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瘦小猪笼草

瘦小猪笼草

编辑:姚希孟发布时间:2021-02-22 10:32:15

瘦小猪笼草是西马来西亚大汉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属于高地猪笼草。其学名来源于拉丁语,“gracilis”意为“瘦小的”,“illimus”意为“非常的”,指其上位笼的形状。

拉丁名
Nepenthes gracillima
别名
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石竹目
猪笼草科
瘦小猪笼草
亚科
阿福花亚科
芦荟族
猪笼草属
类型
热带植物类

与瘦小猪笼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瘦小猪笼草的下位笼可高达22cm,宽至7cm。下位笼的下半部为卵形,宽大;中部可能会出现笼肩;上半部为圆柱形。笼翼可宽达9mm,翼须可长达1cm。唇有光泽,可宽达1.8cm,其前部较窄,两侧和靠近笼盖处较宽。唇颈处的缝隙可有几毫米宽。唇肋明显,高1.5mm,间距为1.5mm。唇齿可长达2mm。笼盖为椭圆形或卵形,可长达6cm,宽至5cm。无附属物。笼盖基部后方的笼蔓尾不分叉,可长达2cm。

下位笼外表面大多数为黄绿色,带有暗红色或紫色斑点。内表面的颜色较浅。唇为绿色或红色,且常带有暗红色或紫色的条纹。笼盖下表面为黄绿色或浅黄色,上表面为橄榄绿,常具有深紫色或黑色的斑点。在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McPherson)所观察过的所有瘦小猪笼草的个体中,其下位笼的性状都是一致的。

瘦小猪笼草的上位笼可高达26cm,宽至5cm(比白猪笼草上位笼的一般尺寸大了好几倍)。上位笼为漏斗形,非常的细长。偶尔基部三分之一可能略微膨大,形成一个隐隐的笼肩。笼翼退化为一对隆起。唇可宽达12mm,两侧和基部可能略宽。唇肋较模糊,高0.5mm,间距为1mm。其他部分与下位笼相同。

上位笼外表面大多数为黑色,并带有淡绿色的斑点,斑点呈细长状。笼盖上表面的花纹类似于笼身外表面,而其下表面及笼身内表面为淡黄绿色。唇为黄色,带有黑色和紫色的条纹。

生长环境

所有瘦小猪笼草都分布于山脊顶部潮湿的高地山林中,其海拔为1600~1700m。

分布范围

瘦小猪笼草仅存在于大汉山(MountTahan)的高地山坡上,相比也产于大汉山的白猪笼草(N.alba)更为罕见。它在大汉山的分布并不广泛,数量也很稀少,共仅有几十棵,但它们的性状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瘦小猪笼草很容易形成分枝,3m长的茎至少有一个分枝。其通常匍匐生长,或附生于周围的植被上,特别是在阳光较为强烈的地方。但瘦小猪笼草并不生长于暴露的开阔地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其会生长迟缓且矮化。

根据2000年的评估结果,瘦小猪笼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6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等级为濒危(Endangered)。

变种

Nepenthesgracillimaf.ramispina(Ridl.)Hort.Westphal(2000)[=岔刺猪笼草(N.ramispina)]

Nepenthesgracillimavar.majorRidl.(1924)

自然杂交种

在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的专著《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NepenthesofSumatraandPeninsularMalaysia)》中列出了关于瘦小猪笼草与麦克法兰猪笼草(N.macfarlanei)的自然杂交种。但在该书出版的时候,白猪笼草还被认为是瘦小猪笼草的同物异名,之后才被独立为一个物种。由于白猪笼草与瘦小猪笼草都存在于大汉山,所以克拉克发现的可能为白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而非瘦小猪笼草的。

相关物种

瘦小猪笼草与白猪笼草和岔刺猪笼草(N.ramispina)的分类比较混乱。克拉克在其专著中对瘦小猪笼草与岔刺猪笼草进行了区别。

相关植物
  • 美林猪笼草

    形态特征美林猪笼草(学名:Nepenthesmerrilliana)是菲律宾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捕虫笼的大小可与马来王猪笼草(N.rajah)媲美,是猪笼草属中捕虫笼最大的猪笼草之一。美林猪笼草原产于棉兰老岛中北部和迪纳加特岛附近。还不确定是否存在于棉兰老岛南

  • 柔毛猪笼草

    形态特征B·H·丹瑟对于柔毛猪笼草的原始描述及所有后续的说明都基于存放于茂物植物园的那个单一的标本。柔毛猪笼草表现为藤本植物。其茎至少可长达4米,直径为6~9毫米。攀援茎为圆柱形,其他部分茎带钝棱角或扁平。节间距为10~15厘米。莲座状植株茎的形态特征未知。

  • 马普鲁山猪笼草

    形态特征马普鲁山猪笼草茎的直径可达6mm,最大长度未知,呈圆柱形。节间距可长达4cm。叶片革质,呈披针形至线形,可长达26cm,宽至5cm。叶片末端急尖,基部渐窄,半包住茎。笼蔓最长可达50cm。马普鲁山猪笼草的下位笼为椭球形。可高达21cm,宽至8.5cm。腹

  • 姆鲁山猪笼草

    形态特征姆鲁山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长达4米,直径可达5毫米,呈圆柱形。节间距可达8厘米。姆鲁山猪笼草的叶片革质无柄。叶片呈披针形,可长达8厘米,宽至1.5厘米。叶片末端通常为急尖,基部渐缩,包住茎部。在中脉的两侧最多可出现4条纵脉。羽状脉众多,但不明显。笼蔓可

  • 惊奇猪笼草

    植物学史猪笼草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658年,由法国殖民者在马达加斯加发现,1737年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Linnaeus)命名为"Nepenthes",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nepenthes",意为解除痛苦,意指看到猪笼草这么神奇美丽的植物就不觉得为了找寻

  • 艾玛猪笼草

    形态特征艾玛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长达8米,可分叉,具两个楞,直径可达8毫米。节间距可长达6厘米。腋芽位于攀援茎叶腋上方3至10毫米处,为穗状,可长达10毫米(少数可达20毫米),宽至1.5毫米。叶艾玛猪笼草的叶柄革质,带柄。叶片为长圆形或长圆

  • 白猪笼草

    形态特征白猪笼草的下位笼可高达12厘米,宽至4.5厘米。其下半部为卵形,上半部较窄,通常具有明显的笼肩,为圆柱形或略为漏斗形。腹面的笼翼可宽达7毫米,翼须可长达10毫米。唇可宽达8毫米,唇肋可高达1毫米,间隔可达1毫米。唇为圆柱形,前部较窄,基部平展。唇齿长2毫米。笼盖为圆形

  • 毛律山猪笼草

    形态特征毛律山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长达5米,直径可达5毫米,呈三棱柱形。节间距可达10厘米。毛律山猪笼草的叶片革质,合生。呈椭圆形,可长达4厘米,宽至12厘米。叶片末端呈圆形至钝角,基部可下延2厘米。中脉的两侧可分别具5条纵脉。羽状脉不明显。毛律

  • 绅士猪笼草

    形态特征国内市场普遍被称为的“绅士猪笼草”并非是真正的绅士猪笼草,绅士猪笼草叶片、笼子多毛,笼子上的斑纹呈现深褐色或红褐色,所谓的“绅士猪笼草”只有在叶片上有不大明显的短毛,笼子上的斑纹呈现红褐色或红色,出售品为绅士猪笼草正品!生长环境生存温度

  • 真穗猪笼草

    形态特征直立或攀援草本,高0.5-2米。基生叶密集,近无柄,基部半抱茎;叶片披针形,长约10厘米,边缘具睫毛状齿;卷须短于叶片;瓶状体大小不一,长约2-6厘米,狭卵形或近圆柱形,被疏柔毛和星状毛,具2翅,翅缘睫毛状,瓶盖着生处有距2-8条,瓶盖卵形或近圆形,内面密具近圆形的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