞片2-3个;小伞形花序有花2-3;萼齿细小;花柱和花柱基短缩。果实长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每棱槽中油管1-2。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0-3000米林下。
分布范围
产于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物种鉴别
本种茎生叶与基生叶的叶形及分裂形式,细小的萼齿,短缩的花柱基及花柱,与东亚囊瓣芹P.tanakae(Franch.etSav.)Hand.-Mazz.相近,但本种的植株较高大,高25-40厘米,有1-2分枝,果实稍大,长可达3毫米,可以区别。本种与异叶囊瓣芹P.heterophyllumHand.-Mazz.的区别,主要是后者伞辐较短,仅1-2厘米长,果实卵形,萼齿明显,花柱基圆锥形,花柱伸长。
-
印度独活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棱槽。茎下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基部具宽展叶鞘,抱茎;叶轮廓为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0-30厘米,宽10-15厘米,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8-11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边缘有锯齿。茎上部叶近无柄,羽状
-
华北前胡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直立茴芹
形态特征根根长圆锥形,长10-20厘米,径约1厘米,有或无侧根。茎茎直立,有细条纹,微被柔毛,中、上部分枝。叶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包括叶鞘长5-20厘米;叶片2回羽状分裂或2回三出式分裂,末回裂片卵形,卵
-
中华水芹
形态特征茎直立,基部匍匐,节上生根,上部不分枝或有短枝。叶有柄,柄长5-10厘米,逐渐窄狭成叶鞘,广卵形,微抱茎。叶片1-2回羽状分裂,茎下部叶末回裂片楔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2-10毫米,边缘羽状半裂或全缘,长1-3厘米,宽2-10毫米;茎上部
-
短茎柴胡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国外分布:分布苏联西伯利亚和蒙古。形态特征多年生矮小草本,丛生,呈蓝灰绿色,根粗短,木质化。茎高2—10厘米,下部微触地,再斜上,分枝曲折。基部节间很短,基生叶簇生,并有枯萎残余叶柄,叶基有时
-
河北葛缕子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根根圆柱形,长2—10厘米,直径0.2—1厘米。茎茎1—3,不分枝或中上部1—2个分枝。叶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长10一15厘米,叶片轮廓卵状披针形,长
-
中亚泽芹
形态特征根根多数,细圆柱形,成束状,棕褐色。茎茎直立,中空,上部有分枝,有棱及沟槽。叶基生叶或较下部叶的叶柄长6—15厘米,具叶鞘,抱茎;叶片轮廓为长圆形或卵形,长12—20厘米,宽5—13厘米,坚纸质,羽
-
中华天胡荽
形态特征多年生匍匐草本,直立部分高8-37厘米,除托叶、苞片、花柄无毛外,余均被疏或密而反曲的柔毛,毛白色或紫色,有时在叶背具紫色疣基的毛,茎节着土后易生须根。叶片薄,圆肾形,长2.5-7厘米,宽3-8厘米,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掌状5-7浅裂;裂片阔卵形或近
-
菱叶茴芹
产地分布产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河南。生于海拔1200—3700米的林下、沟边灌丛或草地上。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金佛山。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
-
草原前胡
形态特征根根颈粗壮,存留多数棕色叶鞘纤维;根圆锥形,分枝或不分枝,径1-1.5厘米,外皮灰褐色。茎茎单一或数茎,圆柱形,直立,有细条纹,无毛,有时微带紫色,髓部充实,自下部开始分枝,上部分枝很多。叶基生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