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鸭脚茶

鸭脚茶

编辑:印宇琳发布时间:2021-02-08 13:04:20

鸭脚茶又名中华野海棠,为野牡丹科、野海棠属的一种常绿灌木。花紫色或粉红色,花期5—7月,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在园林应用中主要栽植于林下、园林下较阴湿处作地被植物。?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志

拉丁名
Bredia sinensis
别名
中华野海棠、雨伞子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桃金娘目
野牡丹科
崖柳
亚科
野牡丹亚科
蜂斗草族
野海棠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鸭脚茶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高60-100厘米;茎圆柱形,分枝多,小枝略四棱形,幼时被星状毛,以后无毛或被疏微柔毛。叶片坚纸质,披针形至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渐尖,钝,基部楔形或极钝,长5-11厘米,宽2-5厘米,稀长13厘米,宽6厘米,近全缘或具疏浅锯齿,5基出脉,幼时两面被星状毛,以后几无毛,叶面基出脉微凹,侧脉不明显,背面基出脉隆起,侧脉、细脉均不明显;叶柄长5-16(-20)毫米,几无毛。

聚伞花序,顶生,有花(5-)20朵,长和宽4-6厘米,几无毛或节上被星状毛;苞片早落,花梗长5-8毫米,多少被微柔毛;花萼钟状漏斗形,长约6毫米,具四棱,有时多少被星状毛,裂片极浅,圆齿状,顶端点尖;花瓣粉红色至紫色,长圆形,顶端急尖,1侧偏斜,长约1厘米,宽6毫米;雄蕊4长4短,长者长约16毫米;花药披针形,长约1厘米,药隔下延呈短柄,短者长约1厘米,花药长约7毫米,基部具小瘤,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半下位,卵状球形,顶端被微柔毛。蒴果近球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钟状漏斗形,具四棱,顶端平截,冠以宿存萼片,萼片有时被星状毛,长和直径约7毫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鸭脚茶喜生长在阴湿的环境和肥沃的酸性土壤中。野生的野脚茶大多生长在山谷、山坡林下、阴湿的路边、沟旁草丛中或岩石积土上。

分布范围

产浙江、江西、广东(海南岛未发现)、福建。生于海拔400-1200米的山谷、山坡林下,荫湿的路边、沟旁草丛中或岩石积土上。

主要价值

花紫色或粉红色,花期5—7月,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在园林应用中主要栽植于林下、园林下较阴湿处作地被植物。

繁殖栽培

种子采集及处理

鸭脚茶应于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淡红色蒴果出现块状灰色干斑时开始采集蒴果。然后阴干15~30d,将阴干的蒴果放在报纸或塑料布上,然后不断揉搓使种子从蒴果掉出。将处理好的种子进行密封保存,留待翌年播种。

选地整地

鸭脚茶喜水肥,宜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好、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含腐殖质多砂壤土。深翻土壤20~25cm,晒白5~7d,然后做苗床。由于鸭脚茶种子极小,要精细整地,做到土壤保墒好,透性强,根层上虚下实,表土平、细、净和易于排涝抗旱。

苗床消毒

苗床消毒时用50%多菌灵10g/m2与干细土拌匀,在播种前将1/3药土撒在苗床上作垫土,将种子播在上面后,再将剩下的2/3药土作覆土。撒后在土壤表面适量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免过干产生药害。

播种

鸭脚茶播种以3月中下旬为宜。以条播为好,可采用宽幅条播,行距20~30cm,播种沟宽8~10cm、深2cm。播种时,将种子混草木灰或细土,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覆盖细土1cm,并盖草淋水保湿。用种量以22.5~30.0kg/hm2为宜。

苗期管理

鸭脚茶一般20~25d可出苗,待幼苗大部分出土时,揭除盖草。并及时间苗和补苗,使苗木分布均匀。间苗分2~3次进行,选阴雨天实施,间掉弱小苗、病虫危害苗和过密苗,7月底结束,保留60万~75万株/hm2,间苗后及时浇水。若间掉的幼苗长势好,可带土移植,主要注意苗木根。加强肥水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幼苗生长初期保持苗圃地湿润。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并根据苗木的不同生长时期,施用腐熟的人粪尿或复合肥。幼苗期(4月中旬至6月底)以氮肥为主,少量多次;速生期(7月初至9月初)以氮、磷肥为主,约15d施1次;木质化期(9月中旬至10月底)以磷、钾肥为主,约20d施1次。冬季追施堆肥或草木灰,追肥后培土。

遮荫

由于鸭脚茶属耐阴植物,应避免苗床过干或过湿,应保持60%~70%的土壤水分,同时保持30%~40%的光照。因此,出苗揭草后及时遮阳,苗期宜用60%~70%的遮阳网遮荫。

病虫害防治

鸭脚茶抗逆性强,较少感染病害,因此在生长期,每月喷洒1次杀菌剂即可对病害起到预防作用。

相关植物
  • 柏拉木

    形态特征灌木,高0.6-3米;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时密被黄褐色小腺点,以后脱落。叶片纸质或近坚纸质,披针形、狭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长6-12(-18)厘米,宽2-4(-5)厘米,全缘或具极不明显的小浅波状齿,3(-5)基出脉,叶面被疏小腺点,以后脱落,基

  • 紫毛野牡丹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1米;茎、小枝、花梗、花萼及叶柄均密被外反的淡紫色长粗毛,毛基部略膨大。叶片坚纸质或略厚,卵状长圆形至椭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长7-14厘米,宽2.5-6厘米,全缘,具缘毛,基,出脉5,叶面被紧贴的糙伏毛,毛基部隐藏于表皮下,基出脉下凹,侧

  • 长瓣金花树

    产地分布广西、广东、江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叶底红

    产地分布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江西、福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大叶熊巴掌

    产地分布云南东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金花树

    产地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形态特征灌木,高约1m。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枝、叶柄、叶、花序密被锈色微柔毛及黄色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卵形或广卵形,6.5-25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钝

  • 单果谷木

    形态特征大灌木或小乔木,高1.5-5(-7)米;小枝圆柱形或不明显的四棱形,分枝多。叶片革质,椭圆形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钝头,基部楔形,长5.5-8厘米,宽2.5-3.5厘米,全缘,两面无毛,粗糙,叶面中脉下凹,侧脉不明显,背面中脉隆起,侧脉与细脉均不明显;叶柄长

  • 短柄柏拉木

    形态特征小灌木,高约50厘米;茎圆柱形,少分枝,幼时密被锈色微柔毛及腺毛或刚毛。叶片纸质,卵形至披针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长15-17厘米或更长,宽5-6厘米,全缘或具极不明显的细锯齿,5基出脉,叶面除基出脉微凹,被微柔毛外,其余无毛,侧脉平整,背面基出脉及侧脉

  • 锥序酸脚杆

    形态特征灌木,附生于树上,分枝多;茎幼时近四棱形,以后圆柱形,无毛,表皮木栓化,具皱纹。叶片坚纸质,披针状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长6-11厘米,宽2.2-4.5厘米,全缘,5基出脉,其中2脉近叶基部,叶面无毛,密布小窝点,基出脉平整,背面无毛,基出脉隆起,侧脉

  • 毛菍

    产地分布广西、广东、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