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桐
中文学名是缅桐属。产自印度东部,缅甸,我国云南等地的灌木或者乔木植物。
- 拉丁名
- Sumbaviopsis albicans
- 别名
- 山合欢、夜合欢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蔷薇亚纲
- 目
- 大戟目
- 科
- 大戟科
- 种
- 缅桐
- 亚科
- 铁苋菜亚科
- 族
- 沙戟族
- 属
- 缅桐属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缅桐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4-5米;小枝被灰褐色星状柔毛。叶纸质,卵形、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30厘米,宽5-20厘米,顶端钝渐尖或骤尖,基部钝圆或急狭,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或浅灰色星状绒毛;具掌状脉,但向下的脉常短且不明显,侧脉10-12对;叶柄稍盾状着生,长3-8厘米.总状花序,有时下部有分枝,长6-30厘米,密被褐色星状毛,苞片长圆状三角形,长2.5-3毫米,外面密被星状毛;雄花:花梗长4-5毫米;花蕾扁球形,花萼裂片卵状长圆形,长5-5.5毫米,密被星状毛;花瓣膜质,阔倒卵形,顶端圆形,长2.5-3毫米;雄蕊50-70枚;花托被短柔毛;雌花: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裂片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约3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密被褐色星状毛;花柱长2-3毫米,柱头具乳头状突起。蒴果扁球形,钝三棱形,长1.5-1.8厘米,具3纵槽。花期4-7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800米山沟湿润常绿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南部。分布同属。模式标本采自马来亚。
-
土瓜狼毒
别名鸡肠狼毒、隔山龙、顺水石《滇南本草》,大萝卜《云南中草药选》,一把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细狗闹花《全国中草药汇编》。入药部位植物土瓜狼毒的根。性味味苦、辛,性温。归经入肝、胃
-
木薯
形态特性直立灌木,高1.5-3米;块根圆往状。叶纸质,轮廓近圆形,长10-20厘米,掌状深裂几达基部,裂片3-7片,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8-18厘米,宽1.5-4厘米,顶端渐尖,全缘,侧脉(5-)7-15条;叶柄长8-22厘米,稍盾状着生,具不明显细棱;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
-
泰云算盘子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不同,在于本变种的叶片厚纸质,密被短柔毛,蒴果较大,直径1厘米以上,果梗粗壮等不同。里白算盘子(原变种)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小枝具棱,被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或膜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13厘米,宽2-4.5厘米,顶
-
木奶果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5-15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被糙硬毛,后变无毛。叶片纸质,倒卵状长圆形、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9-15厘米,宽3-8厘米,顶端短渐尖至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5-7条,上面扁平,下
-
安达曼血桐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4-8米;嫩枝无毛,具疏生颗粒状腺体。叶子形态叶纸质,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9-15厘米,宽3.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微耳状心形,两侧各具斑状腺体1个,叶缘疏生细腺齿,两面无毛,下面具颗粒状腺体;侧脉7-8对;叶柄长1.5-
-
宽果算盘子
形态特征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急尖,两侧不相等,上面苍白色,无毛,下面被短柔毛,干后褐色;侧脉细,不明显;叶柄短,被短柔毛;托叶细长。花簇生于叶腋内;雄花:花梗短;萼片6,2轮,外轮3片较大,倒卵形或近匙形,内轮
-
鹅銮鼻大戟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自基部多分枝,常呈匍匐状,长20-40厘米,直径仅1-2毫米;茎节略膨大。叶对生,革质,圆卵形至倒卵形。长8-12毫米,宽6-8毫米,先端圆,基部偏斜;具极短的叶柄;托叶短三角形。边缘撕裂,长0.2-0.5毫米;苞叶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5毫米,无柄
-
东京桐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2米,胸径达30厘米;嫩枝密被星状毛,很快变无毛,枝条有明显叶痕。叶椭圆状卵形至椭圆状菱形,长10-15厘米,宽6-11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苍灰色,仅脉腋具簇生柔毛;侧脉每边5-7条,在近叶缘处弯拱消失;叶柄
-
山靛
形态特征草本;高0.3-1米;根状茎平卧,茎直立,不分枝。叶对生,干后膜质,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3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或楔形,具疏毛,边缘具浅圆锯齿;叶柄长1.5-4.5厘米;托叶披针形,长约2.5毫米,反折。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长5-12厘
-
苍叶守宫木
形态特征植物形态灌木,高达4米;小枝长而细,幼时具不明显的棱,老渐圆柱状;除幼枝和叶脉被微柔毛外,全株均无毛。叶子形态叶片膜质或薄纸质,卵状披针形,稀长圆形或卵形,长2-13厘米,宽1-3.5厘米,顶端通常渐尖,稀急尖,基部宽楔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