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椰子
富贵椰子又称缨络椰子,其学名为Howeabelmoreana(C.MooreetF.Muell.)Becc,是棕榈科丛生灌木,茎基具多分枝,株高可达3米。叶羽状分裂,长50-80cm,先端弯垂,裂片宽1-1.5cm,平展,叶色墨绿,表面有光丽光泽,形姿甚为优美,佛焰状花序生于叶丛下,果熟时红褐色,近圆形,果期10-12月。
- 拉丁名
- Howea belmoreana
- 别名
- 缨络椰子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芸香亚纲
- 目
- 棕榈目
- 科
- 棕榈科
- 种
- 四季米仔兰
- 亚科
- 茶藨子亚科
- 族
- 木姜子族
- 属
- 豪威椰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富贵椰子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丛生灌木,茎基具多分枝,株高可达3米。叶羽状分裂,长50-80cm,先端弯垂,裂片宽1-1.5cm,平展,叶色墨绿,表面有光丽光泽,形姿甚为优美,佛焰状花序生于叶丛下,果熟时红褐色,近圆形,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富贵椰子耐寒性较强,可耐零下4度低温。其繁殖以播种为主,种子寿命短,应随采随播,播种两周即开始发芽。炭疽病、叶斑病。蜘蛛、天牛、叶螨、介壳虫危害。
分布范围
富贵椰子原产澳大利亚新南威乐士洲,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耐阴性强,中小苗在遮光70-80%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较大植株也耐直射阳光。
栽培技术
富贵椰子耐寒性较强,可耐零下4度低温。其繁殖以播种为主,种子寿命短,应随采随播,播种两周即开始发芽。富贵椰子的栽培,用一般园土或用园土与泥炭混合作基质,在半阴条件下培植,生长季节每月施肥1-2次,保持湿润,生长较快。在北方地区冬季要注意防寒,零度以上可安全越冬。
养护要点
栽培基质以排水良好、湿润、肥沃壤土为佳,盆栽时一般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4河沙和少量基肥培制作为基质。它对肥料要求不高,一般生长季每月施1-2次液肥,秋末及冬季稍施肥或不施肥。夏秋季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喷水,以提高环境的空气湿度,这样有利其生长,同时可保持叶面,深绿且有光泽;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利于越冬。袖珍椰子喜半阴条件,怕阳光直射。在烈日下其叶色会变淡或发黄,并会产生焦叶及黑斑,失去观赏价值。另外,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生社褐斑病。如发现褐斑病,应及时用800-1000倍托布津或百菌灵清防治。在空气干燥、通风不良时也易发生介壳虫。如发现介壳虫,可用人工刮除外,还可用800-1000倍氧化乐果喷洒防治。
病虫害防治
富贵椰子常发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蜘蛛、天牛、叶螨、介壳虫。
主要的防治方法如下:
炭疽病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叶斑病
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
中东海枣
形态特征银海枣植株高大雄伟,形态优美,树干粗壮,叶顶丛生,羽片密而伸展,大型羽状叶片向四方开张,形态如苏铁,使其成为最具观赏价值的羽状叶棕榈植物。干上残余叶柄伏贴干上,高可达10公尺,径为30公分,褐色,残余叶柄灰褐色,无叶鞘假茎,叶柄基部的棕蓑少少复叶基部的小叶变成针刺,羽
-
阿沙依椰子
学名EuterpeedulisMart.别名:可食埃塔棕科:棕榈科属未知生长在森林底层。植物公园栽植区域:热带雨林温室
-
大喙省藤
形态特征:茎直立至半攀援,长2-4米或更长;幼时全株被淡褐色的鳞秕状绒毛,老后渐变无毛。叶羽状全裂,长90-100厘米,顶端无纤鞭;叶轴每侧有羽片10-15片,叶轴中部的羽片有较大间隔;羽片线状披针形,长(16-)20-36厘米,宽1.4-1.5厘米,先端渐尖,下部变狭,上面绿色
-
轴榈
形态特征茎干纤细柔韧。叶片半圆形放射状,裂片7~27枚,长楔形,分裂达基部。肉穗花序从基部叶腋中抽出。花小,2~3朵聚生。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4月,果期9~10月。生长环境热带树种。常生于雨林下或砍伐后的灌丛中。喜半阴、湿润的环境。在强阳光下
-
棕竹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高2-3m,茎干直立圆柱形,有节,直径1.5-3cm,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上部被叶鞘,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马尾状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网状纤维。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裂片4-10片,不均等,具2-5条肋脉,在基部(即叶柄顶端)1-4cm处连合,
-
散尾葵
形态特征散尾葵为丛生灌木,高2-5米,茎粗4-5厘米,基部略膨大。叶羽状全裂,平展而稍下弯,长约1.5米,羽片40-60对,2列,黄绿色,表面有蜡质白粉,披针形,长35-50厘米,宽1.2-2厘米,先端长尾状渐尖并具不等长的短2裂,顶端的羽片渐短,长约10厘米;叶柄及叶轴光滑
-
矮棕竹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高1米或更高些,茎圆柱形,有节,上部被紧密的网状纤维的叶鞘,纤维毛发状(或丝状),淡褐色。叶掌状深裂,裂片7-10(-20)片,线形,长15-25厘米,宽0.8-2厘米,具1-2(-3)条肋脉,横小脉稀疏,边缘及肋脉上具细锯齿,先端短2-3裂,稍渐尖;叶柄约与
-
蛇皮果
形态特征蛇皮果植株相对较小,常雌雄异株,植株丛生,短茎或无茎,有刺;叶羽状全裂,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呈s形或镰刀状;花序生于叶闻,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具有分枝,着生几个柔荑状圆柱形的分枝花序,总花序梗及分枝被包于宿存的佛焰苞内,雄花成对着生于小佛焰苞(苞片)的腋部,通常伴
-
纤细山槟榔
形态特征:丛生灌木,高约2米或更高,直径约1.5厘米或更粗,密被紫褐色鳞秕。叶鞘、叶柄上均有深褐色稍粗的鳞秕,叶轴上具褐色的点状鳞片。叶羽状,长70厘米或更长,羽片4对对生或更多,披针形,长30-50厘米,顶部的羽片宽7-9厘米或更宽,其余羽片变狭,宽2.5-5厘米,向基部稍变狭
-
软叶刺葵
形态特征茎丛生,栽培时常为单生,高1-3米,稀更高,直径达10厘米,具宿存的三角状叶柄基部。叶长1-1.5(-2)米;羽片线形,较柔软,长20-30(-40)厘米,两面深绿色,背面沿叶脉被灰白色的糠秕状鳞秕,呈2列排列,下部羽片变成细长软刺。佛焰苞长30-50厘米,仅上部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