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叶翼首花
裂叶翼首花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anonia indica Linn.
- 别名
- 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木兰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葫芦科
- 种
- 翅子瓜
- 亚科
- 紫菀亚科
- 族
- 向日葵族
- 属
- 翅子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裂叶翼首花相似植物
裂叶翼首花基本信息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茜草目Rubiales
川续断科Dipsacaceae
蓝盆花族Trib.Scabioseae
翼首花属Pterocephalu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疏被卷伏毛;根圆柱形,径约3-8毫米,外皮棕褐色,里面黄白色。叶密集丛生成莲座状,对生,基部相连;叶片轮廓狭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5-20厘米,1-2回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线形至宽线形,小裂片先端急尖,两面疏被柔毛,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柄长3-10厘米,黄白色。花葶高约30厘米,疏被白色卷伏毛,近花序处较密,无叶,微具棱;头状花序扁球形,单生花葶顶端,径2.5-3厘米,果时径约2厘米;总苞苞片2轮,10-14片,宽线形,钝头,具中脉,外面微被白色疏柔毛;花托圆顶状,密被白毛;苞片小,线状倒披针形,先端渐尖,褐色,长4-6毫米,微被疏柔毛;小总苞椭圆状倒卵形,长4-5毫米,具8条肋棱,密被白色糙毛,顶端膜质,牙齿状;花萼全裂,成8条棕褐色刚毛状,长10-12毫米,上面被极短毛;花冠淡粉色至紫红色,筒状,长12毫米,筒长约7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裂片4,钝头,微二唇形,最上1片(上唇)稍大,长约2.5毫米,其他3片(下唇)稍短,长约2毫米,具数条棕色脉纹;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花丝长约5毫米,伸出花冠筒外甚多,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长4毫米,先端渐狭成喙状,具8条脉纹,疏被柔毛,宿萼刚毛状。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四川。生于海拔1600-3400米的山地岩石缝中或林下草坡上。
-
长叶悬钩子
形态特征藤状灌木,高达7米;枝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具白粉,具稀疏钩状小皮刺。单叶,近革质,披针形,长7-1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沿叶脉常无毛,边缘有浅锐细锯齿,叶脉8-11对,在上面下陷,下面突起;
-
水丁香
形态特征丁香蓼,一年生草本。须根多数。幼苗时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长20~50厘米。茎有棱角,多分枝,枝带四方形,至秋茎叶皆变紫红色,全体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渐狭,叶柄长不及叶片之半。花腋生,通常1~
-
丛茎滇紫草
丛茎滇紫草基本信息学名OnosmawaddelliiDuthi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紫草科Bora
-
香脂树
形态特征宏观构造散孔材。管孔肉眼下明显,略少,大小中等;主为单管孔,少数径列复管孔(2~3个);深色树胶丰富。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明显,环管状、带状及轮界状。木射线肉眼下明显,密度中,略宽。横断面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色,久则呈褐色
-
毛重楼
学名:Parispubescen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liflorae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百合科Liliaceae重楼族P
-
光柄筒冠花
光柄筒冠花基本信息学名Siphocranionnudipes(Hemsl.)Kud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半月形铁线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约15-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6-15厘米,粗可达2毫米,栗色,有光泽,基部被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3-6.5厘米,奇数一回羽状;羽片8-12对,互生,斜展,相距1.5-2.5厘米,彼此疏离,中部
-
东阳贝母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国外分布:也分布于日本。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
-
青城细辛
学名:Asarumsplendens(Maekawa)C.Y.ChengetC.S.Y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马兜铃目Aristolochi
-
粉背蕨
入药部位全草。性味淡,平。归经归肺、脾、肝经。功效止咳化痰,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主治用于咳嗽,泄泻,痢疾,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吐血,便血,白带,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