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多年生植物 > 刺臭椿

刺臭椿

编辑:倪丞丞发布时间:2021-02-05 20:50:37

乔木,高10余米。幼枝具软刺。奇数羽状复叶,长50-90厘米,小叶8-17对,对生或近对生,披针状长椭圆形,长9-15(-2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基部有2-4对粗锯齿,齿背有腺体,上面仅叶脉有较密柔毛,余无毛或有微柔毛,下面灰绿色,有柔毛;叶柄常紫红色,有时有刺。

拉丁名
Ailanthus vilmoriniana Dode
别名
老虎刺、猫儿刺、鸟不宿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芸香目
苦木科
刺臭椿
亚科
大戟亚科
乌桕族
臭椿属
类型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刺臭椿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通常高10余米;幼嫩枝条被软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50-90厘米,有小叶8-17对;小叶对生或近对生,披针状长椭圆形,长9-15(-2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稍带圆形,每侧基部有2-4粗锯齿,锯齿背面有一腺体,叶面除叶脉有较密柔毛外其余无毛或有微柔毛,背面苍绿色,有短柔毛;叶柄通常紫红色,有时有刺。圆锥花序长约30厘米。翅果长约5厘米。

株:乔木,高10余米。

枝:幼枝具软刺。

叶:奇数羽状复叶,长50-90厘米,小叶8-17对,对生或近对生,披针状长椭圆形,长9-15(-2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基部有2-4对粗锯齿,齿背有腺体,上面仅叶脉有较密柔毛,余无毛或有微柔毛,下面灰绿色,有柔毛;叶柄常紫红色,有时有刺。

花:圆锥花序长约30厘米。

果:翅果长4.5-5厘米,先端扭曲。

生长环境

可孤植、丛植或与其它树种混栽,适宜于工厂、矿区等绿化。喜光,阳性树种,生长较快,胸径1米以上,干形端直,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湖北、四川、云南等省;生于山坡或山谷阳处疏林中,云南产的达海拔28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房县。

物种分类

与“刺臭椿AilanthusvilmorinianaDode”相关的种有:

臭椿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

臭椿(原变种)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var.altissima

大果臭椿(变种)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var.sutchuenensis(Dode)Rehder&E.H.Wilson

台湾臭椿(变种)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var.tanakae(Hayata)Kaneh.&Sasaki

常绿臭椿AilanthusfordiiNoot.

毛臭椿AilanthusgiraldiiDode

岭南臭椿Ailanthustriphysa(Dennst.)Alston

主要价值

树脂:用于头痛,手足皲裂。

刺臭椿树干通直高大,春季嫩叶紫红色,秋季红果满树,是良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

栽培技术

刺臭椿的根蘖性很强,可采用分根、分蘖等方法繁殖。

早春采用条播。先去掉种翅,用始温40度的水浸种24小时,捞出后放置在温暖的向阳处混沙催芽,温度20-25度之间,夜间用草帘保温,约10天种子有1/3裂嘴即可播种。行距25-30厘米,覆土1-1.5厘米,略镇压,每亩播种量5公斤左右。4-5天幼苗开始出土,每米长留苗8-10株,每亩苗1.2-1.6万株,当年生苗高60-100厘米。最好移植一次,截断主根,促进侧须根生长。

花单性或杂性,5-6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翅果,种子采集加工时去杂不必去翅,种子千粒重28-32克,每公斤种子3.2-3.4万粒,发芽率80%左右,种子干藏贮存,发芽力可保持1年。

刺臭椿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常见病有白粉病。旋皮夜蛾、蓖麻蚕是主要的食叶害虫,为害苗木。斑衣蜡蝉是常见的刺吸害虫。刺臭椿沟眶象、沟眶象是常见的蛀干害虫。

相关植物
  • 柔毛鸦胆子

    形态特征柔毛鸦胆子为灌木或小乔木,通常高1-2米,有时达5米以上;嫩枝黄绿色,被微柔毛,枝条红紫色,密布白色皮孔。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及叶柄密被黄色柔毛,长20-45厘米,有时达60厘米,有小叶5-15;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5-12(-15)厘米,宽2

  • 牛筋果

    pt"class="information"style="margin:0px;padding:10px0px20px;clear:both;zoom:1;position:relative;color:#333333;font-family:Arial,宋体,sans-serif;font

  • 中国苦树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15米;嫩枝黄绿色,无毛,老枝紫红色,有灰白色皮孔。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5-9,叶柄长4-7厘米,约为叶轴的1/3,圆柱形,被极稀疏的微柔毛或无毛;小叶对生或近对生,两面无毛,纸质或厚纸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3厘米,宽2.5-5厘米,先端

  • 毛臭椿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0余米;幼枝密被灰白色或灰褐色微柔毛。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30-60(-90)厘米,有小叶9-16(-20)对;小叶片阔披针形或镰刀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偏斜,两侧各有1-2粗齿,齿背有1腺

  • 椿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平滑而有直纹;嫩枝有髓,幼时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后脱落。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40-60厘米,叶柄长7-13厘米,有小叶13-27;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

  • 台湾臭椿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黄灰色,光滑。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45—60厘米;小叶13—25,镰刀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偏斜,全缘,在基部两侧各有1—2粗齿,幼时被微柔毛,小叶柄很短。花小,杂性;圆锥花序生于枝顶之叶腋。翅

  • 海人树

    参考文献海人树(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别称:滨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苦木科,海人树属。SurianamaritimaLinn.Sp.Pl.284.1753;DC.Prodr.2:91.1824;Benth.Fl.Austr.1:375

  • 苏里南苦木

    形态特征苏里南苦木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树木,高约2~6米。花和成熟的果实是红色的。分布范围苏里南苦木分布于巴西、秘鲁、委内瑞拉、苏里南、哥伦比亚、阿根廷和圭亚那等地。主要价值苏里南苦木含有苦木植物的活性成分,可以入药

  • 岭南臭椿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一般高15-20米,有的可达45米。羽状复叶长30-65厘米,有小叶6-17(-30)对;小叶片薄革质,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稍带圆形,偏斜,全缘,叶面无毛,背面多少被短柔毛或无毛;小叶柄被柔

  • 臭椿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平滑而有直纹;嫩枝有髓,幼时被黄色或黄褐色柔毛,后脱落。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长40-60厘米,叶柄长7-13厘米,有小叶13-27;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截形或稍圆,两侧