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崖爬藤
云南崖爬藤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学名
- TetrastigmayunnanenseGagnep.var.yunnanense
- 别名
- 无
- 科
- 葡萄科
- 属
- 崖爬藤属
与云南崖爬藤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藏。
形态特征
草质或半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疏被柔毛,不久脱落几无毛。卷须4-9集生成伞形,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倒卵椭圆形、菱状卵形、倒卵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10厘米,宽1-5厘米,顶端渐尖、急尖稀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每侧有6-8个锯齿或牙齿,齿顶端细长并着生在粗齿缘者边缘呈波状,齿顶端急尖者边缘呈锯齿状,上面绿色,光滑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6-7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3-9(11)厘米,无毛或疏被柔毛;托叶显著,卵圆形,褐色,宿存。花序为复伞形花序,假顶生或与叶相对着生于侧枝近顶端,稀腋生,长2-8厘米,比叶柄长、近等长或较叶柄短;花梗长1.5-4毫米,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花蕾卵圆形或倒卵圆形,高2-3毫米,顶端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外面无毛;花瓣4,卵圆形或卵椭圆形,高1.8-2.7毫米,顶端呈风帽状,无毛;雄蕊4,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在雌花中不发达;花盘在雄花中发达,在雌花中较薄,与子房下部合生;子房锥形,花柱短,柱头扩大,4浅裂。果实球形,直径0.8-1厘米,有种子1-2颗;种子椭圆形,顶端圆形,基部有短喙,背面微凹,种脐在种子中部呈椭圆形,上部略狭,中棱脊突出,腹侧扁,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网纹状,主沟不明显。花期4月,果期10-11月。
生长习惯
生溪边林中,海拔1200-2500米。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
越南崖爬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密被卷曲锈色糙毛。叶为鸟足状5小叶,稀3小叶,小叶倒披针形或倒卵披针形,长9-13厘米,宽3-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外侧小叶基部不对称,近圆形,边缘每侧有21-31个尖锐锯齿,上面绿色,几无毛,下面浅绿色,满被或仅脉上
-
五叶爬山虎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卷须总状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尖细卷曲,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倒卵圆形、倒卵椭圆形或外侧小叶椭圆形,长5.5-15厘米,宽3-9厘米,最宽处在上部或外侧小叶最宽处在近中部,顶端短尾尖
-
巨峰葡萄
形态特征巨峰葡萄,果实成熟时果穗上的果粒应着生一致,粒重10-14克,紫黑色,果粉多,汁多有肉囊,味甜酸,有草莓香味。无核率达95%以上,糖度17度以上,果穗自然、完整、紧凑,无病斑、无病果、果粒大小均匀、外观着色度基本一致,果实新鲜清洁、无异味、口感好。大、粒大、单粒重10
-
狭叶崖爬藤
产地分布产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形态特征草质藤本。小枝纤细,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卷须不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小叶卵披针形或倒卵披针形,长1.5-9厘米,宽0.5-3厘米,顶端尾尖、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
-
河南毛葡萄
简介河南毛葡萄VitisheyneanaRoem.etSchult.subsp.ficifolia(Bge.)C.L.Li来源:中国植物志第48(2)卷29b.毛葡萄(北京植物志),野葡萄(河北),河南毛葡萄(河南)图版29:11V.heyneanaRoem.&Sch
-
乌头叶蛇葡萄
产地分布产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被疏柔毛。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3-5羽裂,披针形或菱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中
-
东北蛇葡萄
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片上面无毛,下面脉上被稀疏柔毛,边缘有粗钝或急尖锯齿。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长环境生山谷疏林或山坡灌丛,海拔200-6000米。生境:草原带固定沙地,干旱山坡,沟边,灌丛中,林中,山坡
-
疣枝刺葡萄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最低海拔:1200最高海拔:1600生境:山坡灌木丛中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大叶山葡萄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最低海拔:1400最高海拔:1800生境:山坡林下或沟谷灌木丛中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俞藤
产地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贵州东南部、湖南、福建西南部和四川东南部。印度阿萨姆卡西山区和尼泊尔中部也有分布。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褐色,嫩枝略有棱纹,无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掌状5小叶,草质,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