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柃
长毛柃,茶科——柃木属植物,学名:EuryapatentipilaChun,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 拉丁名
- Eurya Patentipila Chun
- 别名
- 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山茶科
- 种
- 印度谷精草
- 亚科
- 厚皮香亚科
- 族
- 杨桐族
- 属
- 柃木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长毛柃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高1.5-5米;树皮灰褐色;嫩枝圆筒形,密被黄褐色柔毛,小枝灰褐色,无毛或近无毛;顶芽锥形,密被柔毛。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2-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黄绿色,被贴伏柔毛,中脉上更密,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约20对,两面均不明显,偶有在下面隐约可见;叶柄短,长约2毫米,密被柔毛。花1-3朵腋生,花梗长约1毫米,被柔毛;.雄花:小苞片2,卵形,被柔毛;萼片5,革质,卵形,长2.5-4毫米,顶端尖或渐尖,外面密被柔毛;花瓣5,长圆形,长约5毫米;雄蕊15-19枚,花药具6-8分格;退化子房密被柔毛。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同,子房卵球形,密被柔毛,花柱长3-4毫米,顶端3裂,偶有4裂。果实圆球形,直径约6毫米,密被长柔毛,成熟时紫黑色;种子具网纹。花期10-12月,果期次年6-7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500-1100米的山地、沟谷或山顶密林及疏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广东西南部和西北部(阳春、阳山、信宜、连山、连县、连南、怀集)及广西(兴安、蒙山、罗蒙、平南、融水、环江、贺县、容县、南田、大明山、昭平、凌云、大瑶山、金秀、东兰、平乐、宁明)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广东连县。
-
岗金花茶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云南连蕊茶
产地分布滇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毛柱台湾杨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西南红山茶
产地分布湘,川,黔,桂,滇,鄂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单籽油茶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长果大头茶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8—15(—25)米;顶芽大,密被白色绢毛;幼枝粗壮,被短柔毛。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5(—21)厘米,宽3—5.5(—7)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上半部明显具锯齿,下部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干后常变淡棕色,
-
细叶短柱油茶
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叶多为革质,羽状脉,有锯齿,具柄,少数抱茎叶近无柄。花两性,顶生或腋生,单花或2-3朵并生,有短柄;苞片2-6片,或更多;萼片5-6,分离或基部连生,有时更多,苞片与萼片有时逐渐转变,组成苞被,从6片多至15片,脱落或宿存;花冠白色或红色,有时黄色,基部多
-
偏心叶柃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幼枝圆柱形,密被黄褐色开展长柔毛,一年生枝无毛或近无毛;顶芽密被柔毛。叶革质或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不对称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具细密锯齿,叶面绿色,有光泽,无毛,背面淡绿色,干后黄棕色,疏
-
茶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薄壳红山茶
形态特征灌木,高1.5-2米,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卵形或长圆形,长5-7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渐尖或略钝,基部阔楔形或略圆,上面干后深绿色,发亮,下面黄综色,无毛;侧脉4-5对,与网状小脉在上下两面均不明显,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5-7毫米。花红色,直径4-5厘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